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
windows
微信號被封,APP整改,起底“環球捕手”涉多級分銷始末
號稱擁有順為、經緯、真格的頂級資本背景,平台創辦不足1年便擁有1000萬粉絲,日銷售額2000萬元,10個月完成其他電商3-5年的業績。曾經的微商神話“環球捕手”如今正纏身於多級分銷的陰影下。
本文共計3923個字,閱讀時間6分鍾。
記者 | 劉景豐
編輯 | 趙力
號稱擁有順為、經緯、真格的頂級資本背景,平台創辦不足1年便擁有1000萬粉絲,日銷售額2000萬元,10個月完成其他電商3-5年的業績。曾經的微商神話“環球捕手”如今正纏身於多級分銷的陰影下。
不僅如此,“環球捕手”APP的個人中心欄也出現變化,原有“千禧推廣聯盟”推出的分享達人活動已被暫停,一個月內做出業務調整。299元的注冊費用項已不見蹤影。
而外界對此傳言,“環球捕手”此前的營銷模式涉嫌傳銷。
但“環球捕手”母公司浙江格家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回應稱,“環球捕手”封號是被人“黑”了,APP的整改則歸咎於合作方千禧聯盟,對涉嫌傳銷一事則沒有明確回應。
起家:以用戶代言模式吸粉
“環球捕手”於2016年4月上線,由進口食品電商格格家與智品工坊聯合打造,定位於創新型美食分享平台,讓國內用戶在網上下單就能享受全球美食。早期主要依托微信公眾平台,即“微商”;2016年9月移動端APP上線。
其官網顯示,“環球捕手”創始人為李瀟和吳偉強,網站對李瀟的介紹是“中國燕窩行業第一品牌燕格格、淘安居創始人”。
實際上從成立之始,“環球捕手”就采用了一種叫做“代言人”的營銷模式,並名曰“社交分享經濟模式”。用戶通過在環球捕手平台購買一定金額的零食,即可獲得專屬二維碼成為代言人,代言人通過分享專屬二維碼吸納粉絲,交易成功後代言人和用戶均可獲得豐厚獎金,然後以此類推。
具體而言,用戶在“環球捕手”一次性購物滿299元,或累積購物滿1000元便可成為其代言人。代言人通過發展一級粉絲,成功後可獲得一級粉絲總體獎金的50%;一級粉絲再發展的粉絲稱為二級粉絲,代言人可獲得其總體獎金的30%;二級粉絲再發展三級粉絲,代言人可獲得其總體獎金的20%。
早期這種吸粉模式,盡管也存在拉人頭、發展下線的嫌疑,但並沒有實質的管理級別,因此並未存在傳銷一說。這種模式促使“環球捕手”粉絲量急劇增加,也讓其銷售獲業績得極大增長:成立第9個月對外公布的注冊用戶破千萬,累計營收數億元;第10個月聲稱完成其他電商3-5年的業績。
在“環球捕手”2017新春發布會上,聯合創始人莫紅輝聲稱,2017年的銷售額要翻三倍,總額預估達15億。對於一個創辦不足一年的進口食品電商平台而言,這無疑將是個壯舉。
變種:“三級分銷”拉人頭
變化發生在今年7月。7月“環球捕手”與湖南千禧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千禧網絡”)開展營銷合作,依托千禧推廣聯盟推出“千禧分享達人招募”的活動。
具體而言,新用戶在“環球捕手”平台注冊後仍需支付299元,隻不過這筆錢不再購買商品,而是交“技術服務費”。支付後成為永久分享達人,用戶除了得到300元的優惠券外,還能得到平台的四大收益:
自購省錢:自己購物獲得返利,平均為16%;
銷售收益:分享銷售商品獲得傭金,平均為16%;
管理收益:可獲得直屬分享達人傭金收益的25%;
培訓收益:推薦直屬分享達人,獲得培訓費用100元。說白了就是,直接拉人返100元。
招募滿20個直屬分享達人,且團隊總分享達人達到60人(包含直屬),經公司審核後可晉升為經理;經理直接拉人返200元,間接(通過團隊分享達人)拉人返100元。直接或間接拉人達到1000,育成2名經理,總團隊分享達人達到1000人(包含經理),經公司審核後可晉升為總監,總監直接拉人返250元,間接拉人返150元。
