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
魔獸
央行:內地與香港債券通7月3日開通
為促進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共同發展,中國人民銀行、香港金融管理局決定批準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暨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和香港交易及結算有限公司、香港債務工具中央結算係統(以下統稱兩地基礎設施機構)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上線(以下簡稱“債券通”)。其中,“北向通”將於2017年7月3日上線試運行。現就有關事宜公告如下:
一、2017年5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香港金融管理局發布聯合公告以來,雙方在“債券通”的準備工作上緊密合作。目前,“北向通”相關法規、業務規則、操作方案及監管安排均已確定,技術係統準備就緒,市場宣傳推介和入市準備工作正在積極開展。
二、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已就“債券通”所涉及的跨境監管合作原則等相關事項達成共識,並簽署了《“債券通”項目下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加強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約定,根據兩地的法律和各自法定權限,雙方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換與協助執行機製,加強監管合作,共同打擊跨境違法違規行為,確保項目有效運作。
三、兩地基礎設施機構應當依法合規履行“債券通”各項職責,組織市場各方有序開展“債券通”業務,協助“北向通”投資者充分了解內地債券市場法律法規、業務規則、審慎評估投資風險並充分做好進入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準備工作。
二〇一七年七月二日
【市場前景】
央行說的“債券通”要來了一個66萬億的市場即將打開
今天是香港回歸20周年的日子,20年間,“一國兩製”在香港的實踐,就像一棵幼苗,在風雨中茁壯成長,結出了累累碩果,尤其是在金融領域。
中國是全球最重要的債券市場之一。人民銀行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3月末,我國債券市場托管量達到65.9萬億元,位居全球第三、亞洲第二。但是境外投資者持有的債券金額僅8000多億元人民幣,隻相當於總量的零頭。
這樣的局麵很快將得以改觀,因為債券通來了!
所謂債券通,簡單理解就是內地債券市場和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兩地投資者在境內即可通過特定渠道購買對方市場上公開交易的債券。
這樣的消息,對國際投資者可是一個大大的利好,因為中國債券收益率,相比發達國家有明顯的優勢。
金融互聯互通香港發展新機遇
今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聯合宣布,將開展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的互聯互通。“債券通”腳步臨近,業界認為,這是繼“滬港通”、“深港通”之後,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發展、推動香港和內地進一步合作的又一重要舉措。
“債券通”開啟之後,將為香港和內地帶來哪些發展機遇?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香港的角色又將發生哪些變化?
有著二十多年國際金融投資經驗的李小加,2009年被任命為香港交易所執行總裁。上任之後,從人民幣股票發行、到“滬港通”“深港通”的開啟,一一見證香港與內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不斷推進。而即將開啟的“債券通”則是中央政府推動香港金融業發展的又一舉措,將進一步助力香港成為真正有競爭力的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交易所執行總裁李小加:中央在開放人民幣國債市場的時候,先得在比較熟悉,信任度很高的地方。同時香港又是一個完全國際化的市場,盡管它以前沒有債券市場的發展曆史,但是它一整套的體係和國際金融市場是完全兼容和互通的。我覺得在香港的金融發展地位和功能上,就給了又一次新的大的提升的機會。
東亞銀行執行董事兼副行政總裁李民斌:從滬港通到深港通再到即將推出的債券通,未來內地與香港跨境資本市場的活動,一定會越來越緊密,我們應該好好把握這個機遇。
香港:從融資中心轉化為三個新中心
隨著中國從一個資本的輸入國向資本的富裕國和出口國的轉換,未來20年,香港的角色也要從“為內地吸引資金”的融資中心,轉化為三個新中心,即:內地的全球財富管理中心、領先的離岸風險管理中心、內地的全球資產定價中心。
香港交易所執行總裁李小加:從一個簡單的集資融資中心,錢往中國走,轉變成一個配置中心,把世界的貨擺在這兒,讓中國老百姓可以在這兒配置自己的資產。配置的過程中間,特別是人民幣的國際化,債券這些東西出來以後,還要有很多的風險管控。我們以前對股票定價,今後要給人民幣定價,還要給商品定價。中國作為一個巨大的商品進口國和生產國,出口國,對商品的定價要有一個更高層次上的實現,香港在這方麵也能起到它的作用。
未來香港與內地金融市場還將繼續推進互聯互通,除了“債券通”外,港交所未來還考慮將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新股、商品等納入互聯互通機製。而所有這些願景的關鍵則是“一國兩製”。
央視記者陳慧慧:展望未來,李小加說,香港今後長期的優勢還是製度上的優勢,也就是“一國兩製”。而未來在多個方麵,香港還將繼續成為內地和國際市場之間的“轉換器”。(來源:央視財經)
相關報道>>>
“債券通”已吸引超百家境外機構備案 7月3日將開通
債券通不限投資總額 提升人民幣國際儲備貨幣地位靠它了!
(原標題:中國人民銀行 香港金融管理局 聯合公告)
最後更新:2017-07-02 1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