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
魔獸
萬達公司債大跌引擔憂 機構稱提防流動性風險
萬達集團多隻債券無緣由大跌引發市場對相關傳聞的關注,隨後萬達辟謠並於6月23日一早拋出不超過10億的增持計劃。截至當日收盤,萬達電影(002739.SZ)上漲3.6%,總成交18.31億,護盤效果明顯。
由於無法評估未來演變,個別企業信用債價格短時明顯下跌,引發部分機構對信用債風險演變為流動性風險的擔憂。實際上,對於資產負債率高企、資金情況不佳的企業而言,若流動性的緊張一時難以解決,確有向債券轉移的風險。
信用債收益率高企
6月22日,受相關傳聞影響,“萬達係”多隻債券在早盤開啟“暴跌模式”,其後跌勢蔓延至萬達旗下A股萬達電影,中午收盤大跌9.87%,午後萬達電影臨時停牌。
從“15萬達01”開始,“萬達係”債券多隻活躍債券開始下跌,隨後大跌擴大至“15萬達02”、“16萬達01”、“16萬達02”等多隻公司債。收盤後統計顯示,萬達發行的活躍債券昨日跌幅多數超過2%。其中,“16萬達02”當日大跌3.94%,報價94.14元,到期收益率飆升至5.67%,較前一日上行115個基點。
市場全天情況來看,呈現衝高回落特征,部分產業資本遭受困境的相關傳聞的影響出現了大麵積的下挫,避險情緒再次上升。
“信用市場上個別企業的信用債價格出現明顯的下跌,目前無法評估市場悲觀情緒未來如何演變,但是需要警惕市場擔心的信用風險演變成流動性風險的可能性。”北京某券商固收分析人士分析稱。
北京一位資深債券基金經理注意到,視機構持倉情況而判斷,若持倉出現一定的流動性壓力,就可能演變為流動性風險。
龍虎榜數據顯示,昨日萬達電影前五大賣出席位有四家為機構席位。其中第一大賣出席位拋售7080萬元,以22日均價計拋售規模約130萬股;第二大賣出席位拋售規模則約120萬股左右。
“我們的持倉沒有參與過萬達的債券,因為若民營企業負債規模大,不知道它有沒有風險,直觀上覺得,如果一旦有風吹草動,大家都會比較擔心。”該北京公募基金債券基金經理表示。
繼6月22日發聲明指“拋售萬達債券”一事為造謠後,萬達於23日再發布聲明,近期監管部門將安排有關企業現場檢查,料均是為摸底及排查可能存在的風險,但並非已經做出風險判斷。
“其實大家也都知道出事的概率很小,現在如果跑的話,更多是基於可能有風險。現在又是防止金融風險的時候,如果是摸摸底給人摸出風險,那就不好了。”該北京公募債券基金經理笑稱。
近來,多位債券交易人士表示,這一段時間由於央行的資金麵沒有料想的那麼緊張,債券整體而言較好。不過,又去杠杆化的影響,當前不少企業發行的信用債收益率絕對水平已經超過了信貸基準,與非標、信托等資產收益率接近。
“央行公開市場逐步收錢,雖然短期資金依然寬鬆,但是警惕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上述北京券商固收分析人士也認為,央行的流動性回籠也打擊了一級市場的投標熱情。
不可否認的是,當市場做多情緒逐步降溫的時候,前期進入交易資金可能會有出貨的動力,這會加劇後期市場利率上升壓力。
警惕風險轉移
利率是市場對風險的評估。短期流動性的明顯緊張,也使得高融資成本融資情況的出現頻率越來越多。去年11月至今,債券的取消和推遲發行持續了半年,一定程度上,本輪去杠杆已影響到了實體企業融資,取消發行的債券有較大占比的評級是AA.
今年來的信用評級情況顯示,截至2017年6月13日,今年來共有26家發債企業的信用評級下調,其中涉及到25家產業債和1家城投債。產業債方麵,機械設備、化工、采掘等行業評級下調的數量最多。
比如對機械行業來說,信用評級下調的原因主要包括經營業績大幅虧損、資產流動性差、債務尤其是短債壓力大以及經營性現金流持續為負,甚至涉嫌到財務違規的問題等。
而對於一些大型地方國企來說,由於其在當地的經濟地位,雖然資金情況不佳,但並沒有影響到其評級。不過,其債券融資成本也在升高。
第一財經記者便了解到,某地方國企今年1月份發行的債券規模是17億,期限3年,票麵利率5.67%,很快第二個月份向中行借了25億元3年期的信用借款,該利率為5.225%,債券市場的融資成本並沒有優於銀行。
發行人用債券代替銀行借款,很可能的一個原因是考慮到銀行信貸審批速度不及債券的發行。不過對於資質偏低的地方國企或者民營企業來說,也麵臨著貸款授信刻度較少的困難。
下周,該地方國企就發行上市新一隻債券,計劃發行規模10億元,期限為3年,主體及債項評級為AAA。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該地方國企集團總資產逾2000億,資產負債率也超過了80%。
資料顯示,從2014年到2017年3月,該地方國企近年來的短期借款占到總負債的比重也在上升明顯,並且短債長用的問題凸出,流動性壓力凸顯。
“選擇債券時,肯定是找相對有競爭力的企業。首先是負債率上要比別人低,比如都是國企的話,一個的負債較高是80%多,一個的負債較低是70%多的,我們肯定會考慮負債是70%多的。”上述北京公募基金債基基金經理告訴記者,作為公募基金,他們“折騰不起”。
“尤其是發行人的資產負債率到達了80%多的高位,一定程度上表現出資金流的緊張,急需要融資輸血。並且可供出售金融性資產也不能對貨幣資金進行有效的補充,流動性的緊張一時難以解決,並且有向債券轉移的風險。”對此,有業內分析人士也認為。第一財經也了解到,6月份以來臨近季末,資金緊張,基金公司全麵加強了基金的監管和控製,主要是對流動性風險的審核。
“總體而言,就是要縮久期,每周、每天的到期量安排是多少、能應付多少的贖回,這樣的測試是經常在做。”另一位固收類基金經理也告訴第一財經,不過鑒於目前金融機構持倉整體偏低且組合的久期較短,在預期有之前的悲觀轉為不那麼悲觀的過程中,會催化對於信用債的配置。
最後更新:2017-06-23 22: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