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
魔獸
德國“隻掙不花” 有損全球經濟?
摘要
積累巨額順差會讓德國經濟和全球貿易陷入失衡的危險境地。
本周在漢堡舉行的G20峰會可以看作是保護主義的美國和自由貿易的德國之間的角力場。但特朗普指出了一個難以忽視的事實:德國的貿易順差在去年已經達到3000億美元,為全球最高。儲蓄太多而花費太少,將令德國在捍衛自由貿易時非常尷尬。積累巨額順差會讓德國經濟和全球貿易陷入失衡的危險境地。
為什麼說德國經常賬戶盈餘有害世界經濟
戰線已然拉開。本周全球各貿易大國在漢堡舉行的G20峰會,正是傾向保護主義的美國和主張自由貿易的德國之間的角力場。
特朗普已經退出了《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並要求就另一個協定《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重新進行談判。他還權衡著是否要對美國進口的鋼鐵征收關稅,此舉勢必會引發報複。自1月以來,貿易戰的威脅一直籠罩著特朗普政府。而本次峰會的東道主——德國總理默克爾,將會為自由貿易擂鼓助威。她在1月29日發表演講,譴責保護主義和孤立主義勢力,這幾乎是對特朗普毫不掩飾的攻擊。日本和歐盟之間即將達成的自由貿易協定將為她的言辭提供實據。
誰在爭論中占上風是毫無疑問的。特朗普認為貿易必須平衡才算公平的說法顯露出經濟學上的無知。他認為關稅能維持公平競爭的想法很幼稚,也很危險:高額關稅會損害各方的繁榮。但至少在一個方麵,特朗普抓住了一個令人感到窘迫的事實。德國的貿易順差在去年幾乎達到3000億美元,為全球最高(中國僅為2000億美元),特朗普為此向德國提出了告誡。他揚言要采取的解決辦法是禁止德國汽車在美國銷售,但也許會適得其反。然而德國確實是儲蓄太多而花費太少。規模持續增加的德國儲蓄令它在捍衛自由貿易時很是尷尬。
不完美的和諧
從根本上說,貿易順差是國內儲蓄超過國內投資的部分。就德國而言,貿易順差並非如一些外國人控訴的那樣,是重商主義政府政策的結果。也不像德國官方時常強調的那樣,是由於老齡化社會迫切需要更多儲蓄。德國家庭儲蓄率雖高,但多年來一直保持穩定。國內儲蓄的增長來自公司和政府。
商界和工會之間達成了數十年之久的協議,通過抑製工資增長來保持出口工業的競爭力,從而支撐起了德國的順差。這樣的克製幫助德國出口導向的經濟實現了戰後的恢複,以及之後的發展,也揭示了德國如何從上世紀90年代時的“歐洲病人”變身如今的肌肉發達而僵硬的冠軍選手。
德國模式有很多令人豔羨的地方。和諧的勞資關係一直是該國經濟表現出眾的主要原因。公司可以放心投資,不必擔憂工會的要挾。政府則是通過為本國備受推崇的職業培訓體係提供資助而發揮作用。在美國,隨著製造業工作崗位的流失,沒有大學文憑的人前途已變得慘淡,這成為特朗普所支持的經濟民族主義的一個起因。德國並沒能完全避免這種情況,但它保有了更多的藍領崗位,而這正是美國所痛失的。這也是民粹主義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在德國政治中處於邊緣地位的一個原因。
但是這種模式的不利副作用也漸漸明顯。它讓德國經濟和全球貿易陷入危險的失衡狀態。抑製工資意味著更低的國內消費和進口。德國的消費支出已經降至其GDP的54%,而美國的數字是69%,英國為65%。出口商不會把意外得來的高額利潤投資於國內。不止德國如此,瑞典、瑞士、丹麥和荷蘭也一直在積累巨額順差。
一個處於充分就業的大型經濟體,其經常賬戶盈餘卻超過GDP的8%,這給全球貿易體係帶來了過度的負擔。為了抵消這些順差,並保持足夠的總需求來維持就業,世界其他國家必須以同等規模借債並支出。在有些國家,特別是意大利、希臘和西班牙,持續的赤字最終導致了危機。它們隨後付出了沉重代價來轉向保持順差。北歐長期儲蓄過剩,給調整平添了不必要的痛苦。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高通脹時期,德國保持高儲蓄是一股穩定的力量,現在則拖累了全球增長,並成了特朗普等保護主義者攻擊的目標。
不再節儉
這一問題能夠得到解決嗎?也許德國的巨額貿易順差會因工資的飆升而受到侵蝕,就像中國那樣。失業率不足4%,盡管有大量移民,工作年齡人口仍將會減少。在經曆數十年的下滑後,房價正重新上漲,意味著工資不像過去一樣夠用。支持抑製工資的機構正在失去影響力。歐元也可能會上漲。然而德國人小心謹慎的天性根深蒂固。去年工資僅上升了2.3%,增速比之前兩年還慢。靠這樣調整,順差可能要很多年才能回落到合理水平。
政府應該通過增加開支來幫忙。德國的結構性預算餘額在2010年為赤字,占GDP的3%還多,現在已經稍有盈餘。官員們認為這是謹慎之舉,但是考慮到私營部門的高儲蓄,這種說法很難成立。德國有大量值得投資的項目。為了滿足誤導性的財政規則的要求,公共投資受到擠壓,導致學校設施和道路日漸破舊。德國經濟在擁抱數字化方麵處於落後位置,平均下載速度在全球排在第25位。德國婦女的勞動參與率較低,如果政府提供更多的課後托兒服務,就能讓更多的母親全職參加工作。有人認為這種擴張不可能,因為就業已經很充分。然而在市場經濟中,要獲取稀缺資源有個可靠又可信的方法——付更多錢。
最重要的是,德國早就該認識到自己的過度儲蓄是個缺點。默克爾表態支持自由貿易絕對正確。但她和她的同胞需要知道,德國的順差本身就是對自由貿易合理性的威脅。
推薦閱讀
6月份CPI同比增長1.5% 漲幅連續5個月低於2%
匯市投資者小心!本周四顆“地雷”或將引爆
基金投資人:比特幣達到55000美元極有可能
股市要聞
全球緊縮將導致金融事變:秋天發生崩盤
渣打展望下半年全球市場 繼續看好歐洲和亞洲股市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7-10 18: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