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
魔獸
銀監會副主席:已著手完善一係列監管製度
在9月15日舉辦的“2017金融街論壇”上,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表示,根據銀行業和風險變化新的特征,銀監會已著手完善一係列監管製度,將合理把握出台的節奏,科學評估市場影響,穩步有序推進實施。
王兆星表示,當前有些銀行業金融機構規模情結、速度情結、名次攀比情結根深蒂固,有些過於追求短期的回報,忽視長期的穩健發展。為此,銀行業專業化服務和精細化管理的意識和能力還有待加強。
如何解決上述問題?王兆星指出,必須要下大力氣來推進銀行自身的體製機製改革。
首先,必須要轉變發展理念,強化服務意識。金融業本質上還是服務業,因此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摒棄一味求大圖快的粗放式發展模式,秉持質量優先的內涵發展理念,牢固樹立客戶至上的服務意識,努力尋找差異化的市場定位和競爭優勢。以服務創造價值,爭取建成百年老店。
其次,要健全法人治理,改善激勵約束機製。銀監會將從股東、董事會、監事會等多個層麵著手,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強化公司治理,規範股權管理,加強股東行為的約束,不斷提高董事會、監事會的履職能力。同時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激勵機製,既要避免過於追求短期利益造成風險的積累後移,同時更加有利於增強管理人員和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各個環節拓展和創新的能力。在防範風險方麵,在銀行的自身改革方麵,也要牢固地樹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是風險防範的第一責任人這樣一個主體的責任。
數據顯示,截止今年二季度末,我國銀行業金融資產總額已經達到243萬億元,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3.2%,貸款損失撥備的覆蓋率為172%。王兆星表示,我國銀行業有了較為厚實的底子,綜合實力也有了明顯增強。
“但是全球經濟政治的複雜性,國內經濟結構矛盾依然突出,風險關聯性複雜性進一步增加,一些銀行風險意識比較薄弱,銀行的公司治理結構還不夠十分有效,所以銀行業麵臨的風險隱患和挑戰仍然不少。”王兆星直言,作為銀行業監管機構,維護銀行業健康安全運行是法定職責。
針對如何維護金融工作安全,王兆星指出,首先要有效防範處置重點領域的風險,包括過剩行業、房地產、地方平台公司的債務風險。這裏麵包括有效地加強銀行內部的風險管控,使銀行業真正回歸主業、回歸本源。要堅持落實穿透原則,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
其次,要穩妥有序地治理銀行業金融亂象。經過上半年采取的一係列治理措施,到今年6月末,銀行業的委托貸款、理財產品、同業資產和負債餘額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時銀行業投向實體經濟的貸款明顯增多,表內業務表外化、貸款業務投資化、同業業務套利化、銀行資金脫實向虛的現象得到了初步遏製。經營活動也開始更加規範,監管機構將合理把握力度和節奏,使銀行業金融機構更好地發揮配置資源、管理風險的基本功能。
最後,需要進一步強化協調配合,有效彌補監管短板。根據銀行業和風險變化新的特征,銀監會已著手完善一係列監管製度,將合理把握出台的節奏,科學評估市場影響,穩步有序推進實施;監管將進一步強化非現場和現場的監管,提高風險信息的披露標準和金融產品的披露水平、在強化監管履職責任的同時,銀監會也將主動做好監管協調,強化與中央銀行和其他監管部門的協調配合,共同維護金融業的安全和穩健發展。
(原標題: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已著手完善一係列監管製度 將穩步有序推進實施)
最後更新:2017-09-15 11: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