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39 返回首頁    go 魔獸


央行副行長陳雨露:長時間和大規模管製無法有效應對資本流出

在經曆過“811”匯改後的人民幣貶值以及今年以來的企穩後,今年的中國人民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研討會將主題瞄向了中國匯率及宏觀審慎政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公布了主題為“加強金融和匯率框架:國際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的第五次中國人民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研討會的會議實錄。這也是該研討會第一次聚焦在匯率政策。每年3月和4月間,中國人民銀行和國際基金組織會邀請包括政策製定者、中國人民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工作人員、中國政府機構工作人員以及專家等舉行一次聯合研討會。過去四次研討會的主題分別聚焦在國際貨幣體係與債務處理、貨幣政策和資本流動管理等。

“我們認識到,長時間和大規模的資本管製無法有效地應對資本流出壓力,中國有關方麵沒有出台新的外匯兌換管製舉措,而是要求銀行遵守和嚴格執行現行的外匯規則並加強背景調查,中國的外匯管理法規沒有改變。”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在研討會上表示。

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也表示,通過限製資本外流可以在短期內改善國際收支,但從長期看,控製資本流出將會在未來阻礙資本流入。

談及中國的跨境資金流動趨勢,陳雨露表示,中國此前麵臨了一定的匯率貶值和資本流出的壓力,不過,現在外匯市場已經穩定下來,從中長期來看,人民幣已經證明了其在國際貨幣體係中的穩定地位。雖然中國的外匯儲備從2014年最高峰的4萬億美元水平下降到了3萬億美元左右,但仍然是各國中最高的。

他同時強調,資本外流從今年首個季度開始大幅放緩,外匯供求也已經接近平衡,這反映中國的跨境資本流動逐漸趨於平衡。

談及下一步匯改的方麵,陳雨露指出,中國人民銀行會繼續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製,並進一步改善“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機製,將使匯率機製更加透明和市場化,更好地反映市場供求變化。通過上述改革,靈活、雙向波動和基於市場供求的匯率製度將幫助人民幣匯率保持均衡穩定,並保持國際收支的基本穩定。

馬駿則建議,中國應該更快地減少外匯幹預,大幅提高匯率彈性,推動改革擴大資本流入渠道。

在宏觀審慎政策方麵,陳雨露表示,未來將借鑒國際經驗,將把重點放在全球係統性金融機構、金融基礎設施和金融部門統計上,以防範係統性金融風險的發生。

他同時表示,中國央行已經明確提出探索建立“貨幣政策+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政策框架,積極探索二者間的協調配合。中國的宏觀審慎政策在維護總體穩定和防範係統性金融風險方麵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後更新:2017-07-24 21:12:18

  上一篇:go 外資借道互聯互通順勢加倉白馬股
  下一篇:go 龍虎榜揭秘:機構搶籌這4股 杉杉股份遭4機構拋售超3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