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06 返回首頁    go 魔獸


恒瑞醫藥轉身創新藥龍頭 A股醫藥“市值一哥”是怎樣煉成的?

在A股市場,有這樣一家“白馬”公司:

上市17年來,淨利潤僅2002年微降2.17%,其餘16年均實現正增長,年複合增長率達25.94%;最近10年,淨資產收益率一直保持在21%以上,獲利能力十分搶眼;2016年,入選“國家第一批創新企業百強工程試點企業”,成為首批9家創新企業中唯一入選的醫藥企業……

它,就是A股醫藥板塊“市值一哥”恒瑞醫藥

俗話說,善始容易善終難。恒瑞醫藥憑什麼持續保持績優成長勢頭?“盤子”越做越大之後,還能繼續高增長嗎?在這個言必稱創新的時代,恒瑞醫藥的創新究竟有何不同?

帶著這一係列問號,《證券日報》記者日前專程前往公司總部所在地連雲港,訪高管,下車間,與研發、營銷等部門員工交流,探秘恒瑞醫藥漂亮數據背後的故事。

重金打造創新體係

中國是製藥大國,但非製藥強國。而恒瑞醫藥,正是可以在技術上挑戰跨國製藥巨頭的中國公司之一。

“恒瑞醫藥有三個夢想:第一個是產品即製劑出口海外;第二個是具有創新意義的創新藥在中國上市;第三個是真正意義的原研創新藥在全球上市。”在恒瑞醫藥總部會議室,一段頗具國際味的企業形象視頻播映之後,總經理周雲曙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實際上,這些夢想已經或正在成為現實。恒瑞醫藥已從我國仿製藥龍頭轉型為創新藥龍頭。而在這不平凡的圓夢路上,創新戰略是其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源泉。

“創新已經深入公司成長的骨髓。”周雲曙1995年大學畢業後,就在恒瑞醫藥工作,回憶起過去的點點滴滴,他仍記憶猶新:“公司的創新研發從上市之前就開始著手準備了。董事長孫飄揚認為未來仿製藥的競爭將十分激烈,唯有創新藥才能讓企業長青。”

“我們在1999年就確定了創新轉型的發展戰略。之初,公司也經曆了產學研、與國外科研機構合作等方式,但發現這都不是屬於公司自己的創新。”

周雲曙至今清晰地記得,當時他與董事長孫飄揚在海外考察,輝瑞收購了瑞典一家處於研發最初階段的企業,耗資數千萬歐元。“我的乖乖,初創階段的中國企業根本燒不起這個錢!”周雲曙感歎道:“董事長當時就下定決心,與其花巨資購買海外產品,不如花錢引入人才,構建自己的創新體係。”

周雲曙說:“在海外考察之後,恒瑞醫藥著手在上海建立與海外相媲美的研發中心,並從海外高薪聘請專業化人才。公司的理念和行動在當時是比較超前的。”

現在,恒瑞醫藥已擁有一支2000多人的研發團隊,其中1000多名博士、碩士,其中有100多名外籍雇員。公司在連雲港、上海、成都、蘇州等地設立研發中心,還在美國、日本等設立研發中心。

其中,上海研發中心致力於創新藥的研發。“上海研發中心在成立之初隻有50多人,發展到現在,僅研發人員就有400多人。”周雲曙說,隨著規模的壯大,公司引進了包括張連山、曹國慶等在國際上都較有影響的高新技術人才。

“我們的核心研發人員,都在海外大型製藥企業工作過5年至10年甚至更長時間。目前公司引入的科學家之中,有5位在‘國家千人計劃’之列。公司前後總計產生了10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

“不同於其它企業,公司打造的是‘創新體係’,創新產品布局較為豐富。這個產品做不出來或者研發方向不對,會有其他產品快速補充上來。”周雲曙說。

“此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董事長孫飄揚對新藥研發創新是真的熱愛。他本身就是科學家,會深入研發一線,並對研發方向作出判斷。這也是我們有別於其它公司的地方。”

目前,恒瑞醫藥以抗腫瘤藥、手術麻醉用藥、造影劑、重大疾病以及尚未有有效治療藥物的領域為重點科研方向,形成了龐大而豐富的產品研發管線。創新模式從創新初期的me-too、me-better逐步走向源頭創新,創新藥布局正在從小分子藥物向大分子藥物轉化,產生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抗體毒素融合物(ADC)技術平台,掌握了腫瘤免疫抗體係列產品開發專有技術。在代表著全球醫藥產業發展方向的生物技術領域,公司搭建了一係列研發平台,並率先在國內申請國際領先的抗體毒素偶聯物ADC藥物(生物導彈).

