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
魔獸
爾康製藥被立案稽查 逾七成持倉基金下調估值

藥用輔料龍頭企業湖南爾康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爾康製藥”,300267.SZ)近日被證監會立案稽查,自今年5月被質疑涉嫌嚴重財務舞弊後風波再起。
8月9日,爾康製藥發布公告稱,公司在8月8日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調查通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爾康製藥進行立案稽查。
與此同時,爾康製藥修正並下調了2017年上半年的業績快報,修正下調幅度最大達40%。原業績預告中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27億元至6.06億元,此次修正為3.95億元至5.27億元。其中,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0至15%,隨之也修正為較上年同期變動-25%至0%。
此外,爾康製藥方坦言,公司股票或存在被深圳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深交所”)實施暫停上市的風險。
為了解爾康製藥接受證監會調查的最新進展及公司經營現況,《中國經營報》記者對公司董秘羅琅進行采訪,對方回應稱:“我們現在處於靜默期,不合適接受采訪,等我們有關公告出來後再做介紹。”
已停牌3個月
5月9日,名為“市值風雲”的自媒體發文就爾康製藥的18萬噸藥用木薯澱粉生產項目的實際盈利能力、公司固定資產擴增、已繳納房產稅與房建項目不匹配等情況進行披露質疑。同時表示,“我們認為爾康製藥這家公司有比較嚴重的虛構利潤和資產的嫌疑”。
一石激起千層浪。爾康製藥的股價一路震蕩下跌至跌停,自5月10日開始停牌,至今未複牌。
其間,深交所曾發函督促爾康製藥盡快進行核查,並請會計師出具相關說明,及時發布澄清公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湖南監管局(以下簡稱“湖南證監局”)也派出核查小組對爾康製藥進場核查。
就湖南證監局的核查進展,《中國經營報》記者在采訪時向湖南證監局一名工作人員了解到,湖南證監局的核查部門隻負責日常監管檢查,證監會發起稽查說明公司存在一定的違法違規行為,一經查實會進行相應的行政處罰。“稽查辦案從稽查部門展開調查、出具調查報告、提交法律部門審理,再到是否進行行政處罰,是有一個周期的。”上述工作人員介紹道。
據悉,《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2014 年修訂)》第11.11.3 條明確,因涉嫌欺詐發行或涉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被中國證監會立案稽查的,公司應當每月披露一次風險提示公告,說明立案稽查的情況進展及公司股票可能被暫停上市的風險。
此外,按照《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2014 年修訂)》 第13.1.2 條要求,上市公司可能出現暫停上市風險的,首次發布公司股票可能被暫停上市的風險提示公告後每5個交易日發布一次,直至暫停上市風險消除或者深圳證券交易所作出公司股票暫停上市的決定。
對此,爾康製藥在公告中表示,“在調查期間,公司將積極配合中國證監會的調查工作,並將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目前,公司經營狀況正常。”
不過,接連而來的負麵消息還是讓投資者心有餘悸。《中國經營報》記者從《金證券》“易索賠”頻道了解到,頻道正在針對在2017年8月9日晚間仍持有爾康製藥的投資者展開索賠預征集行動。據“易索賠”頻道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在收集投資者維權信息後,平台會安排律師和投資者聯係以準備訴訟材料。待證監會調查結論落地後,可確定最終的索賠範圍。
持倉基金下調估值
隨著證監會宣布立案調查後,持有爾康製藥的重倉基金紛紛下調了其股票估值。
8月12日,重倉持有爾康製藥的中郵創業基金、華夏基金、安信基金最先發布估值調整公告,對旗下基金持有的爾康製藥股票估值進行調整。
中郵創業基金在相關公告中表示,“為使本基金管理人旗下相關基金的估值公平、合理,自8月11日起對旗下基金持有的爾康製藥進行估值調整,估值價格調整為9.17元/股。”
據悉,中郵創業基金此次涉及調整估值的基金有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基金、中郵信息產業基金、中郵核心競爭力靈活配置混合基金等7隻,合計持有爾康製藥9680萬股。
