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83 返回首頁    go 魔獸


下一次危機何以爆發?看德意誌銀行詳細剖析

摘要

但是德意誌銀行最新的研究報告則對下一次可能的金融危機發出了預警。

  當前,全球主要已經或者正準備收縮大蕭條後推行的量化寬鬆政策,但是德意誌銀行最新的研究報告則對下一次可能的金融危機發出了預警,危機的導火索可能源於意大利經濟崩盤、全球貿易失衡加劇,或者民粹主義卷土重來。

  德意誌銀行策略師Jim Reid, Nick Burns, Sukanto Chanda和Craig Nicol等人聯合對市場發出警訊:“全球一些地區的金融係統看起來已經處於相當極端的境地。許多資產價格波動異常劇烈,不少中央銀行負債水平空前龐大,利率卻處於幾個世紀以來的低點。政客們為了吸引選票,不惜舉出民粹主義大旗。或許短則2-3年後,全球就將迎來下一次金融危機。”

  盡管策略師們再三強調,他們列出危機可能爆發的源頭僅僅是預言,但他們還是進一步向眾人展示了危機爆發可能演繹的路徑。

  全球央行集體去寬鬆

  美聯儲、歐洲央行和英國銀行在上一輪危機爆發後,推行了規模空前的量化寬鬆計劃,包括天量資產購買,並且把利率水平壓製在極端低位。如今,他們已經不得不走上或將要走上去寬鬆化的道路。

  但策略師們警告稱,去寬鬆化之路前途未卜。曆史經驗也讓市場有理由預期,這樣做或許會束縛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的放貸能力,進而使得經濟出人意料地走疲。

  彈盡糧絕?

  策略師們進一步警告稱,中央銀行和各國政府可能解釋會發現,他們已經沒有多少新的彈藥可以用來應付新一輪金融危機了。理由是,長時間維持的零利率甚至負利率政策已經極大地壓縮了銀行的利潤空間,而資產負債表和政府債務卻飆向了天際。

  Reid直言:“我們顯然處於曆史的十字路口,政策失當可能帶來新的極端負麵事件,危機的慘烈程度可能刷新曆史紀錄。”

  量化寬鬆被迫卷土重來?

  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持續多年的極端低利率政策已經讓銀行業叫苦不迭。該機構指出:“鑒於美國通脹水平持續低迷,加上白宮在推行財政政策方麵困境重重,QE卷土重來絕不是危言聳聽。如果這樣的不幸事件得以上演,銀行乃至整個金融市場存在徹底全麵本盤風險。”

  把脈意大利經濟

  意大利是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但該國的政治和經濟運行情況都存在巨大隱患。德意誌銀行認為:“意大利臨近大選,該國的民粹主義勢力依然比較高漲,但經濟表現卻遠不能令人滿意,債務負擔甚巨,銀行業壞賬比例高企,抗風險能力相當脆弱。”

  全球貿易失衡加劇

  策略師們指出,當前全球貿易失衡對金融係統造成的風險要遠勝過其他層麵的因素,“如果某位投資者認為,A國是理想的投資目的地,他人就會很快分享到這一觀點,並很有可能最終付諸行動,全球資本就會向該國集中快速輻射。不過一旦A國投資形式惡化,該國金融係統就將很快麵臨抽血效應。”

  政客或濫用民粹主義

  從英國脫歐到美國總統大選,民粹主義勢力在全球範圍內呈現爆炸式增長,雖然上半年結束的法國大選一度對這一勢頭進行了打壓,但對於各國建製派政黨而言,民粹主義的威脅依然不容輕視。

  策略師們強調:“民粹主義依然在各國大選中,擁有相當廣泛的市場,不少政治掮客潛心鑽研,以求從中漁利。”

  日本經濟似“植物人”

  盡管在過去5年時間裏,日本政府先後在貨幣寬鬆、財政刺激和結構化改革三管齊下,即推出所謂的“安倍經濟學”,但人口高度老齡化是橫亙在日本經濟複蘇麵前的大山。

  策略師稱:“日本政府依然保有天量的預算赤字規模,日本還是發達國家中政府債務率最高的國家。加上出生率不斷走低,勞動人口規模萎縮,越來越多的老人需要供養,低迷的消費通脹至今出路難尋。”

  英國脫歐

  英國目前已經處於脫歐進程早期階段,脫歐顯然是一項複雜而艱巨的任務,它有可能在未來幾年裏對諸多領域產生潛在影響。

  雖然該機構預期,英國與歐盟之間最終可能達成妥協,然而談判最終破裂的可能性至今無法完全排除。他們還不忘危言聳聽:“回顧二戰的曆史,戰爭爆發前的幾個月、甚至幾個星期,又有多少人預測到了戰爭即將爆發?”

  致命一擊或來自市場流動性匱乏

  最後,該機構策略師坦言,流動性收緊可能成為壓垮市場的最終稻草。他們預期:“固定收益產品是最有可能受到衝擊的領域,各國中央銀行一旦紛紛開始逆轉實行多年的資產購買進程,債券市場價格無疑將迎來巨幅調整,利率大幅提升將成為資金蓄水池。”

(原標題:下一次危機何以爆發?且看德意誌銀行為您詳細剖析)

(責任編輯:DF307)

最後更新:2017-09-21 17:08:11

  上一篇:go 黑田東彥:距離通脹目標差距很大!不會跟隨美國加息
  下一篇:go 東興證券經濟學家張岸元:美縮表對資本市場影響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