除拉人返利(培訓收益),還有銷售收益和管理收益等各種返利,相比而言這些收益比例要低。
分享達人、經理、總監的三個級別,被稱為“三級分銷”的模式。在這套模式和利益機製之下,直接的收益來自於發展分享達人的培訓收益、管理收益,級別越高,收益越多。因此要想獲得高收益,最快的方法就是拉人頭。
一位參與該活動的分享達人告訴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記者,在好的情況下一天便可以收益一兩萬元,甚至有人日收益高達11萬元;即使是新用戶,一天收益三五百元也很正常,“交了299元,還能返300元購物券購物,這就相當於沒花錢了;如果再拉人進來,那就是純掙錢,穩賺不賠。”
至於公司為什麼要“明擺著虧錢”,一分享達人稱“環球捕手”平台人均年消費6000-8000元,300元的優惠券換來一個用戶,投入產出比是1:20,當然劃算。
而事實上,所謂返還的300元優惠券一般是由10元、20元、30元等麵值的優惠券湊起來。而且每張優惠券的使用都有一定的消費條件,如10元券需要滿70元方可使用,花掉這300元優惠券至少需要消費2100元。如此算來,這些券相當於一個86折的優惠券。
此外“環球捕手”平台主打進口、高端食品,如8個水蜜桃售價108元、40枚有機雞蛋92.5元,如此高的價格對普通消費者來說並沒有吸引力。
真正吸引用戶的,是發展分享達人的返利,以及獲得晉升後從下線抽取收益。所以分享達人稱這種模式“自帶魔性”。
微信遭封號,“環球捕手”稱責任在合作方
公眾號“環球捕手美食平台”發布的《環球捕手何以成最凶勐的微商收割機》文章列出一段數據:“環球捕手”7月23日新增用戶10000左右,24日新增用戶達20000,25日新增用戶超30000。增速幾乎日翻一番。
不僅如此,“環球捕手”APP也出現明顯變化。在APP首頁有一篇《關於環球捕手微信公眾號購物功能受限的說明》,其中提到“因環球捕手合作推廣方千禧聯盟,在日常推廣和市場補貼過程中,引發了一係列輿論風波,環球捕手微信公眾號的相關功能被暫停使用”。環球捕手與千禧聯盟決定,暫停分享達人招募和市場補貼活動,千禧聯盟在一個月內完成整改。落款時間為8月4日。
此外,在APP個人中心欄,點開“千禧推廣聯盟”後,原有招募頁麵已經消失,提示為:“分享達人暫停招募,1個月內完成業務調整,稍後開放”。
環球捕手APP千禧分享達人招募界麵
“環球捕手”母公司浙江格家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市場部一位人士稱,之所以被封號,是“環球捕手”被人“黑”了。而對於APP端的整改,尋找中國創客記者聯係格家網絡,工作人員稱從8月1日開始分享達人活動就已經暫停了,目前用戶不需要交299元也可直接在平台購物;對於傳銷傳聞她稱活動是由千禧網絡負責推廣,有問題可以谘詢千禧網絡。
隨後她將千禧網絡一工作人員微信號告訴記者。尋找中國創客記者添加該微信聯係人後,其頭像、微信信息均顯示為千禧網絡,但對關於“環球捕手”的任何問題一概沒有回應。
湖南千禧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於2017年2月16日在工商注冊,法定代表人黃運源,自然人股東為顏丹妮與黃運源。
按照7月28日“環球捕手”發布的一份聲明中稱,千禧網絡的部分分享達人在未經環球捕手官方許可的情況下,多次使用投資方的平台名稱及標識,過度鼓吹資本,並冒充其公司官方行為,進行惡性推廣。環球捕手不參與千禧聯盟所有推廣策略及運營。
也在當天,千禧網絡發布通知,稱平台發現部分分享達人在對外推廣“環球捕手”時出現了一些嚴重問題,主要涉及頻繁使用“環球捕手”及其投資方等進行誇大宣傳。
一位分享達人稱,看上去“環球捕手”在極力撇清與“千禧網絡”的責任,實際上這次的分享達人招募活動也不可能繞過“環球捕手”,“我讓你幫我做推廣,你給的方案我沒同意,會讓你執行嗎?如果出一個0投入購物返50%或者毫無新意的方案,捕手能與他合作嗎?”
