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16 返回首頁    go 魔獸


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實施在即 基金公司仍有諸多疑惑待解

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即將於7月1日起正式實施,基金版的《適當性管理實施指引》(下稱《指引》)也將同步落實,但從基金公司反饋情況來看,大多已經構建起係統,各部門之間也進行了聯動配合,但依然有不少問題未能解決。

滬上一家基金公司產品部人士表示,小公司由於安排倉促,無論是對投資者的分類,還是係統的推薦,還是有一些不足,“例如,R1~R5的分類還有很多不明朗的地方,係統也很難對最低風險等級的投資者進行認定。”

風險等級問題

在華南一家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看來,無論是風險測評還是“雙錄”,以往在代銷機構也會有相關操作,隻是此次明確了測試和分類是強製的,“越級購買的流程相當麻煩,無論是對投資者,還是對基金公司”。據其透露,公司已經將係統搭建完畢,但很多細節仍在緊張測試中。

滬上一家基金公司產品部人士指出,目前基金行業大多依賴恒生電子搭建係統,一些小公司由於話語權較弱,搭建係統較晚,是否能準時於7月1日上線仍有不確定性。

由於《指引》涉及細節較多,各家公司從上至下包括合規、銷售、技術、市場等部門均參與其中,對於係統的搭建,基金公司給予的回複大多一致,即優先處理“雙錄”和測評。

但對於基金公司而言,有些細節依然需要等待政策明確。

在《指引》中,對投資者以及相應的產品或服務進行了五類劃分,明確投資者可按其風險承受能力由低至高至少劃分為五類,即保守型、謹慎型、穩健型、積極型和激進型。

上述滬上基金公司產品部人士指出,在R1~R5的基金產品分類上,業內有著較多不同的看法,“R1、R2沒有太大問題,而股票型僅列為R3,這對於一直以來將股票型視為風險最高的品種的基金公司來說,銷售端的反饋很不理想,另外,債券分級B類竟然列為R4,比股票型基金風險還高”。

在其看來,無論是R3的股票型基金,還是R4的債券分級B,銷售都會變得更加困難,即可能測評做出來的R3風險投資者接受不了股票型基金的波動,而R4風險等級則看不上債券B的收益。

也有基金公司提到:“保本基金和FOF基金該定義在哪一個風險等級?FOF年內落地的可能性極大,到時候該如何向投資者銷售?是否會因此要投資者重新做一份關於FOF基金的測評?”

滬上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渠道人士告訴記者,對於普通投資者、專業投資者的分類,《指引》給出了統一的風險測評,包括個人版和機構版,其中,個人版問卷考察收入來源、年收入、金融投資比例、債務、投資經驗、投資知識、投資期限、投資品種和投資態度等,“但這隻是參考問卷,各家實際情況可能都不一樣,以此為模板各家會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調整”。

對於每一個問題的權重,不同的基金公司也有著不同意見。上述華南基金公司人士指出,各家公司風險測評不一樣的結果會導致最後的評估結果出現差異,同一個投資者在不同的基金公司會有完全不一樣的風險等級,“有的基金公司就會很吃虧,銷售的產品就會變少,也就是說,越嚴格就越吃虧。”

另外,也有基金公司人士坦言,對於代銷機構所做的風險測評,基金公司隻能給出自己的意見,要確保信息的準確性也需要相當大的工作量。

“最低等級”問題

在C1~C5的風險等級中,《指引》設置了最低風險等級,滿足C1等級即無民事行為能力、不能承受虧損、風險偏好極低和其他規定事項的任意一項,就除了貨幣基金和短期理財外不得購買任何產品。

雖然C1風險等級顯示投資者也僅可購買這兩類產品,但滬上一家基金公司合規部人士指出,《指引》是留了餘地的,如果不是風險等級最低,即使是C1等級,隻要申請,還是可能買到更高風險等級的產品,雖然申請極其困難。

在其看來,《指引》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將買和賣徹底區分開,即投資者可以通過申請購買比自身風險等級更高的產品,但這並不包括最低風險等級。

據上述滬上基金公司產品部人士透露,在公司搭建係統中發現一個問題,即最低風險等級非常難判斷,“據傳,恒生電子的係統是將C1直接默認為最低風險等級,那麼,這些並非最低風險等級的投資者將隻能被推薦貨幣基金和短期理財產品”。

(原標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實施在即 基金公司仍有諸多疑惑待解)

最後更新:2017-06-26 01:32:01

  上一篇:go 中國資管市場將突破220萬億元規模
  下一篇:go 網貸平台衝刺“銀行存管” 百萬費用漸成隱形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