對比之下,安信基金的下調幅度更大,直接將爾康製藥股價下調3個跌停板至8.35元/股。安信基金在公告中稱,“待爾康製藥股票複牌且交易體現活躍市場交易特征後,將恢複為采用當日收盤價格進行估值,屆時不再另行公告。”
隨後,包括泰達宏利風險預算混合基金、富國中證醫藥主題基金、東興藍海財富混合基金、天弘中證醫藥100A基金紛紛將持有的爾康製藥股票價格估值調整為8.35元/股。
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17隻公募基金和1隻券商產品持股爾康製藥,總持倉占爾康製藥所有流通股的8.26%。其中,重倉押注的公募產品共有11隻。
記者梳理統計後發現,截至8月15日,已有13隻基金下調了爾康製藥估值。
值得注意的是,在持倉爾康製藥的唯一一隻券商產品“國信富坤紅樹灣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今年一季度末還在大幅增持。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四季度末,該產品持有爾康製藥15萬股,但到了2017年一季度末,持股數增至33.7萬股。盡管爾康製藥的股價在今年4月初至5月初期間內,有一波明顯的下跌行情,但該產品並沒有減倉。直至5月9日爾康製藥被曝財務造假後遭遇跌停隨後停牌,該產品最終“踩雷”。
作為曾經備受機構青睞的“白馬明星股”,如今遭遇多重利空,逾七成的持倉基金對爾康製藥股價預期不甚樂觀。不過,也有基金成功避開此次“踩雷”事件。公開資料顯示,原先在一季度持倉爾康製藥的1隻QFII基金和1隻社保基金,均在今年二季度清倉了爾康製藥。
據一位熟悉基金行業的專業人士分析,基金抱團下調股票估值,說明該股票很有可能存在業績“地雷”。在下調估值後,基金公司預期會準備大額贖回。
實控人成功減持
陷入財務造假漩渦的爾康製藥,讓以公募基金為主的眾多金主卷入其中,一同感受危機的,還有涉足股權質押業務的券商。
8月15日,爾康製藥發布公告稱,湖南帥佳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帥佳投資”)出於資金需求,已將其所持有的4185萬股質押給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證券”),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總數18%,購回交易日為2018年3月13日。
據悉,帥佳投資共持有爾康製藥股份2.32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1.24%,是繼實控人帥放文後的第二大股東。
記者通過查詢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係統發現,帥佳投資的法定代表、實控人及董事長皆為曹再雲,帥放文則為帥佳投資的董事。
實際上,早在今年3月14日爾康製藥發布公告,帥佳投資將所持有的8200萬股質押給中信證券,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總數35%,購回交易日同為2018年3月13日。
截至8月15日,帥佳投資共質押了2.3185億股公司股份,占其持有公司股份近100%。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若財務造假坐實,一旦股價突顯斷崖式下跌,大股東的股權質押風險必將暴露。“當股價下跌時,大股東質押股權並逼近平倉線的將最先麵臨風險,必須及時籌措資金或者追加保證金,風險敞口較大。”
事實上,相對於機構投資者的“涉險”,爾康製藥的實際控製人帥放文、曹再雲夫婦則在醜聞曝出前夕,成功減持。2016年12月,帥放文夫婦宣布減持計劃,擬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9.66%的股份。減持計劃公告後的2016年12月到2017年5月期間,帥放文夫婦通過7次大宗交易累計減持了1.03億股股份,共計套現12.37億元。就在爾康製藥臨時停牌的5月10日當天,帥放文夫婦宣布減持計劃實施完畢,不再減持手中股份。
不過,帥放文曾在今年5月爾康製藥的2016年年度股東大會上,為減持行為作出說明,“減持是為了增加公司股份流動性,此前已有市場意見稱大股東一股獨大,而減持獲得的資金未來將用於公司業務、並購等項目。”
目前,爾康製藥還在繼續停牌,最終定性如何?或要等到爾康製藥8月29日中報披露後才能揭曉,本報將持續關注。
(原標題:實際控製人成功減持 爾康製藥被立案稽查 逾七成持倉基金下調估值)
最後更新:2017-08-19 09: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