不過目前“環球捕手”平台仍在運行,此前分享達人獲得的收益仍可取現,這讓分享達人們還抱有幻想,“整改到期後,好就做,不好就不做了”。
微信運營主體曾涉嫌傳銷被查
尋找中國創客記者查閱發現,杭州智品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早在半年前就曾涉及一樁涉嫌傳銷案。荊州市沙市區法院在2016年11月9日做出《荊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沙市分局與杭州智品文化創意有限公司非訴審查一案一審行政裁定書》的裁定顯示:為防止涉嫌傳銷案的杭州智品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轉移或隱匿違法資金,荊州市工商局於2016年11月9日向法院提出申請,請求對杭州智品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在金融機構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資金賬戶及其利用金融機構和第三方支付平台轉移的資金賬戶予以凍結。
法院依照國務院《禁止傳銷條例》等法條裁定,凍結杭州智品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在金融機構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資金賬戶、利用金融機構及第三方支付平台轉移的資金賬戶。
裁定送達後即發生法律效力。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也規定: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北京京益律師事務所王穎稱,傳銷存在一種典型模式:分銷的級別、拉人頭、並以此產生盈利。依此判斷,“環球捕手”的分享達人招募活動存在分銷級別,並且總監、經理依據發展分享達人數量獲取收益,存在傳銷嫌疑。
揭開背後頂級資本之謎
從浙江格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公開資料可以看到,公司已獲得順為資本、經緯中國、真格基金、平安創投等近億元人民幣的投資。其中順為資本的創始合夥人兼董事長是雷軍,真格基金是由新東方聯合創始人徐小平、王強和紅杉資本中國在2011年聯合創立。
然而據媒體報道,2016年10月9日互聯網食品平台“格格家”宣布已完成1億元的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廣發信德領投,順為資本、平安創投跟投。在此之前,2016年3月,格格家完成數千萬元的A輪融資,資本方為順為資本、經緯中國、平安創投、真格基金。
盡管“格格家”與“環球捕手”同屬一個母公司,但融資平台卻屬“格格家”,而非“環球捕手”。且“格格家”聯合創始人莫紅輝在融資發布會上表示,新一輪的融資將主要用於建設更加完善的上遊供應鏈,加強團隊建設並優化產品結構,推出自有品牌以提升用戶體驗。並未提及“環球捕手”。
而經緯、真格在2016年3月之前便入股,“環球捕手”上線則是在2016年4月。所以頂級資本的宣傳,嚴格而言,實際是在打擦邊球。
截至8月9日下午,“環球捕手”工作人員在回複記者關於涉嫌傳銷一事時仍宣稱,具體問題需聯係千禧網絡。而千禧網絡則始終未對此事做出回應。
在一名分享達人看來,這就像一個潛規則,“拋開問題,這樣捕手還是正常的捕手”,甚至有分享達人猜測,“環球捕手”與“千禧網絡”之間或許還有更深的關係,更隱蔽,外人難以察覺。
但是無論如何,“環球捕手”已經很難將涉多級分銷的“分享達人招募”活動與自己撇得一幹二淨了。
如果你想要與記者探討文章內容、分析行業趨勢,想要明天的頭條你做主,歡迎加入我們精英讀者聯盟,識別下方二維碼,小表妹拉你入群。
本文為新京報原創
未經書麵授權不得轉載
最後更新:2017-08-19 23: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