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辟謠中心牽手國家食藥監總局,聯防共治食品謠言
喝牛奶能致癌?肉鬆是棉花做的、紫菜是塑料做的?肯德基、麥當勞的原料雞竟然有6個翅膀?這些所謂“有圖有真相”的“爆料”其實都是前段時間在互聯網,尤其是微信朋友圈中瘋狂傳播的網絡謠言。
麵對鋪天蓋地的網絡食品、藥品謠言,有消息稱,國家食藥監總局及98個地方各級地方單位,統一接入微信辟謠中心,食藥監部門將在食品、藥品謠言辟謠方麵,與微信展開深入合作,共同打擊網絡謠言。這也是繼國家食藥監總局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開展科普宣傳後,在微信平台上的又一新舉措。
食藥類謠言滋生,已成“重災區”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以微博、微信、論壇等社交媒體為傳播載體的網絡謠言發屢禁不止。尤其是食品、藥品類謠言,已經占到了各類網絡謠言的45%,成為名副其實的“重災區”。不少上了年紀的長輩、缺乏經驗的年輕人無法判斷信息的真偽,盲目的二次轉發傳播又進一步擴大了謠言的不良影響範圍,嚴重情況還會引發社會恐慌、擾亂社會治安。
此前,一段謠傳“晉江生產紫菜係塑料袋冒充”的視頻在網上熱傳,給紫菜生產加工行業帶來了無法彌補的損失。全國多地超市下架紫菜,晉江65家紫菜公司產品滯銷,謠言影響甚至波及產業鏈上端,紫菜收購價格驟減,導致大批菜農手裏的紫菜積壓,造成的經濟損失難以統計。麵對謠言引發的輿情,國家食藥監總局介入處理,判定“塑料紫菜”為不實信息,公安機關協助抓獲製造、傳播謠言信息人員數名,從源頭上遏製了謠言的散播。
食藥類謠言的大肆傳播不僅欺騙消費者,也損害了食品、藥品行業的健康發展。為此,食藥監總局與國家網信辦、農業部、質檢總局聯合新華網成立了“中國食品辟謠聯盟”,多次舉辦辟謠活動,及時發布辟謠及科普信息。
不過網絡謠言範圍廣、影響大、難控製的特征也給政府層麵的治理和整頓帶來一定難度,因此還需政府部門、企業機構等多種主體共同參與,聯合狙擊網絡謠言。尤其是在謠言的擴散傳播多是依賴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平台的情況下,網絡平台有義務以社會瞭望者身份承擔起監測環境、社會預警的職能,配合官方打擊網絡謠言,阻止謠言進一步傳播。
互聯網辟謠模式,國內遙遙領先歐美
美國社交平台Facebook就曾因平台上存在大量的虛假信息,且沒有采取足夠措施打擊假新聞而被推上風口浪尖,招致不少指責。迫於壓力,Facebook上線了名為Fact-Checking(事實審核)的謠言審核機製,用戶可以舉報疑似假新聞的信息,達到一定舉報人數就會觸發審核機製,Facebook在判定為假新聞的信息上標記“第三方審核機構認為存在爭議”。不過Facebook的審核機製仍存漏洞,信息虛實由記者主觀判定、僅靠標記而不是直接打擊造假者的處理方式無法遏製假新聞的泛濫。調查顯示,23%的美國人承認他們在社交媒體上轉發過虛假政治新聞,其中有14%表示明知是假新聞的情況下仍然選擇分享。
相較於Facebook在處理假新聞上的被動,國內互聯網平台的態度更為主動。早在三年前的2014年,微信就上線了“舉報”入口,文章被舉報後將自動進入辟謠平台,由垂直領域的公信機構進行辨別和處理,如果最終這條信息被評估為謠言,那麼用戶點開之後看到的文章將被打上紅色的“不實消息”的印章,用以警示讀者,並顯示權威辟謠機構的科學解讀。
今年6月份,微信團隊發布了“微信辟謠助手”小程序,用戶不僅可以主動搜索謠言,用戶閱讀或分享過的文章,一旦被鑒定為謠言,將收到提醒,一方麵阻斷了謠言的傳播,另一方麵,也對傳播謠言的用戶進行正麵教育。今年6月份,微信團隊發布了“微信辟謠助手”小程序,用戶不僅可以主動搜索謠言,用戶閱讀或分享過的文章,一旦被鑒定為謠言,將收到提醒,一方麵阻斷了謠言的傳播,另一方麵,也對傳播謠言的用戶進行正麵教育。
據媒體報道,截至目前,微信辟謠助手小程序總用戶數達830餘萬,日均打開數30餘萬,總共對2600餘萬閱讀或分享謠言信息的用戶進行了提醒。
網絡辟謠需政府、企業多方協作
互聯網猶如一把雙刃劍,給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使網絡平台成為謠言滋生蔓延的溫床。對於互聯網企業來說,打擊網絡謠言無疑是重要的工作內容。此前,新浪微博聯合公安部推出“全國辟謠平台”,用戶可以舉報在任何一個網絡平台上發現的不實信息,“全國辟謠平台”上的網警官微和各地公安局的平安係列官微將會第一時間對網友舉報進行核查處理。泛科技主題網站果殼網也通過推出“謠言粉碎機”為用戶科普辟謠,涉及內容從食品安全、醫學健康到都市流言、神秘事件,無所不包。
互聯網科技的普及和網絡社交媒體的廣泛使用,使得人人都能暢所欲言。與此同時,造謠者利用網絡平台的虛擬性逃避相關法律責任,捏造謠言,混淆視聽,極大的破壞了網絡生態環境。麵對“餘威不減”的網絡謠言,政府層麵應該鼓勵多部門、多種手段、多家媒體一起發力,此次國家食品藥品管理監督總局與微信的合作無疑是對這一倡導的最新實踐,實現了政府機構專業能力、權威性與互聯網企業技術能力的完美結合,開啟了政企合作打擊網絡謠言的全新模式。
言論可以自由,謠言不能自由。對於互聯網用戶來說,在網絡世界的言行也應做到自我約束,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共建綠色網絡環境。
封麵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最後更新:2017-10-08 00:4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