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09 返回首頁    go windows


學渣的逆襲:他叛逆狂妄,卻搞出不少大新聞


640?wx_fmt=jpeg

在經曆了高考幾年甚至幾十年之後,人們往往就會意識到,當時如臨大敵的一場考試,隻不過是人生中一段小小的插曲。不管你是學霸還是學渣,人生更大的挑戰高考之後才剛剛開始。


今天我們來說一個學渣逆襲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開端和許多人的童年很類似:有個美國小男孩文特爾,從小就討厭考試,特別貪玩。上了中學也是一樣,學習成績糟糕透頂,讓別人傷透了腦筋。雖然曾經在遊泳隊打破過記錄,卻差點因為成績不好而退學。


18歲的時候,文特爾好不容易拿到了中學畢業證書。這之後,他跟隨家人從舊金山搬到南加州。盡管已經是個大小夥子了,他也沒有什麼理想,成天沉溺於衝浪、賽艇和追妹子。


0?wx_fmt=jpeg


這種日子在他履行義務參加美國海軍醫療隊之後結束了。不要看文特爾是個學渣,但是他智商高。在三千多名新兵的智力技能測試中,這個整天衝浪賽艇的不學無術小青年得到了最高分。這之後他接受了醫院醫護兵的訓練,並且於1976年來到越南戰場,在急救室做看護。


那段日子裏,他曾經五天五夜沒有休息,為數千名士兵治療。戰爭的殘酷深深的印在他的腦海裏,讓他意識到生命的脆弱與珍貴,人生每一分鍾都應該有所創造,而不是把生命浪費在戰場上


這個時期他認識了一個大夫,這個大夫跟他說,“戰爭結束之後你一定要去上大學,你給人的感覺就像那些沒受過教育但是天賦很好的人。”


接下來這個學渣的人生就像開了掛一樣。


0?wx_fmt=jpeg


他離開了越南戰場,進入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得到了生物化學學士學位。然後用三年時間,得到了生理學和醫藥學的博士學位。從進入大學到拿到博士學位隻用了6年,並且在校期間就發表了一係列論文。


畢業之後他被安排在醫學院當老師。如果一直安安靜靜當下去,那麼這個故事也就不值得講了。事實上,他後來成為了一個整天都要搞出大新聞的人。


他人生的第一個大新聞起點就很高:人類基因組計劃。


人類基因組計劃是由美國科學家於1985年率先提出,於1990年正式啟動的。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和中國等6個國家的頂級科學家共同參與了這一價值達30億美元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按照這個計劃的設想,在2005年,要把人體內約10萬個基因的密碼全部解開,同時繪製出人類基因的譜。


但是到1997年, 在耗費了巨額資金和一半預定時間之後,多國合作小組僅完成了3%的測序工作。


0?wx_fmt=jpeg


與此同時文特爾創立了塞拉萊基因公司,並對外宣稱:他將在無政府投資條件下比多國合作小組更快完成人類基因組計劃。手握大量資源的多國合作組一開始沒有把文特爾放在眼裏,但是後來發現文特爾的“散彈法”效率驚人,最終他們在克林頓的撮合下,開始於文特爾合作。過去7年,完成了3%,用了文特爾的方法後短短三年,就完成了90%,並且在2001年初完成了99%的人類基因組草圖。和人類基因組競賽使文特爾出了名,但不管對手多討厭他的炫耀賣弄,卻也不得不承認其能力卓絕。


0?wx_fmt=jpeg


人類基因組公布後,文特爾被美國《時代》周刊選為2000年度科學家和僅次於美國總統當選人布什的年度風雲人物。


不過這還不是文特爾最大的新聞。讓他變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是後來的“人造生命”辛西婭。


2010年5月20日,美國文特爾研究所宣布,他們利用人工合成的基因組,創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個“人造生命”,取名為“辛西婭”。文特爾領導的研究團隊首先選取了一種名為絲狀支原體的細菌,對這種細菌的基因組進行測序後,人工合成了它的基因組。


然後,科學家將人造基因組移植到另一種名為山羊支原體、去除了遺傳物質的細菌中。通過分裂和增生,山羊支原體逐漸為人造基因組控製,最終成為一種全新的生命。


人造生命引起了軒然大波。這是世界上首個“血統”繼承自一台電腦、並可以自我複製的細胞體。


共有20名科學家參與了這項備受爭議的實驗,前後耗時長達10年,實驗的花費約為4000萬美元。作為項目負責人,文特爾將“人造生命”起名為“辛西婭”。他表示:“‘辛西婭’其實是一個人工合成的基因組,是第一個人工合成的細胞,也是第一種以計算機為父母的可以自我複製的生物。”


項目組其他成員表示,這僅僅是一個更宏大工程的一小步,未來他們甚至可以根據客戶需求提供“訂製”的有機物。此外,未來科學家還可以製造出能夠產出石油或專以二氧化碳為食的環境友好型“人造生命”。


這是人類首次創造出完全由人造DNA控製的細胞。


0?wx_fmt=jpeg


從理論上講,如果這項研究可以繼續深入下去,就有可能創造出更加複雜的生命體,例如植物或者動物。

 

雖然文特爾的成就不論在技術上還是倫理上,都存在前所未有的風險,但是“人造生命“也是毋庸置疑的裏程碑。有人評價說:”對於這項激進的研究,我們需要新的安全評估標準和保護手段,以免軍方或恐怖分子濫用於製造威力巨大的生物武器。”——既要吃到果子,又要避免吃到果子裏麵的蟲子——電腦病毒無處不在,生物科技一旦到處擴散後果不堪設想。


但是文特爾說,這項技術並不會帶來生物恐怖主義威脅。“麻省理工和華盛頓的一個防衛安全智庫已經出台了一份報告,認為這項技術可能存在的風險微乎其微。”“大多數人同意這一點:潛在的威脅並不會加劇,而對整個社會潛在的好處卻十分巨大。”文特爾說,“或許你明年打的流感疫苗就是用這種技術研發的呢。”


文特爾並不是傳統意義上心懷天下和無私奉獻的那種科學家。他是一個備受非議的人。他完全不謙虛,曾經自稱與那些諾貝爾獲獎者在科學水平上不分上下。同時巨大的成功為他帶來了名利,私人飛機和私人遊艇樣樣不缺。


0?wx_fmt=jpeg


你說他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他說科研如果不做商用就毫無意義;你說他自私自利,隻以科研為工具賺錢,他確實也在為延長人類壽命和治療遺傳疾病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他的人生就像他寫的書《生命的未來》(本書英文名Life at the Speed of Light,譯為光速生命),雖然現年已經整70歲,但是他像一道光一樣,從未停歇。


0?wx_fmt=jpeg


曾經的學渣,成為了“人造生命之父”。雖然他叛逆,狂妄,但是沒有任何人能否定他的成就。而他的成就也將深刻影響我們未來的生活。

原文發布時間為:2016-12-24


本文來自雲棲社區合作夥伴“大數據文摘”,了解相關信息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眾號

最後更新:2017-05-27 10:02:48

  上一篇:go  使用 Axel 命令行下載器/加速器加速下載
  下一篇:go  複盤京東金融 2017 年元旦閏秒處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