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6
魔獸
啤酒業告別價格戰效果顯現
8月下旬,國內上市啤酒企業相繼發布2017年中期業績報告,坐擁國內啤酒行業老大的華潤2017年上半年的整體平均銷售價格較去年同期上升約0.8%,淨利潤較上年同期上漲93.4%。
截至今年6月30日,華潤啤酒營收增長3.7%,淨利潤增長93.4%;青島啤酒營收增長2.15%;淨利潤增長14%;燕京啤酒營收增長0.71%,淨利潤增長8.78%;珠江啤酒營收增長11.59%,淨利潤增長46.7%;重慶啤酒(嘉士伯控股)營收下降2.82%,淨利潤增長64.55%。
華泰證券分析表示,啤酒行業的症結正在於產能過剩,而產能過剩直接導致了啤酒廠商收入增長乏力,其所帶來的無序競爭是導致整個啤酒行業增長乏力的重要原因。
啤酒企業發力中高端啤酒產品以及細分市場特色產品的成效在財報數據中也得到了體現。當然,今夏的炎熱天氣對啤酒業績的增長也有一定的助力。
“從各家上市啤酒企業發布的財報數據可以看到,業績增長離不開高端啤酒業務的快速成長以及產品結構的提升。”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道。
“在2015、2016年,中國中高端啤酒市場基本上被進口啤酒所壟斷,隨著中國內資啤酒企業逐步向中高端啤酒布局並發力,市場慢慢從導入進入了成長的階段,收回了一部分被蠶食的市場份額。這也是為什麼內資啤酒企業在2017年的半年報中都呈現出利潤增長的趨勢。” 朱丹蓬補充道。
在進口啤酒湧入高端啤酒市場之前,工業啤酒企業往往以低價搶份額,甚至不惜賠錢搶市場,這樣的無序競爭導致整個啤酒行業增長乏力。一位資深啤酒從業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16年以來,這些大啤酒公司,也逐步意識到市場就是這樣做壞的,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推出高毛利產品,關停一些低端產能,升級產品結構。”
“嘉士伯在2016年關閉17家工廠,旗下重慶啤酒自2015年以來也已經關停或轉讓11家工廠,珠江啤酒在2017年3月關閉生產普通低端瓶裝啤酒的汕頭工廠。華潤在過去兩年裏也關停了10家左右的工廠。關閉低效工廠有助於減虧增效,優化產能,提升競爭力和盈利能力。”上述啤酒業內人士進一步向記者透露。
據了解,啤酒行業在2015年開始,龍頭企業陸續投放50萬噸、百萬噸的大廠,同時也開始出現關停小規模、低效率和高成本的工廠。
(原標題:啤酒業告別價格戰效果顯現)
最後更新:2017-09-07 00: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