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93 返回首頁    go windows


阿裏雲自研數據庫下周將相,“去IOE”使命完成

按照原計劃,阿裏雲下周會將一個自己研發的新一代關係數據庫PolarDB公之於眾。第一財經記者向接近阿裏雲的人士確認了這個消息。

細心的人會發現,自研數據庫行為仍屬於“去IOE”的範疇,但阿裏現在已不再提去IOE這個說法了。從當年最早在國內主張去IOE,到現在幾乎閉口不提,對於國內雲計算市場一家獨大的阿裏雲而言這中間經曆了什麼?

簡單來說,今天阿裏內部的各項業務已經實現了去IOE,即不再使用IBM小型機、Oracle數據庫和EMC存儲設備。目標實現了,口號就不喊了?實際沒有這麼簡單。還是先從去IOE的初衷談起。

由於這三家公司( IBM、Oracle和EMC )的名氣與實力,IOE成了全世界大公司的“黃金搭檔”,一直在大公司IT係統搭建中占主導地位。一個IBM小型機的體積足有一台雙開門冰箱的大小,它叫小型機,但一點也不小。國內不差錢的銀行、電信、證券等行業十分青睞IOE。

如今,雲計算已被越來越多的企業采用。不過,像銀行、電信這類大企業用的還是IOE,即便有個別決策機製靈活的銀行開始嚐試雲計算,也是象征性地將非核心業務放到雲端。經過一、二十年的沉澱,這些傳統大企業的業務規模增長穩定,IOE足夠支撐日常業務需求,公司本身又有足夠的IT預算,所以它們普遍去IOE動力不足。

直到互聯網公司崛起。

其實,去IOE最早不是由阿裏提出的,更早將這一理念付諸實施的是穀歌、Amazon、Facebook等公司,變革首先從“I”開始。

這些互聯網公司的業務增長已經不再是傳統公司的線性模式,類似的情況可以聯想每年阿裏“雙11”。激增的服務器需求成為擺在眼前的問題。它們開始嚐試用具有定製化能力的服務器取代IBM機器,X86這種通用服務器受到青睞。與IBM小型機相比,X86服務器的大小好比一個抽屜。但“穀歌們”要的不是更小的體積,而是更靈活的定製需求。

就好比一個人過去一直買聯想品牌PC,現在他轉而自己去攢機器,更滿足個性化的需求,成本更低倒是次要的訴求。更進一步的理解是,以前是買計算機,現在是買“計算”。因此,“穀歌們”實際上也幹了一部分硬件廠商的活,定製需求市場做起來後,它們就可以向那些傳統的IT硬件商下單,走到產業鏈的前端去。

從I到E,再到O,去IOE以這個節奏在全球互聯網公司流行起來。記者采訪到的一些業內人士都持有一個相同觀點:數據庫是相對最難去掉的,替換成本也最高,商業數據庫是一個比較封閉的體係。現在,去IOE比較普遍的選擇是用X86通用服務器、開源數據庫MySQL,以及分布式存儲。

阿裏也不例外。早年出於淘寶的交易屬性對IT安全的考慮,阿裏用的也是IOE,但互聯網的增長不是線性的,傳統的服務器不能滿足迅速變化的訪問需求,阿裏就首先從“I”開始替換。後來前百度高級科學家陽振坤離職後加盟阿裏,與團隊一起研發出金融級的數據庫Oceanbase。

阿裏的去IOE主張帶動了一批國內互聯網公司,從傳統IT架構向互聯網架構轉型,並蔓延到傳統企業中。有些新興互聯網公司剛開始就與IOE無關,但多數傳統企業的觀念轉變和技術積累仍舊緩慢,畢竟去IOE也需要比較高的技術儲備和門檻。不過,這股潮流背後的分布式、開源、低成本、延展性、定製化等優點已經被廣泛接受。例如以前因後台係統廣受詬病的火車訂票網站12306能夠接受阿裏雲,本身就是一種進步。

實際上,傳統IT廠商也沒有一味抗拒這個潮流,而是順勢而為,IOE本身也在主動轉型,陸續推出跑在雲上的新產品和新服務,想從硬件廠商轉型為服務提供商。

去IOE並不是去掉或摒棄這三個廠商,而是去掉以此為代表的傳統IT產品組合,IOE和雲本身並不是對立的關係。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今天阿裏內部業務已經實現去IOE,但並不等於阿裏的所有業務都跑在阿裏雲上,去IOE並不等於上雲。

去年4月,傳統IT服務商SAP宣布與阿裏雲合作,為客戶提供雲服務。這在業內是一個很重要的風向標,背後的驅動力是,當SAP的企業客戶紛紛上雲後,他們也希望SAP能夠提供雲版本的服務。如果傳統IT服務商會普遍圍繞用戶需求的變化做類似的轉型,未來也不排除阿裏雲、AWS等與IOE及其傳統IT廠商合作的可能性。

這一過程也是雲計算平台構建雲服務生態的過程,未來類似的合作會越來越多。所以,如果再去單純的說去IOE,可能會引起人們的誤解。在這個客戶需求快速變化的市場,合作將比競爭更能成為一種趨勢。

最後更新:2017-10-08 03:32:17

  上一篇:go 阿裏雲大數據計算服務香港開服,將引入更多人工智能服務
  下一篇:go 阿裏雲加快西部布局:西南地域將於2018年初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