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56 返回首頁    go 魔獸


54家上市公司業績預告變臉 “黑天鵝”從哪裏飛來

一旦業績不達預期,再好的題材都可能煙消雲散。

A股上市公司半年考正迎來最後的衝刺階段。截至8月20日,滬深兩市共有1004家公司發布了2017年半年報,接近上市公司總數的三分之一。同時,有2483家公司發布了2017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有54家出現業績預告變臉(向下修正),成為此輪財報披露的“黑天鵝”。

與以往相比,此輪業績變臉公司呈現向中小板、小市值、次新股集中的態勢。有分析人士表示,業績預告與最終報告有所差別也屬正常,但個別公司預告與實際差別過大,甚至出現盈虧逆轉,就有違背市場規範運作原則之嫌,也損害了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三大特征:中小板、小市值、次新股

以往的業績預告變臉,多與公司所屬行業變化有關,而在此輪財報披露中,中小板、小市值、次新股成為“變臉”公司的特征。

先來看“中小板”,在54家業績預告變臉的公司中,來自中小板的公司多達43家,其餘公司中,8家來自創業板,1家來自滬市主板。如果把範圍縮小至“變臉並首虧”,12家公司中則有10家來自中小板,1家來自滬市主板,1家來自創業板。

如8月19日發布半年報的希努爾,公司當期實現營業收入3.57億元,同比增長1.73%,實現淨利潤-2320.25萬元,同比下降185.07%,與其在7月8日發布的業績預告修正公告中“虧損1500萬至2500萬元”的表述相吻合,但與一季報時預告的半年度業績相差明顯。

4月26日發布一季報時,希努爾曾預計上半年淨利潤變動幅度為-100%至-50%,淨利潤變動區間為0至1363.72萬元,雖然預期業績下滑,但還不至於虧損。而到了7月,公司卻宣布首虧,最終披露的財務數據更是靠近修正後的預測下限。

其次是“小市值”,從統計數據來看,業績變臉的公司市值普遍比較小,54家公司平均市值為85.09億元,中位數為49.21億元;首虧的12家公司,平均市值僅為56億元,中位數不足46.49億元,僅有1家公司市值超過百億。

青龍管業在4月24日披露的一季報中預計上半年淨利潤變動區間為915.04萬至943.64萬元,變動幅度為1500%至1550%,業績明顯改善。受此消息影響,公司股票4月24日至26日連續三天大漲,區間累計漲幅高達23.96%。然而,7月14日公司卻發布業績預告修正公告,直接宣布上半年預虧4270萬元至4295萬元,股價應聲直落,連續兩個跌停。

次新股業績預告“變臉”的情況同樣突出,54家業績預告變臉的公司中,有14家為2016年以後上市,占比25.63%;其中8家為2017年以後上市,占比為14.81%。首虧的12家公司中,則有2016年7月28日上市的超訊通信

應對之策:審視公司抵禦行業風險能力

為何此輪業績變臉公司集中出現中小板、小市值、次新股之中?有市場人士分析稱,這與當下經濟環境不無關係,這些公司的行業地位尚未確立,一方麵在行業巨頭的進攻下,麵臨日趨白熱化的競爭,另一方麵,資本市場也不會像過去那樣提供“非常便捷”的融資、並購工具,公司沒法用並購手段“鯉魚跳龍門”。

例如,上半年虧損1.35億元的人人樂解釋說,業績下降主要是受經營成本費用上升、電商衝擊、行業競爭加劇等因素的影響,客流下滑,銷售收入及盈利水平持續下降超出預期,同時,對前期計劃關閉的門店進行了損失預提。上半年虧損2596.72萬元的北玻股份則表示,控股子公司天津北玻由於客戶原因,部分大額玻璃訂單推遲提貨。同時,供應商由於環保標準要求提高,供貨延期,影響了設備的整體生產進度,致使公司訂單延期發貨。上半年虧損628.9萬元的通合科技表示,公司向新能源車方向進行市場開拓和銷售推廣,上半年投入約1400萬元,但效益尚未明顯顯現,加之國家電網電動車充電站投資力度下降,以及部分下遊客戶受新能源車補貼政策調整影響較大,導致公司充電樁及電動車車載電源業務收入降幅較大。

不難看出,這些公司所在行業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變化,由於公司實力有限無法有效抵禦行業變化風險,隻得接受業績下滑的局麵。與之相比,一批化工、造紙、煤炭、有色等行業公司,卻因市場需求回暖而收益明顯提高,甚至大幅向上修正業績。

例如,中煤能源在發布今年一季報時還低調表示,努力實現公司盈利穩中有增。在7月25日發布的上半年業績預告中,其預測當期淨利潤為15億至18億元。原因是上半年經營繼續保持平穩,公司業績明顯提升。

事實上,行業轉向導致相關公司業績增減本是正常波動,但有些公司前後預測差距過大,不禁讓投資者懷疑其信息披露的審慎度。例如,貝因美4月28日披露一季報時表示,預計上半年淨利潤同比扭虧為盈,為2000萬元至5000萬元。而在7月14日的業績修正公告中,其預計上半年淨利潤為虧損3.5億至3.8億元。

從浙江證監局下發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中可以看出,貝因美今年1至5月即虧損3.29億元,且無充分證據表明6月份能使上半年整體業績扭虧為盈。為此,浙江證監局認為其預測不夠審慎,相關人員未勤勉盡責,並對公司及多名責任人予以警示。

有市場人士認為,上市公司在進行業績披露時,應當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規範運作。另外,投資者也應提高防範意識,當公司所處行業發生變化時,應理性判斷其抵禦風險能力,而不是簡單相信業績預告。

(原標題:54家上市公司業績預告變臉 “黑天鵝”從哪裏飛來)

最後更新:2017-08-22 05:17:29

  上一篇:go 中國聯通複牌牛散一日撈金近億元 神秘王素芳或係超級私募?
  下一篇:go 兩家央企整體並入保利 央企名錄減至9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