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
魔獸
經濟參考報頭版評論:國企改革關鍵在建立現代企業製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有企業是壯大國家綜合實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須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不斷增強活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國企改革必須牢牢把握建立現代企業製度這一關鍵,進一步推進公司製股份製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現代企業製度的內涵是指以企業法人製度為主體,以公司製度為核心,並能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新型企業製度。雖然現代企業製度的框架結構已經覆蓋多數國有企業,公司治理的完善程度和法製化程度相較之前有了較大提升,但客觀地說,目前國企在企業管理和治理方麵,離市場化的要求仍然有很大差距,尤其是治理方麵,很多國有企業仍未能按公司法形成有效的法人治理結構,權責不清、約束不夠、缺乏製衡等問題較為突出,一些董事會形同虛設,未能發揮應有作用。真正建立現代企業製度,必須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讓董事會充分發揮作用,並承擔相應的責任。
建立現代企業製度,就要尊重市場規律,依法落實企業法人財產權和經營自主權,真正確立企業市場主體地位,增強企業內在活力和市場競爭力。市場經濟是一種開放性、競爭性的契約經濟,它要求有明確的、獨立的經濟主體在市場環境下公平競爭,市場主體必須產權清晰,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但在現實中,一些企業市場主體地位尚未真正確立,企業在經營決策和管理方麵,極易受到舊體製的影響和束縛,管得太嚴、太死,造成企業缺乏活力,動力不足,進而影響了競爭力。當前,國有企業不僅麵臨跨國企業、民營企業的競爭,還要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要想讓國有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當務之急是堅持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促使國有企業真正成為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獨立市場主體,讓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逐漸發展壯大。
推動國企市場化改革,首先要界定國有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類型的企業應選擇不同的改革思路。《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將商業類國有企業按照市場化要求實行商業化運作,以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放大國有資本功能、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為主要目標。公益類國有企業以保障民生、服務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為主要目標,引入市場機製,提高公共服務效率和能力。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深化經濟體製改革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同時要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國企改革也應遵循這一原則,辯證把握市場與政府的關係。市場化改革方向不是拒絕政府作用,而是強調政府作用要以市場效能為衡量尺度,當市場不能有效地配置資源時,就需要政府發揮自己的職能,改善社會的各項資源分配狀況。有些作用不可能指望市場自發產生,比如社會貧富收入差距等,這就必須理直氣壯地強調政府作用,為國企改革搭建協調、係統的服務平台,從而為推進國企市場化改革增加政策支持。
(原標題:國企改革關鍵在建立現代企業製度)
最後更新:2017-07-21 09: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