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3
魔獸
礦業品生產回暖 全國采礦業利潤額同比增12.4倍
23日,由國土資源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中國礦業聯合會共同主辦的中國國際礦業大會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過去一年,我國地質找礦取得積極進展,國內礦產品生產開始回暖,全國采礦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2.4倍,企業效益明顯好轉。
2016年,我國地質勘查投入770多億元人民幣,36種主要礦產儲量實現增長,新增超億噸的油田2個、超千億方的天然氣田2個、超千萬噸的鉛鋅礦1個,頁岩氣累計探明地質儲量7643億立方米,實現年產能100億立方米。能源礦產對外貿易持續增長,原油、天然氣等進口增長達到兩位數。
此次大會以“弘揚絲路精神,共促礦業繁榮”為主題,圍繞全球礦業形勢與政策、礦業投資與金融、礦業勘探與開發、礦業綠色發展等議題進行研討交流。來自54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和礦業企業、金融機構的代表共計8000餘人參會參展,國內外參展商達500餘家。
【延伸閱讀】
三季度業績“預喜”成主流 有色金屬9成預喜
在價值投資理念回歸的背景下,A股市場上重基本麵的投資偏好盛行。得益於半年報優異的業績表現,周期性行業個股今年以來備受市場資金青睞。然而,隨著半年報落下帷幕,周期股的業績持續性如何呢?
有色金屬:
三季度業績9成預喜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A股有色金屬行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6596.89億元,同比增長25.43%,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90.4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10.39%。優異的業績表現之下,A股有色金屬行業個股平均漲幅達40.84%,排名申萬28個一級行業之首。
截至9月18日,有色金屬行業中已有46家上市公司公布2017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占行業個股總數40%。從業績預告類型來看,預喜的共計41家,占比89%,其中25家預增,7家略增,4家扭虧,5家續盈;報憂的4家,占比9%,其中1家首虧,1家預減,2家續虧。另外還有1家不確定。
整體來看,剔除9家數據不全的公司,37家有色金屬公司預計今年前三季度淨利潤變動區間為63.41億元至76.61億元,同比平均增幅為178.69%~221.87%。而今年上述37家公司上半年累計實現淨利潤45.01億元,同比平均增幅為166.30%。
個股方麵,剔除扭虧企業,豐華股份暫成有色金屬行業“預增王”,公司預計今年前三季度淨利潤變動區間為1.02億元~1.07億元,同比增長1138.18%~1198.87%;得益於鋯行業持續向好,東方鋯業預計今年1~9月淨利潤變動區間為2000萬元~3000萬元,同比增長526.43%~893.64%。除此以外,寒銳鈷業、精藝股份、西部材料等7家公司預計今年前三季度淨利潤最大增幅超過200%。
已經披露前三季度業績預告的這部分公司仍然延續了今年上半年高速增長的態勢。
東北證券行業分析師唐凱認為,本輪有色金屬行情的特點是,供給側改革先行,催生出有色行情。預計本輪有色金屬周期行情是跨年度、可持續的,窪地價值機會仍在。
鋼鐵:績優之下有隱憂
鋼鐵行業今年以來累計漲幅為27.66%,排名僅次於有色金屬和建築裝飾兩行業。截至目前,累計11家鋼鐵上市公司披露今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占比32%。
盡管披露業績預告的公司數量較少,但是從業績預告類型來看,“預喜”成為主流。數據顯示,11家公司中,9家預喜,其中5家預增,2家略增,續盈和扭虧的各1家。
剔除扭虧公司,三鋼閩光預計今年前三季度淨利潤變動區間為22.41億元~25.02億元,同比增長328%~378%,暫列行業“預增王”。三鋼閩光指出,2017年鋼材價格持續高漲,產品銷售毛利增長幅度超過預期。此外,沙鋼股份和本鋼板材預計今年前三季度淨利潤最大變動幅度均超過100%。
盡管已披露前三季度業績預告的鋼鐵公司表現搶眼,但是行業需求端下行對未來公司業績的影響值得關注。海通證券指出,冬季采暖季限產執行力度仍是行業決定性因素。目前,鋼材消費已經趨勢性走低,再加上四季度到明年初對鋼材下遊行業限製施工,需求下降可能更加明顯,但從過去兩年經驗看,仍有可能產生需求下降難敵政策對鋼鐵產量限產力度的情況。
煤炭:扭虧成主基調
再來看煤炭采掘行業,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采掘業實現營業總收入15013.07億元,同比增長41.28%,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04.02億元,去年同期虧損25.42億元。行業個股今年以來平均漲幅為16.47%。
從已披露的23家采掘公司前三季度業績預告來看,扭虧仍然是行業的“主基調”。數據顯示,23家公司中,5家預增,5家略增,5家扭虧,1家續盈,1家首虧,2家續虧,4家不確定。其中,*ST準油、*ST鄭煤、中油工程、*ST大有、山西焦化等5家公司預計今年1~9月實現扭虧。
對於各子行業未來業績預期,唐凱認為,目前焦企焦炭庫存較低,山西、陝西、山東、河北等焦炭產區主產地受環保政策影響,增量釋放較難,下遊鋼企持續補庫導致焦炭價格易漲難跌,因此,預計焦炭及煤化工板塊下半年業績有望超預期;當前動力煤板塊受限製較多,主要原因為當前煤電矛盾較為激烈,預計受政策打壓,動力煤上行空間有限。(來源:證券時報)
最後更新:2017-09-24 1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