重金投入彰顯恒瑞醫藥堅定創新的決心。數據顯示,恒瑞醫藥研發費用總額多年位居我國醫藥行業榜首,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維持在8%至10%。其中,2016年恒瑞醫藥投入研發資金11.8億元,同比增長32.82%,占公司當年營業收入的10.67%。

為有源頭活水來。正是在不斷創新的支撐下,恒瑞醫藥實現了連年有增長的盈利、有質量的盈利。

數據顯示,恒瑞醫藥上市17年來,營業收入從2000年的4.8億元增長至2016年的110億元,淨利潤則從6527萬元增至25.88億元。作為我國醫藥行業首家市值過千億元的上市公司,如今恒瑞醫藥的市值已超1400億元,比上市首日增長超38倍,繼續保持A股醫藥“市值一哥”的領先優勢。

製劑業務海外開花

恒瑞醫藥目前的發展戰略是創新+國際化。“創新和國際化相輔相成,互相提升。”周雲曙稱,在創新+國際化的大戰略下,公司的第一個夢想——產品國際化逐步落地,已在海外開花。

“不同於其它公司,恒瑞醫藥的製劑出口業務起點較高,公司是從注射劑開始,這對公司的質量體係、研發團隊等要求也比較高。”恒瑞醫藥負責海外藥品注冊銷售的副總經理沈亞平告訴記者。

2011年,恒瑞醫藥首個產品伊立替康注射液在美國通過FDA認證,這也是中國首個獲準在美國上市的注射藥品。6年過去,截至目前,公司有包括注射劑、口服製劑和吸入性麻醉劑在內的9個製劑產品獲準在海外銷售。

今年以來,苯磺順阿曲庫銨注射液、多西他賽注射液等通過美國FDA的認證,注射用醋酸卡泊芬淨獲得英國藥品和健康產品管理局以及德國聯邦藥物與醫療器械所頒發的藥物上市許可。除歐美日外,公司在其他新興市場如俄羅斯、南美、中東地區等也逐步加強了注冊力度。

恒瑞醫藥的國際化給公司帶來了豐厚的回報。相比原料藥出口,製劑出口的利潤率極高,而且在美歐等成熟市場,市場規則相對透明,市場壁壘較低,仿製藥可通過價格優勢快速占據市場份額。

不過,並不是所有被美國FDA認證通過的仿製藥都能產生豐厚的回報。“美國的仿製藥競爭也十分激烈。”沈亞平向記者介紹,恒瑞醫藥之所以能取勝,是因為公司在製劑國際化方麵堅持“快、特、難”,即產品要搶先上市、爭取首仿;做有特色的產品;產品具有高技術壁壘,外來者很難進入或者競爭者較少。

環磷酰胺可謂是恒瑞醫藥的驕傲。據了解,環磷酰胺在進入美國市場後,市場份額已超過50%,為恒瑞醫藥的海外業務貢獻了大額利潤。此外,去年進入美國市場進行銷售的七氟烷也被外界寄予厚望。“未來,公司還將有更多高難度的產品出口海外。”沈亞平向記者表示。

創新成果進入收獲期

周雲曙告訴記者,恒瑞醫藥對創新的理解是,公司科技創新一定要真正解決臨床需求,尤其是強調創新的治療,針對中國人的疾病。

“我們現在的目標是First in class,快速跟進國際創新的進展,以此追上國際大製藥企業的研發水平。未來,我們希望參與國際競爭,做原研創新藥,創新成果被海外認可,產品在全球上市。”周雲曙表示。

2014年,恒瑞醫藥耗時10年研發的阿帕替尼獲批在國內上市,這是繼艾瑞昔布之後,恒瑞醫藥第二個創新藥上市。

“這是全球首個在晚期胃癌被證實安全有效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阿帕替尼歸為我們具有真正意義的創新藥。”周雲曙介紹,胃癌是中國人的多發疾病,全球胃癌患者近一半在中國,“該藥的上市,也能真正的治療中國人的疾病。”

就此,有券商研報指出,如果說艾瑞昔布的獲批標誌著恒瑞醫藥正式步入創新藥時代,那麼,阿帕替尼的獲批標誌著公司全麵進入創新藥的收獲時期。

2015年,國務院印發《關於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製度的意見》,鼓勵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藥物創新,優化創新藥的審評審批程序,對臨床急需的創新藥加快審評。數據顯示,恒瑞醫藥總計有7個品種進入優先審評名單。

