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
windows
央媽發大招,網聯橫空出世,支付寶們迎巨變!
周末的輿論圈裏彌漫著一種類似幼時看水滸發現最終結局是梁山好漢被大宋朝收編的歎惋氣氛。
這次大家哀歎的則是大馬和小馬,兩個中國互聯網界的絕對巨頭。
8月4日,央行支付結算司向有關金融機構下發了《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於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台處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類似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公司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都必須通過“網聯支付平台”處理。
同時,要求各銀行和支付機構應於今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網聯平台和業務遷移相關準備工作。
終於,支付寶、財付通要納入監管了。同時也意味著網聯的崛起,銀聯的沒落。
什麼是網聯呢?網聯全稱“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清算平台”,可以理解為“銀聯”的親兄弟。
以前支付機構直接與各家銀行對接,進行線上支付業務。有了網聯後,則要求支付機構必須通過與網聯對接,才能在線上接入各家銀行。也就是說,網聯的主要職能是為類似於支付寶、財付通等非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搭建一個共有的轉接清算平台。
曾經銀行所有交易數據都通過銀聯平台接入和清算。但是後來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非銀行支付機構的出現,導致銀聯出現盲區。
此時通過支付寶、財付通等進行“網絡支付業務”,比如轉賬或者其他業務時,銀聯無法獲取清算數據。市場中就出現了一塊監管空白,當然也是一塊大蛋糕。而誰能成為“網絡清算平台”的主導者也成為各方角力的關鍵。
網聯模式在國際範圍內並無先例。早在今年3月底至今,網聯試運行已經超4個月。今年6月末,網聯平台正式啟動業務切量。截至6月30日,在支付機構接入方麵,已有財付通、網銀在線、快錢、支付寶、平安付等機構完成接入。
根據多家上市公司發布的公告顯示,包括央行清算總中心、財付通、支付寶、銀聯商務等在內的45家機構已於7月28日簽署了《網聯清算有限公司設立協議書》,網聯的股權構架基本已經確立。
根據該《協議書》內容,網聯注冊資本為人民幣20億元整,協議各方均以貨幣出資,出資額分3期繳納,出資比例分別為50%、30%和20%。
其中,包括央行清算總中心、上海清算所、黃金交易所等在內的央行下屬7家單位共同出資7.6億,占股比例達到37%。支付寶和財付通分別持股9.61%。
看看股權結構大家不難發現,網聯的第一大股東是央媽,前十股東之中,除了馬化騰、馬雲、劉強東,其他也全是央行自家的孩子孫子們。
而這一結果,其實也是各方博弈的最終產物。
根據經濟觀察報報道,此前支付寶和財付通(微信支付)曾試圖主導網聯的架構,並一度成功地施加影響使得支付清算協會的方案設計者們製定了南北兩大中心的方案,不過這一方案遭到了其他第三方機構強烈反彈,最終未被采納。反對的理由一方麵是各家第三方支付機構顧忌巨頭壟斷,另一方麵則是出於對自身的信息保護等。
同時也由於該方案與央行主導“建設金融基礎設施,讓所有第三方支付機構得以在互聯互通基礎上平等競爭”的主旨相悖,因此最終作罷。
根據經濟觀察報報道,一位接近央行人士稱這是“意料之中”。央行的終極目的是將整個支付體係納入監管下。某種程度而言,央行的目的已經達到,至於落實的進程,一切隻是時間問題。
曾經在沒有網聯這堵“牆”的時候,第三方支付機構與銀行是直連模式,但這種模式繞開了央行的清算係統,信息流、資金流都掌握在支付機構手中,使銀行、央行無法掌握具體交易信息,無法掌握準確的資金流向。
有了網聯之後,所有通過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行的線上支付的相關數據都在網聯,央行通過網聯就可以掌握資金交易數據,這將更易於對反洗錢、防範信用卡套現等方麵的監測。
同時央行通過網聯,獲得了更多的金融大數據,這也是結束“數據寡頭”壟斷的重要一步。
在今年7月中旬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提出了對互聯網金融“加強監管”。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孫國峰也公開表示——要警惕數據寡頭。
由此可見,央行對於金融、消費大數據的重視。而爭奪這些數據的控製權,也是央行推出網聯的主要原因。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對於支付寶和財付通們來說,這當然是利空。雖然這兩大巨頭各占了接近10%的網聯股權,但還是失去了主動權。同時無論是進行套利還是獨享數據,都將越來越難。
不過,最慘的可能還是銀聯。根據中國基金報報道,網聯的成立意味著銀聯長久以來想把銀行卡網上交易的清算也收歸旗下的努力宣告失敗。銀聯壟斷時代一去不複返。
而據中國網消息,8月7日,被公眾認為心情猶如父母生了老二的"長子"銀聯總部在接到記者采訪需求時,回應了四個字“不予置評”。
對於我等消費者來說大家最關心的還是作為平台的網聯自己也需要賺錢,各種手續費用會不會間接轉移到消費者頭上。也就是說,因為網聯收費,支付寶及微信支付,會不會提高提現的手續費。
對此,國泰君安證券銀行團隊分析師王劍稱,網聯的設立,是背後清算體係的變革,對支付業務的前端使用沒有影響,不會改變用戶對第三方支付服務的使用方法。若係統設計得當,性能良好,則也不會影響用戶體驗。
真的是這樣嗎?大家也隻能拭目以待了。
最後更新:2017-08-19 23: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