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
windows
事半功倍,事倍功半?
在我們生活和工作中,並不總是拿結果來衡量優與劣,而是大多要加上一點——做事效率。正如我們題目所講的:別人用了一半的時間或者精力出色的完成了一項任務,而你卻用了他多倍的時間或者精力完成了這項任務,甚至結果還不如他人,為什麼?普遍來說我們可以忽略智力因素,畢竟沒幾個”天才“,剩下的也許我們隻能歸結於學習方法的優與劣。下麵我談談我的一些看法。
一次在一個技術群裏,一位從事MFC開發的技術人員問大家怎樣才能學好MFC,很多人回答多找例子練習就行,確實這不失為一個辦法,但是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嗎?我覺得不是,記得剛入行時我也從事MFC開發,每一次做應用都是從書籍上,網上找類似的實現來模仿,倒是都能完成,做得好不好就看例子好不好,遇到不一樣的應用又得鋪天蓋地的找資料,敢情隻是在照葫蘆畫瓢。直到有一天我閱讀了侯捷先生的《深入淺出MFC》,我才知道了我一直是在”浮沙築高台“,這高台不僅築的很累,效果也不敢保證。而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深入和紮實的技術收獲,更讓我收獲到一個感悟,要想熟練應用一門技術必須要深入其裏,這樣才可以融匯貫通,應用自如。此後我在使用各種技術和平台的過程中會盡可能早的去學習其原理及本質,比如在做網路編程時我閱讀《TCP/IP詳解 卷1:協議》,在做linux開發時我閱讀《UNIX/Linux 係統管理技術手冊》 《UNIX編程藝術》......,我真心體會到了這種做法給我工作帶來的量和質上的改變。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實我們選擇技術資料也是如此,一個好的觀點,一本好的技術書籍往往能給你帶來很多正麵的東西,反之要麼讓你進展緩慢,甚至裹足不前。比如你看《深入理解計算機係統》來縱覽計算機世界一定比市麵上其他琳琅滿目的書籍要愜意的多,你看《C程序設計語言》總比譚浩強的那本C教材要好很多,所以對於技術資料的選擇我們也要去”大浪淘沙“,要下一番功夫,比如我通常會從豆瓣讀書的評分中來篩選一本書籍。技術博客的選擇也是如此,畢竟業界牛人這麼多,你google一下就會有很多收獲。
隻是勤學總會有閉門造車的時候,而且陷入後很難抽身,浪費了時間和精力。勤學加好問就是一對最佳拍檔了。我相信這一點,再菜鳥的同事也會有你可以學習的地方,所以勤問周圍的同事征求他們的意見可以讓你少走不少彎路。另外stack overflow,知乎,德問,都有不少可以給你出主意的人。
在采取了以上幾種方法後至少讓我有了事半功倍的感覺和體會,要麼你也試試?
最後更新:2017-04-04 07:03:51
上一篇:
通過shell例子來學習循環結構的語法
下一篇:
誰是中國移動互聯網創新的毀滅者
php在線教程
《Git版本控製管理(第2版)》——第1章 介紹 1.1背景
spring使用中報Cannot proxy target class because CGLIB2 is not available錯
使用Portainer或者UI for Docker可視化管理你的樹莓派容器
android中ListView控件&&onItemClick點擊事件
八年了必須放手了,我不是你媽媽
uImage、zImage、bzImage、vlinzx區別
java中Itext.jar中根據html生成Word文件(包含圖片)
智捷iOS課堂-關東升老師視頻 上線了
關於DELL EqualLogic PS6100存儲及數據恢複辦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