讓恒瑞醫藥驕傲的還不僅如此。

2015年9月1日,這一天對於恒瑞醫藥來說有點特殊,公司與incyte公司達成協議,恒瑞醫藥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pd-1單克隆抗體(代號“shr1210”,用於腫瘤免疫治療)項目有償許可轉讓給美國incyte公司。此次許可轉讓可為恒瑞醫藥帶來可達7.95億美元的收益。

據了解,PD-1是世界上最熱門的新藥項目之一,能有效地提高人體抗腫瘤免疫力。

“這次交易首次實現了中國企業對美創新藥技術輸出。”周雲曙欣喜地向記者表示。

恒瑞醫藥也同步開始了創新藥國際化。“這個國際化分兩個方麵,一是在美國等國家同步開展臨床試驗,二是積極考察海內外先進技術和項目,並引入國內。”周雲曙稱,2016年恒瑞醫藥引進了日本Oncolys BioPharma公司的溶瘤腺病毒產品 TelomelysinTM,以補充公司腫瘤免疫產品線。

目前,恒瑞醫藥在創新藥開發方麵已基本形成每年多個創新藥申請臨床、每年有創新藥上市的良性發展態勢。據稱,現在公司擁有17個處於不同臨床研究階段的創新藥品種。

“這些產品未來上市,才足以支撐恒瑞醫藥未來的發展。對於公司來講,現在的重要任務之一是構建產品組織框架,以保證這些產品上市之後能夠取得足夠大的市場空間。”周雲曙說。

築牢質量“生命線”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恒瑞醫藥的研發營銷能力有目共睹,在邁入千億元市值俱樂部、國際化步伐加快、新藥研發進入收獲期之時,恒瑞醫藥受到的關注也與日俱增。公司管理層深知,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在實現恒瑞醫藥世界夢的路途上,產品質量是企業發展的基石。

“在歐美市場,企業犯錯的成本極高,任何一個細節不符合標準都會給企業帶來危機,甚至是滅頂之災。”一位醫藥行業專家向記者介紹。

而據恒瑞醫藥2016年年報披露,公司已順利通過美國FDA和歐盟對江蘇盛迪、製劑一廠和上海恒瑞的檢查。

在恒瑞醫藥盛迪生產廠區環磷酰胺無菌生產線玻璃隔離窗外,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該注射劑在生產時為了防止細菌的產生,員工的動作幅度必須非常微小、操作必須嚴格按照規範。

“有一次,FDA官員在生產車間窗外觀察了七八個小時,最後問工作人員,那個人是不是真人”。這位工作人員講述到。

正是由於如此高標準、嚴要求進行質量控製,2013年7月份,環磷酰胺注射液以零缺陷的高標準通過了美國FDA的GMP現場檢查,開創了美國FDA在華認證的新紀錄,環磷酰胺生產過程也堪稱FDA無菌生產操作的典範。

“這是對公司多年來花大力氣和高投入打造國際標準質量體係的一種回饋,更是一種激勵”,周雲曙說。

據了解,恒瑞醫藥在一定程度上複製了日本製藥企業武田的成長路線:仿製藥起家,形成品牌仿製藥、通過美國FDA認證、產品走出國門,首個創新藥全球上市、陸續上市重磅創新藥梯隊。彼時,武田製藥在上世紀80年代憑借創新藥的上市,躍升為世界級製藥企業。最新的數據顯示,武田在世界製藥行業排名第16位。

“未來,恒瑞醫藥同樣需要創新藥在全球上市,才能躋身世界級製藥企業之列。”恒瑞醫藥副總經理戴洪斌表示。

江蘇連雲港的花果山,吸引了諸多遊客前來觀賞。同樣地處連雲港的恒瑞醫藥,吸引了眾多投資者前來調研。“以前是國內投資者調研較多,現在越來越多的是海外投資者。”恒瑞醫藥董秘劉笑含說。

(原標題:恒瑞醫藥轉身創新藥龍頭 A股醫藥“市值一哥”是怎樣煉成的?)

最後更新:2017-07-03 05:44:17

  上一篇:go 紅旗連鎖控股股東因違法減持被罰600萬元
  下一篇:go 一線“龍馬”遭主力資金撤出 茅台“酒瘋”還能“瘋”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