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80 返回首頁    go 魔獸


標普將中國評級從AA

彭博社消息稱,標普將中國評級從AA-上調至A+,展望從負麵調整至穩定。

【延伸閱讀】

中國經濟仍處於企穩向好發展區間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8月份經濟運行數據顯示,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基本運行指標的增速回落,一些指標的增速到達年內低點。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日前發布的宏觀經濟月度數據分析報告指出,在經曆了半年以上的企穩增長後,中國宏觀經濟蘊含著下行風險,但細分指標表明,中國各行業的發展結構趨於優化,消費品零售業出現新的增長點;價格指數和景氣指數表明,中國經濟總體上仍處於企穩向好的發展區間;對外貿易也正在不斷恢複活力,為推動經濟持續複蘇打下基礎。

工業增加值呈現全麵增長態勢

8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比7月份降低了0.4個百分點;環比增長率為0.46%,增速比7月提高0.05個百分點。1—8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王孝鬆表示,無論是對細分門類、行業,還是產品進行考察,工業增加值均呈現出全麵增長的態勢。例如,41個大類行業中有36個行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596種產品中有377種實現同比增長。而且,通用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汽車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以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率均超過10%,這些資本、技術密集型行業增長迅勐,表明中國製造業發展的結構趨於優化,經濟穩中向好的趨勢逐漸明朗。

幾個關鍵類型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提高

1—8月,我國各種類型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全麵回落。其中,三次產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均比1—7月的增速有所下降;東、中、西部地區投資額實現增長,但增速均有所下降,東北地區投資額繼續同比下降;內資企業投資同比增幅回落,且外資企業投資額同比下降,甚至降幅擴大。第二產業中的工業投資,第三產業中的基礎設施投資,增速也出現下降趨勢。

不過,報告指出,幾個關鍵類型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提高,表明我國經濟基本麵仍將持續企穩向好。一方麵,1—8月,盡管工業投資整體回落,但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增長2.6%,增速提高了1個百分點。水熱氣電投資是經濟運行的晴雨表,該領域投資增幅提高,表明企業開工率足、企業家信心飽滿。另一方麵,盡管基礎設施投資整體回落,但水利管理業、道路運輸業和鐵路運輸業的增速有所提高。水利和運輸是基礎設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長期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關鍵部門,這些行業的投資增速提高,意味著中國經濟並未偏離整體上行的軌道。

鄉村和網上零售將成為新動能

王孝鬆表示,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約3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0.1%,增速有所放緩,是繼1—2月數據之後的最低值。他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所產生的效應未能有效傳導到下遊消費領域,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緩慢,共同導致了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下降。

但是,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劃分,8月份和前8月的零售額增長速度,鄉村都遠高於城鎮。這意味著,鄉村居民購買能力在逐漸加強,如果未來政府能加大力量實施有利於農民增收的舉措,鄉村消費將成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重要引擎。

同時,網上零售額迅勐增長,將成為經濟從需求端發力、推動全麵複蘇的重要一環。1—8月,全國網上零售額42511億元,同比增長34.3%。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32101億元,增長29.2%,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3.8%。去年,全國網上零售額比上年增長26.2%,今年以來,增速持續攀升。王孝鬆認為,未來政府對網上零售業進行進一步的規範和約束,將使其成為拉動居民消費的重要力量。

進出口貿易進入穩步增長期

8月份,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8.8%,其中,出口增長5.5%,進口增長13.3%,實現貿易順差419.9億美元,比前兩月有所下降。同時,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8.2%。

王孝鬆分析說,進口和出口相比,進口的增長率更高也更穩定,使得進出口總額數據增長強勁、貿易順差規模不斷縮小。更重要的是,我國依靠進口實現了資源的合理利用,比如對於原油、鐵礦砂等初級產品和集成電路等先進技術的進口,調節內部環境需求。這些數據不僅說明了我國已經擺脫了去年對外貿易低迷的狀況,而且進入了穩步增長時期。

我國進出口額在實現恢複性增長的同時,其內部結構也有所優化。1—8月,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12.4%,占進出口總額的56.7%,比上年同期提高0.4%。重點產品出口增長勢頭較好,1—8月,機電產品出口增長8%,占出口總額的57.1%,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8.1%,占出口總額的27.8%。這也意味著中國出口產品向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品傾斜,對外貿易正逐步脫離簡單的加工組裝階段,向全球價值鏈頂端攀升。

逐步擺脫通縮壓力和低迷狀態

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8%,環比上漲0.4%;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6.3%,環比上漲0.9%。價格指數顯示,經濟總體仍處於企穩向好的發展空間。再加上8月份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7%,同比上漲1.3%,環比上漲0.3%,表明製造業總體呈現出良性發展態勢。

王孝鬆將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去年8月到今年8月的CPI、PPI增速數據進行比較後發現,一年來,CPI同比增長率和環比增長率的變化趨勢呈現高度一致,且今年2月以來兩個增長率均呈現持續上升態勢,表明經濟正在逐步擺脫通縮壓力和低迷狀態。其中,醫療保健價格同比和環比增長率均位於前列,表現出消費者對身體健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拉動了醫療保健產品和服務的需求,這是經濟長期持續增長的積累和近期經濟企穩向好共同作用的結果。

而與CPI不同,PPI的同比增長率和環比增長率的變動趨勢差異明顯。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PPI同比增速逐漸高於環比增速,時有同比上升、環比下降的局麵,顯示中國經濟已經開始擺脫通脹壓力,但恢複過程曲折。到了2017年,同比和環比數據開始齊頭並進,顯示中國經濟穩步進入上升階段。其中,2017年1月生產資料出廠價格同比增長9.1%,2月份、3月份的漲幅更超過10%,到8月雖然有所下降,但是依然保持著8.3%,而同期的生活資料出廠價格漲幅均沒有到達1%。王孝鬆說:“這表明,擺脫通脹的動力主要來源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直接造成了上遊生產資料價格持續上漲,而上、下遊價格的傳導並不通暢,說明居民需求仍然疲軟,全麵回暖還需要同時對需求側進行改善。”(來源:中國財經報)

分析解讀>>

美媒文章:中國經濟表現令美國相形失色

任澤平:中國經濟正站在新周期底部和起點

李迅雷:外部環境趨好 中國經濟出現存量主導特征

最後更新:2017-09-21 17:02:49

  上一篇:go 深圳規範消費貸流入地產:不得發放無指定用途消費貸
  下一篇:go 今年前8月鄭州樓市“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