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
魔獸
ICO被定性為涉嫌非法集資 一夜暴富夢碎
摘要
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紛紛發聲,對ICO的不正常現象提出警示。
瘋狂近半年的ICO市場連連遭受監管壓力,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紛紛發聲,對ICO的不正常現象提出警示。
據財新報道,ICO被定性為涉嫌非法集資。財新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一場本應於9月2日召開的區塊鏈盛會被有關部門(北京金融局)叫停。該會議叫停的背後,係監管已經對ICO做出了判斷,相關規範文件將於近期發放。
ICO緣何遭遇打壓?
ICO是InitialCoin Offering或Initial Crypto-token Offering的簡稱,是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明而創新出來的一種新型融資方式。ICO一般發生在區塊鏈項目的早期,籌集資金主要用於項目啟動和開發。由於不像IPO那樣需要嚴格的監管,ICO成為區塊鏈初創企業最便捷的籌資手段,幫助許多優秀的項目如以太坊獲得了啟動資金。
最早的ICO源自2014年的以太坊,僅用42天時間就以每個以太幣2.84元人民幣的價格出售6000多萬個以太幣,募集了31531個比特幣,用於支付以太坊項目開發和服務費用。
隨著以太坊項目的成功,時至今日,以太幣的價格已經漲到2300多元,當年投資以太坊ICO的人賺得盆滿缽滿。之後,又有The DAO、Bancor等成功的ICO項目,在極短的時間內募集大量資金。
於是從2016年開始,國內各種ICO項目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據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台發布的《2017上半年國內ICO發展情況報告》,國內ICO項目數量今年以來呈指數級加速趨勢(詳見下圖),募集資金以2017年7月19日零點價格換算,折合人民幣總計26.16億元,累計參與人次達10.5萬。
處置非法集資條例來了,ICO在中國還能走多遠?
其中,充斥著大量騙局,一些人把開源代碼簡單地改頭換麵,就拿出來進行ICO,根本沒有實際項目支撐。然後,通過虛假宣傳其代幣的升值前景等手段吸引不明就裏的投資人購買其代幣,危害極大。
有人說,再好的東西到了中國就會變味,這句話在ICO領域再次得到了驗證。
ICO是非法集資嗎?
銀監會近日公布的《處置非法集資條例(征求意見稿)》(下簡稱《條例》)第十五條第二款“以發行或者轉讓股權、募集基金、銷售保險,或者以從事理財及其他資產管理類活動、虛擬貨幣、融資租賃、信用合作、資金互助等名義籌集資金的”中,將虛擬貨幣這樣的商品與一係列金融活動相並列,第三款“以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種植養殖、項目投資、售後返租等名義籌集資金的”再次包括了ICO行為,突出了對ICO強化監管的意圖。
但是《條例》第二條規定:
“本條例所稱非法集資,是指未經依法許可或者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不特定對象或者超過規定人數的特定對象籌集資金,並承諾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的行為。金融管理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可見,非法集資首先必須是籌集資金的行為,其次還要有承諾回報的行為。如果ICO的過程中,發售方做好風險提示,不承諾其代幣未來必然升值的前景,由投資者自行判斷風險收益,這樣的ICO顯然不屬於非法集資。
那麼,ICO是不是一種籌集資金的行為呢?下麵我們來分析一下。
ICO的法律實質是商品眾籌
ICO一詞雖然是模仿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開募股)生造而來,但ICO與IPO卻有著本質的區別。
IPO是指一家企業或公司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公眾出售,從而募集資金用於企業經營的行為,其出售的標的物是股權,募集到的資金是法定貨幣。
處置非法集資條例來了,ICO在中國還能走多遠?
而ICO是指一個區塊鏈項目的開發運營商將該項目運行所用的虛擬貨幣(代幣)進行出售,從而募集資金用於項目開發的行為,其出售的標的物是虛擬貨幣,募集到的資金通常是另一種已被普遍接受的虛擬貨幣如比特幣、以太幣等。
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發布的《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銀發【2013】289號)提出:“比特幣……並不是真正意義的貨幣。從性質上看,比特幣應當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
根據這個定義,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在中國不是貨幣而是虛擬商品。從銷售的角度來說,絕大多數ICO銷售的不是股權也不是債權,而是尚未生產出來的虛擬商品;從募集資金的角度來說,ICO募集的不是貨幣而是虛擬商品。
由此看來,絕大多數ICO不屬於集資行為,而是一種類似以物易物的商品預售(交換)行為,充其量隻能算是一種商品眾籌行為。對於個別以項目股權或債券為標的的ICO,則可以納入股權眾籌或民間借貸範圍進行監管。
因此,筆者建議國家承認虛擬貨幣的貨幣屬性,將其作為一種外幣來對待,由國家外匯管理局進行監管。這樣,所有的ICO在法律上都成為集資行為,可以運用《處置非法集資條例》和現有的法律體係對其進行監管,無須一棍子打死,從而保護國內一些正規的、優秀的區塊鏈創業項目健康成長。
ICO還能投資嗎?
在目前國家監管政策尚未出台、ICO項目良莠不齊的情況下,ICO投資風險極高,建議普通投資者不要參與為好,可以投資像比特幣、以太坊這樣的成熟項目,風險較小。
對於具備一定專業知識,又有著較高的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來說,可以把ICO作為一種風險投資手段,同時要做好以下幾點:
首先是了解項目可行性。作為投資者,首先要對所要投資的項目有充分了解。投資之前要認真閱讀項目白皮書,對項目的業務目標、業務痛點、技術架構、技術創新點、代幣ICO方案、資金用途等仔細進行審核,要確信項目是真正存在的,並且是可持續的。
對沒有白皮書或白皮書裏隻有口號沒有技術業務細節的ICO項目一律不予理睬。對已有開源代碼發布的項目,更要詳細分析其代碼的創新點,看是否與白皮書一致。
第二是了解團隊背景。一個優秀的團隊是項目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對有嚴重品質問題或有劣跡的團隊成員要敬而遠之,哪怕其個人能力再強。另外還要看團隊組成,業務、技術、商務成員是否搭配合理。
第三是看ICO方案有無收益承諾和風險提示。如果承諾未來收益,沒有或弱化風險提示的,有非法集資嫌疑,一律不投。
第四是要分散投資,避免風險集中,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
(責任編輯:DF307)
最後更新:2017-09-03 16: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