阅读608 返回首页    go 微信


微信公号刷量背后:愿打愿挨的行业乱象?

昨日,网络疯传微信公号刷量工作崩溃,不少平时阅读量10万+的营销大号瞬间缩水被打回数百、数千的原形。

网友HATA说:“平日阅读量一两万的,现在一两千,平日六七万的阅读量,甚至10万+的,现在也就六七千。”

原来微信后台更新接口,导致原有的刷阅读平台没办法正常使用,很多篇篇十万加的微信大号被扒掉了底裤,阅读从十万到几百,看得人尴尬症都犯了。

对此,微信团队回应称,刷阅读量、刷点赞数已经成为一条较为成熟的黑色产业链,平台与黑色产业链之间的技术对抗一直存在,并且在不断升级,之后会继续加强技术手段,确保平台的真实、公正和公平。

曾有媒体曝光刷阅读量的具体价格:图文阅读量15元1000次,原文阅读量是15元100次,转发分享量40元100次,微信粉丝最顶级质量20元500粉。而据凤凰科技了解,在一个平均阅读量十万左右的公众号头条上投放广告一般就要两万左右。对于许多自媒体而言刷阅读量是广告收益的保障。

话说这条黑色产业链是怎么形成的呢?

一、黑心商人见缝插针

凡是能挣钱的地方就有人。为了钱人们总能做出一些昧良心的事情,连婴儿吃的奶粉都能大做文章,何况刷阅读量这种看似无伤大雅的事情。

如同微博刷粉一样,当微信公众号兴起时,很多黑心商人便发现了商机,通过刷量工具大行其道,阅读量越高公号价值越大,很多企业就会往里投钱,一条广告动辄几万。

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数字,其真实性

二、企业有需求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为什么有人会在一个靠刷量的号上做推广?

原因有三:

1、价格便宜。头条两万左右的价格,相对于黎贝卡、石榴婆等时尚大V二条10万的报价,太便宜了。

2、数据好,因为是刷的嘛,十万加很轻松。再烂再硬的广告文案,全部十万加,公关爱死了。

3、榜单的推波助澜,去年年底的时候,新榜给“格调”颁了个奖——十大时尚自媒体,在时尚圈自媒体人之间一时传为笑谈。新榜还是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此后该号一发不可收拾,每天2-3条广告,没有内容,篇篇十万加。你信吗?

据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亮所说,对于类似微信公号通过刷流量、刷阅读量来欺骗客户并吸引其投放广告的行为,属于典型的合同欺诈。其法律特征就是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让交易对方陷入一种错误认识,并基于这种错误认识而做出了与欺诈方进行交易。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属于可撤销的合同,被欺诈方可以在知道或应知道其被欺诈之日起一年内要求撤销合同,并要求欺诈方退回广告费并赔偿利息等经济损失。

综上,想要杜绝或减少这种行业乱象需要依靠国家法律和行业自觉,期待未来的微信公众号环境有所净化,虚假广告能少一些,别再污了民众的眼睛!

本文系整合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最后更新:2017-10-08 03:14:32

  上一篇:go 微信第一次聊了二十句后
  下一篇:go 微信支付进驻虹桥火车站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