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49 返回首頁    go 魔獸


網聯算什麼,央行這個政策才是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們的噩夢

前段時間,網聯的出現,讓大家覺得這是特意針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事實上要這麼說也對,是針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監管的,不再讓第三方支付機構直連銀行,必須通過網聯來接入。

其實這點上對大家的影響不大,對用戶沒什麼影響,對支付機構其實也沒什麼影響,上升不到收編這種原則性問題。

但是最近的另外一則消息才是真的是支付機構的噩夢,那就是支付機構備付金。

什麼叫做支付機構備付金,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我這裏用白話說明一下,大家知道我們通過第三方支付機構付款時,比如淘寶用支付寶,一般先把錢打給支付寶,對方發貨,確認收貨時,對方才收到錢。從我付款到對方收到錢,中間是有時差的。

這個時差中的錢不是我給支付寶的,但是支付寶是可以挪用做其它投資的,積少成多,當數量多了那收益也不小。

這個支付機構備付金就是指這部份錢不能全部由支付機構管理,必須按比例上繳給央行進行管理,這樣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資金池的錢少了,收益自然就少了,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很大收入來源就是資金池產生的收益。

所以說這個才是真正對支付機構產生巨大影響,網聯那個真不算什麼。

那麼為什麼央行會出手?無非是支付機構真有挪用風險,對消費者而言可能存在很大的影響,所以央行出手,談不上故意要打壓支付機構,這個確實是需要監管的。

從具體數字來看,根據央行公布的數據,6月是840億,7月是901.4億,按照上交比例12%來算,則可以得出客戶付款給支付機構達到7500多億,是不是驚人?

所以事實上真有監管的需求,你覺得呢,但是這種監管又一定程序上減少了支付機構的收益,所以未來這些第三方支付隻有大的,運營好的才可能生存了,你說呢?

最後更新:2017-08-20 19:04:07

  上一篇:go 支付寶這項新功能漏洞被曝光!已有人被騙上萬元……
  下一篇:go 網聯、微信、支付寶三麵夾擊,銀聯玩完,拉蘋果、京東自救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