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19 返回首頁    go 魔獸


賣方研報“標題學”:上市公司千億市值去哪了?

上市公司接二連三提出千億市值目標,券商研報也在推波助瀾。

已經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ST沈機(000410.SZ),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公開資料顯示,在*ST沈機股價達到曆史最高位期間的2015年5月28日,愛建證券研究所推出了一份名為《數控機床龍頭風範,千億市值不是夢想》的研報,將其稱之為“數控機床龍頭企業,中國‘工業4.0’的主力”。

彼時,*ST沈機市值為270億元,但時過境遷,截至今年6月16日收盤,市值僅剩下56.61億元。更有甚者,*ST沈機2015年業績突降2594.41%,虧損6.38億元,2016年和今年一季度又分別虧損14.03億元與2.67億元,成了上述研報的反麵教材。

“因研報虛假或誤導投資者的案例屢見不鮮,典型案例是安碩信息高管和東方證券兩位分析師通過‘誤導性陳述’打造滬深第一高價股,被證監會予以處罰,目前已有多位投資者起訴安碩信息索賠1700餘萬元,從法律角度,投資者還可以要求這兩位分析師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浙江裕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厲健律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千億與標題

數據顯示,諸如千億市值可期、迎接千億市值時代、踏上千億市值征程、打開千億市值空間、堅定邁向千億市值、向千億市值揚帆起航、千億市值指日可待等為標題的研報,並不少見。

2013年10月9日,股價創新高的三全食品(002216.SZ),市值突破103億元。當天,銀河證券推出《從30億到300億的跨越》研報稱,“預計未來若幹年後銷售收入達到300億-400 億元,淨利率達到8%-10%,市盈率20-30倍,相信即使是保守的投資者也應該能夠接受,那麼屆時合理總市值達到1000億元將是大概率”。

但與之大相徑庭的是,此後到2015年6月,三全食品市值才達到曆史最頂峰的184.84億元,並且從此一路下行,截至今年6月16日收盤,僅為70.25億元,還要低於上述研報出爐時的市值。而三全食品直到2016年的營收才47.81億元,同期淨利潤3947.23萬元。

更早前的2011年8月30日,中信建投證券研報預測山煤國際(600546.SH)十二五期間目標1000億市值,但其此後最高市值僅為208億元,與之相差甚遠。

2012年1月10日,平安證券研報稱,瀘州老窖(000568.SZ)千億市值兩年可期。可是,直到今年6月12日瀘州老窖股價創曆史新高,其市值才714.28億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包括長江證券、中信證券、國泰君安、平安證券、安信證券、中銀國際、申萬宏源、招商證券、東興證券、光大證券等在內,都有推出預測千億市值的個股,但對應標的傑瑞股份(002353.SZ)、九州通(600998.SH)、深圳華強(000062.SZ)、大北農(002385.SZ)、華數傳媒(000156.SZ)、中國國旅(601888.SH)、步步高(002251.SZ)、碧水源(300070.SZ)、洲際油氣(600759)、通化東寶(600867.SH)等,至今均未達到千億市值。

值得注意的是,券商研報預測個股千億市值目標的時候,大多數的股價都已經有了一定漲幅,甚至達到階段高位,很長一段時間都難以出現上漲空間,甚至陷入持續下挫的窘境。

如申萬宏源2015年6月29日出具的軟控股份(002073.SZ)研報,聲稱該公司為“工業4.0第一股,3年看千億市值”,但此時正是該股股價的曆史高位,之後一路下跌,如果按研報出台時買入,至今虧損逾6成。

“研報都是分析師個人的邏輯判斷,本來就存在見仁見智,況且研報都有免責聲明。”一位與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相熟的證券研究員如是解釋。

但研報過於自信的表現並不少見,如國金證券在2013年9月16日長城汽車(601633.SH)市值超1300億元之際推出研報,預測市值有望達2000億-3000億元,“當前市值仍極為安全,且仍存在50%-100%的上升空間”。但這樣的目標,至今仍可望不可即。

百潤股份集體打臉

券商研報鼓吹千億市值並在其後掀起波瀾的上市公司是百潤股份(002568.SZ).

百潤股份異乎尋常的股價走勢始於2014年9月公告收購巴克斯酒業100%股權,自複牌的當月12日開始,至2015年5月21日,其股價飆漲946.25%,成為紅極一時的大牛股。

股價上漲氣勢如虹,百潤股份更是火借風勢,據統計,在上述股價飆漲期間,共有37份券商研報專門推介百潤股份。此後,雖然股價持續回調,但至2016年11月,還有77份針對百潤股份的證券研報出爐。

而其中的代表或是廣發證券於2015年6月30日發布的《預調酒行業處於爆發期,未來公司市值可超千億》百潤股份研報,稱其行業未來空間長期保守估計200億-300億,短期3年複合增速84%以上,預計未來3年公司淨利潤35億元,公司三年內市值可超1050億元。

數據表明,上述研報麵世當天,百潤股份的市值為607.66億元,尚在曆史高位,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百潤股份從此不再回頭,延續至今的市值僅剩下158.18億元,隻有廣發證券給予買入評級時的26%。

事實上,對百潤股份預測千億市值的並不隻廣發證券,在其之前的2015年4月29日,興業證券亦發表了《白馬加冕,直指千億》的研報進行“放衛星”,隻是內容的豐富詳細程度遠不如廣發證券研報。

但興業證券此份研報的作者之一,卻在當年5月8日的網上投資者交流中回複“一個單品公司,能看到多少市值”問題時,直接用“參考茅台”四個字作答。

而百潤股份此後交出的業績卻不盡如人意,甚至在2016年出現了14702.19萬元的虧損。不過,百潤股份的研報依舊擁有一定熱度,今年前4個月,還有7份專門研報公布。

與券商研報曾經被集體打臉相對應,百潤股份2015年6月18日完成收購的巴克斯酒業100%股權,2016年卻虧損23134.31萬元,需補償業績承諾77568.54萬元。

對此,百潤股份解釋稱,隨著宏觀經濟放緩,飲品銷售於2015年三季度開始普遍遇冷,終端銷售景氣度下降,於2016年度持續推動了經銷商渠道庫存的消化工作,導致主營業務收入降幅較大。

但2017年,巴克斯酒業尚有70643.86萬元的業績承諾等待完成,百潤股份董秘馬良在2017年投資者集體接待日表示,今年完成重組時的業績承諾難度確實不小。

係列報道>>>

A股千億市值宣言實錄:誌在千裏止於跬步?

千億市值目標中途流產 *ST海潤陷落兩市最低價股

賣方研報“標題學”:上市公司千億市值去哪了?

(原標題:賣方研報“標題學”:千億市值去哪了?)

最後更新:2017-06-18 00:56:51

  上一篇:go 特朗普收緊部分美國對古巴政策 繼續執行貿易禁運
  下一篇:go 環京樓市將進入長期平穩狀態 調控大招阻擊投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