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
魔獸
投資不過山海關?東北4個副省級城市市長副市長同時回應
談到東北經濟,近年來,市場一直信心不足。其中,關於投資,一些人則為東北貼上了“投資不過山海關”的標簽,而此說法也在東北地區經濟持續低迷期間一度盛行開來。
近日,針對這一說法,在吉林長春舉行的2017東北振興論壇上,東北4個副省級城市的市長、副市長同時發聲,回應了“投資環境差”的論調。對此,專家指出,關於是否到東北投資,我們不應抱殘守缺,而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當前,雖然東北經濟仍存在問題,但其整體投資環境正持續改善、地區經濟也在逐步走出穀底,海內外市場對投資東北已表現出更多的興趣,所謂的“投資不過山海關”說法顯然已經過時了。
係列數據回應質疑
“‘投資不過山海關’的說法,過去一度盛行,不管是否誇張,但從一個側麵反映出東北(與其他地區)的差距。”長春市市長劉長龍直言。
事實上,為了打破這個局麵,近年來整個東北地區都在為改善投資環境而努力:遼寧省出台了全國第一個《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設立了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黑龍江省已取消或下放省級行政權力942項、權力清單精簡71.2%;吉林省的省級非行政許可項目實現“零審批”,審批時限整體壓縮50%……
具體到各個城市,長春市分三批將行政審批項目精簡70%,本級非行政許可實現“零審批”;哈爾濱市則取消了所有市級自設的行政審批事項,建設項目審批時限最短的僅需17個工作日;沈陽市引入世界銀行評價標準,對照企業全生命周期5個階段、10個方麵、41項指標,聘請第三方機構,每半年做一次營商環境評估。
“這些年,東北經濟的確遇到了不小的困難,企業到東北投資的熱情不是很高。但通過近年來政府、企業及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東北地區的營商環境在向著持續改善的方向邁進,投資機會也在加快湧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新增企業全國最快
是否到東北投資、環境如何,企業、投資者最有發言權。德資企業大陸汽車電子(長春)有限公司在長春已建成兩家工廠,該公司總經理齊亞德·奧克斯拉緹說:“我來長春已有半年,這裏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給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通過半年來的考察,我覺得長春市各級政府有很多好的政策支持企業投資。”
“英國方麵將會鼓勵英國企業前往東北地區進行投資,在該區域開展業務、設立辦事處。”英國駐華大使館公使羅廷表示,目前英國正與大連討論建立一個中英高科技產業園區,這是一個先進製造業園區。
此外,一項值得注意的數據是,今年上半年,東北地區新登記企業數量15萬,同比增長19.2%,增速居全國四大板塊之首。一些城市表現得尤為搶眼,如目前長春市全市登記各類市場主體突破60萬戶,3年翻了一番,平均每3.3分鍾就新增一戶企業;上半年沈陽市新增市場主體7.6萬戶,增長54.2%。
“外資對東北的濃厚興趣、新增企業的快速增長,反映了市場對東北地區的信心,也從側麵表明了東北地區投資、創業環境在改善。”張立群說。
積極因素不斷積聚
除了具體投資環境的改善,當前東北經濟企穩向好的勢頭也為資本選擇東北提供了重要支撐。國家發展改革委振興司司長周建平表示,當前東北地區經濟處於築底企穩過程中,積極因素在不斷積聚,經濟正在逐步走出穀底。今年上半年遼寧省生產總值已由負轉正,吉林、黑龍江省生產總值同比分別增長6.5%和6.3%,經濟平穩。下半年東三省有望延續今年以來的經濟平穩增長態勢。
東北大學校長趙繼認為,雖然距離東北全麵振興依然“任重道遠”,但也應充滿信心。“中央出台了一係列關於東北振興的核心文件,‘一帶一路’建設、對口合作、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等,都為東北全麵振興打下了良好基礎。”趙繼說。
“在中央的大力支持、東北自身的積極努力下,東北地區的發展潛力將會加快釋放,其中,東北的高端服務業、裝備製造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潛力還很大,這對內外資都很有吸引力。”張立群表示,當然,未來東北地區還需繼續加快解決問題、縮小差距,著力解決體製機製問題,全麵深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作用,讓各類資源更加活躍起來,讓東北的潛力進一步發揮出來。
東北經濟築底>>>
發改委:東北地區經濟處於築底趨穩過程正逐步走出穀底
新華社發文>>>
東北振興機遇幾何挑戰何在?
專家觀點>>>
孫建波:東北發展該發揮比較優勢還是補短板?
(原標題:東北投資環境持續改善(熱點聚焦·中國經濟怎麼看⑨))
最後更新:2017-08-26 09: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