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魔獸
ICO監管到臨界點 多部門警示風險
今年以來,中國區塊鏈圈的IPO——ICO(Initial Coin Offering,虛擬貨幣首次公開發售)的發展可謂波瀾壯闊,幾天甚至幾分鍾籌集千萬美元,暴漲幾十甚至幾百倍的項目不在少數,大有比肩海外ICO項目之勢。
在一夜暴漲數倍甚至幾十倍暴漲的造富神話的刺激下,投資者正瘋狂入場,其中不乏一些大媽。目前,ICO尚處於監管空白期,一些打著ICO的幌子搞加密虛擬貨幣傳銷的龐氏騙局盛行。
本部記者了解到,目前,包括央行、證監會、銀監會在內的監管部門以及一些行業協會等對ICO密集發聲或表態,ICO監管或正處政策出台的臨界點。
有媒體報道,8月18日上午,由央行金融市場司組織的聯席會召開,證監會、銀監會多個主要司局和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代表均出席。本次會議上,監管層醞釀的可行性方案包括:控製ICO規模,加強信息披露,監督募集的數字貨幣,發布投資風險警告書等。此外,如果發現大的風險,監管甚至會暫停所有ICO行為並加以整頓。
另有區塊鏈技術負責人稱,中國證監會近日正在向部分區塊鏈企業就ICO征詢意見,目前處於收集意見和討論的階段,對於那些打著虛擬貨幣的名義進行傳銷詐騙的ICO項目,證監會表示尤為關注。
對於一些新型金融業態,我國的監管辦法一般實行的是“誰的孩子誰抱走”的原則,不過,ICO則涉及到區塊鏈、虛擬貨幣、首次公開發行等多種形態,所以聯席會議是目前比較好的選擇。
本報記者了解到, ICO與IPO具有一定形式上的相似性,ICO發行的不是股票而是數字貨幣,一般稱之為代幣(Token),區塊鏈初創公司以眾籌的方式,交換比特幣、以太幣等主流數字貨幣,以達到融資創業目的。
7月25日,國家互金專委會發布了《2017上半年國內ICO發展情況報告》顯示,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台通過對國內ICO情況的檢測發現,國內提供ICO服務的相關平台共43家,上線並完成ICO的項目65個。累計融資規模達63523.64BTC、852753.36ETH以及部分人民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折合人民幣總計26.16億元,累計參與人次達10.5萬。
另外,ICO不同於基於去中心化算法、後期引入交易的比特幣的發行邏輯,ICO的項目發起方是先發的、中心化、商業化的,易形成天然巨莊,有的項目發起方甚至沒有注冊公司,發起的項目良莠不齊,沒有任何的程序,發行過程不透明。 而很多“韭菜”僅憑ICO的一紙項目白皮書和圈內人站台便盲目入市,不考慮項目失敗或跑路導致的資金損失、融資後發起方集中拋售導致的幣價波動,以及借ICO進行的詐騙、非法集資等風險,更是助長ICO泡沫膨脹。
國家互金專委會也表示,ICO存在諸多潛在風險,包括項目失敗或跑路導致的資金損失風險、價格劇烈波動引起的金融風險、借ICO進行的詐騙、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風險等。
據一位接近央行人士透露,針對ICO的亂象,目前的監管思路是從嚴監管,甚至會一刀切。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不僅是監管部門,一些行業協會組織也在提示風險。隨後在8月28日,北京市網貸行業協會對外發布了《ICO風險提示函》,規勸網貸行業協會會員、觀察員回避ICO相關項目。
其中提到相關交易平台:由於沒有明確獲得法律授予的合法身份,經營主體在經營資格上和相關稅務等法律問題上也存在著稽查風險。
另外,相關項目發起人和機構,因法律並未賦予其吸收公眾存款的身份,發起人及機構可能會涉嫌非法經營罪。同時相關PE/VC機構在參與過程中,有向公眾籌資的嫌疑,違背了法律規定。部分發起人的ICO項目甚至可能涉及非法占有資金,涉嫌非法集資或者集資詐騙。由於虛擬貨幣的匿名性,有的項目發起人和機構還會涉及地下非法交易或者洗錢行為的風險。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8-30 17:5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