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魔獸
十年一覺 英國央行的利率夢到頭了
10年前的昨天,也就是2007年7月5日,英國央行上調了利率,這也是其最後一次上調。接下來的10年間,英國央行則一直走著不斷下調利率的道路。
本來,英國央行維持較低利率水平還要堅持更長時間。但是整整十年都沒有上調利率對於一個主要的國家央行而言,時間未免太長了。這可能會影響英國市場大量投資人/借貸人的情緒、破壞儲蓄文化、扭曲資產價格,尤其是最重要的房地產市場價格。
因此,在多重壓力和背景作用下,英國央行是時候上調利率了。
眾所周知,當2007年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會議時,全球經濟看起來與現在非常地不同。在2007年前後,全球化不斷促進了英國和歐洲各國的經濟發展。在這種大的背景下,英國的各個銀行們瘋狂放出貸款。這種大規模的放貸,使得實際工資水平上漲,公司利潤一路飆升。英國央行非常擔心工資、物價和房地產價格失控,於是在不到12個月的時間裏五次上調利率。
然而,自那以後,英國央行就再沒有上調過利率。在2008年和2009年經濟危機最為嚴重的時候,英國央行將利率下調至0.5%的低位。去年英國公投決定退出歐元區後,英國央行又將利率下調了0.25個百分點。在那之後,貨幣政策委員會前前後後召開了120場會議,花了240天討論英國經濟狀況問題,但是始終沒有做出上調利率決定。英國央行官員們知道上調利率的程序,但是他們可能必須找到一些更新鮮的理由來支持上調利率。
據悉,在四個最主要的國家央行中,英國央行是在上調利率方麵資曆最淺的一個,因為很少有央行持續那麼長時間沒有上調利率。日本央行持續不上調利率的時間也較長,它上一次上調利率是在2007年2月,當時日本央行將利率上調至0.5%。歐洲央行2011年兩次上調利率,距今最近的一次是六年前的這周。美聯儲上次上調利率時間就在上個月。其他相對較小的央行在上調利率方麵表現更為活躍。加拿大央行於七年前上調利率。澳大利亞央行也差不多時間。毫無疑問,英國央行是除了日本央行外最長時間沒有上調利率的央行。
英國央行之所以這麼做有其充分理由。2008年和2009年經濟危機肆虐,英國經濟受到重創,必定需要一個極端反應。之後英國經濟花了很長時間才恢複元氣。退出歐盟的決定又令英國經濟陷入混亂,未來幾年它可能需要更多刺激措施來度過艱難時期。即便如此,十年已經是很長一段時間了。
在如此長的一段時間裏沒有上調利率,英國央行在三方麵給自己帶來了很大的風險。
首先,它令貸款者們產生自滿情緒,巨大衝擊市場。背負了抵押貸款的房主可能到了40歲也沒有看見利率上調,企業財務總監可能換了兩三次崗位都不用處理更昂貴的貸款。當然,關於“利率終將不可避免地被上調、個人和企業要做好準備”的警告並不少。但是實際生活中卻遲遲沒有發生。在某一刻,人們都忘了利率會上調,然後就像這不會發生一樣盲目貸款。當利率最終上調時,這將給人們帶來巨大衝擊,許多家庭和企業將不知如何應對。
其次,它破壞了儲蓄文化,影響資產流動。英國的儲蓄率已經跌至四十年以來的紀錄低位。英國人也不好儲蓄。英國央行現在就人們負債太多發出警告。但是利率這麼低,同時人們對於利率上調的記憶又那麼少,央行又能期待人們養成多好的儲蓄習慣呢?當人們掙得很少時,儲蓄本身就沒有什麼意義。從中期來看,一國經濟需要儲蓄和投資來發展。
最後,它破壞了金融市場,讓企業沉迷於廉價貸款,抬高了資產價格,至少房地產價格。現在英國的平均房價為21.1萬英鎊,是平均年薪的七倍,這一比率在過去二十年裏翻了一番。它正處於曆史高位。廉價貸款刺激資產價格飆升,但是這樣的價格令許多人買不起房。就這點來看,這並不合理。
外匯交易員表示,總的來說,維持貨幣政策的穩定有許多好的理由。即使英國退出歐盟,今年英國經濟看起來可能停滯不前,經濟也保持著相對穩定,就業量處於曆史紀錄水平,消費者開支持續上漲,房價也很穩定。經濟的狀況並不是非常好,但是也還沒經曆任何緊急情況。
當然,現在是時候將利率上調至0.5%,僅僅表明英國央行有能力控製局麵,知道如何做就好。下一場會議(英國央行貨幣政策會議)將於8月3日召開,是上調利率的完美時機。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7-06 15: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