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0
魔獸
富士康美國投資醞釀3年 有望帶來三大商機
郭台銘於2014年就在集團年度聚會指出,“美國是一定要去的市場”。到了2017年初集團年終聚會,他明確指出,美國製造“是選擇題不是是非題”,接著在6月的集團股東會正式公布“飛鷹計劃”。
“我對美國高速公路旁連鎖餐廳Danny’s非常熟悉,菜單我都會背,” 富士康集團總裁郭台銘偶爾會回憶起自己曾經如何在美國密集拜訪客戶,和他的美國助理在高速公路上奔波,懇求美國企業下單給他在台灣的工廠。“16美元一晚的酒店,晚上11點以後才入住。”
郭台銘當時或者沒有想到,數十年後,美國聯邦和州政府提供各種優惠政策,競相邀請他把製造工廠搬回美國。
7月26日,郭台銘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威斯康辛州州長沃克(Scott Walker)以及國會眾議院議長瑞恩(Paul Ryan)共同在白宮宣布投資100億美元建立液晶麵板工廠計劃。
“這次去美國,將不隻是建一個工廠,而是把整個供應鏈帶去”,郭台銘在6月的年度股東大會上指出,“美國州長們對吸引投資的誠意和信心超過我的想象。”
投資銀行麥格裏的分析師張博凱在富士康宣布投資美國後指出,富士康在美國會製造三大商機,包括更接近美國品牌客戶、通過去年並購的日本夏普品牌打開美國電視和家電市場、進一步拓展非消費性電子業務,如機器人和電動車。
不過,富士康能否使用夏普品牌在美國銷售電視還存在變數,日本夏普2016年將品牌使用權讓與海信使用,目前雙方在加州法院就此進行訴訟。
郭台銘於2014年就在集團年度聚會指出,“美國是一定要去的市場”。他當時表示,很多客戶提出了要求富士康在美國設點,希望高端製造能離總部近一些的想法。後來,投資建立液晶麵板廠的想法似乎慢慢成型,郭台銘此後在公開場合表示,鑒於美國身為世界上第二大消費市場卻沒有麵板廠的情況,富士康打算投資超過70億美元在美國建廠。
到了2017年初集團年終聚會,郭台銘明確指出,美國製造“是選擇題不是是非題”,接著在6月的集團股東會正式公布“飛鷹計劃”。
郭台銘當時表示,“不管電視機或互聯網,麵板都是必要的,我們在研究要在哪個州投資”,哪個州投資條件好,包括便宜的土地和水電,就會考慮。
成立於1974年的富士康,經過多年整合成為全球最大外包製造商。目前主要業務包括手機組裝、電腦和服務器、電視麵板和遊戲機、網絡設備、連接器、通路與電商、醫療生物科技、電動車、機器人與無人機,其中手機組裝貢獻了52%營收。
隨著各項消費性產品,包括手機、電腦等發展達到瓶頸,富士康2016年營收首次衰退,為此郭台銘向員工和股東道歉。為擺脫毛利低的狀況,富士康從未放棄自有品牌之路,同時也不斷發展零售業,希望達成生產和銷售一條龍。但過去幾年幾次在新業務拓展上失利,如2010年前後成立的電商網站“飛虎快購”經營不善,2010年與全球第二大批發零售企業麥德龍合資的家電連鎖品牌萬得城電器,在營業兩年多後關閉。
不過,麥格裏的張博凱在6月富士康股東大會前針對富士康全球布局發表的226頁大型報告中指出,富士康此次轉型,將隨著布局和資源完善,從低毛利代工廠成為“未來世界的整合者”,其中提高盈利的首要關鍵為提高關鍵零部件的自製率和生產線自動化。
富士康近年來試圖降低人工投入已初現效果。據麥格裏統計,其2014年投入生產人力為74萬人,到2016年降為54萬人。張博凱也在報告中指出,受薪資調整影響,深圳工人的工資已比河南省高出40%。
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副總裁呂芳銘在一場演講上,也反應集團正走在轉型路上。“鴻海上市時,是一家23億元(台幣)的小廠”,但2016年營收成長近1900倍達4.35萬億,在40多年中,鴻海的秘訣是“不斷定義自己,適應新的大趨勢”。
富士康巨額投資將帶來的就業機會和收益讓美國幾個州進行了激烈的競爭。
威斯康辛州為吸引富士康,對富士康提供15年30億美元稅率補貼,打敗伊利諾伊州、印第安納州、俄亥俄州、德克薩斯州、賓夕法尼亞周和密歇根州。麵對反對聲,威斯康辛州州長沃克反擊指出,2010年密歇根州為福特汽車提供了23億美元補貼,換取保留1200個工作;2009年密歇根州又為GE汽車提供23億美元,保留1200個工作。
沃克在推特連續發文表示,“飛翔的老鷹已經降落了,歡迎來到威斯康辛”、“富士康投資將為威斯康辛州帶動每年70億的經濟效益。”
根據沃克介紹,這項難得的大型投資的工廠規模為兩千萬平方英尺,是“五角大樓的三倍大”,富士康將可望創造1.3萬工作崗位,平均年收入為53875美元;1萬個修建工廠的建築工作、2.2萬個間接創造的工作機會,同時可能讓150家供應商獲利,每年帶來14億美元營收。
最後更新:2017-07-29 12: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