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16 返回首頁    go 魔獸


地方債投資主體多元化 上交所試點個人認購

中國債券的市場化程度因個人投資者的參與而有了最新的進展。除了可以購買國債,地方政府債券也首次向個人投資者開放購買資格。

本月初,上交所成功試點個人投資者通過網上、網下分銷的方式參與認購地方政府債券,首批試點債券為浙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地方債。

作為地方政府債券的主要發行市場,銀行間債券市場一直處於壟斷地位,債券的投資者主要是以銀行為主體的金融機構。而隨著個人投資者的“入市”,債券市場壟斷模式被打破的同時,地方債在二級市場的流動性將得以改善。

記者了解到,今年各期限地方債的發行利率較上年末上行100個基點以上,5月下旬以來,地方債收益率整體上已經接近或超過了國開債和儲蓄式國債的收益率,債券市場化程度逐漸開放。

個人投資者“入市”

上交所數據顯示,上半年已有1950.81億元地方政府債券在上交所成功完成公開招標發行。預計下半年,地方財政部門到上交所市場發行地方債的勢頭依舊不減。

7月6日,浙江省財政廳、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在上交所公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規模分別為299億元和359.4億元。

中國投資谘詢公司谘詢經理程旭認為,浙江和內蒙古兩地發行的地方債投標標位區間上限較之招標日前1~5個工作日相應期限國債收益率曲線的算術平均值分別上浮20%和30%,均高於傳統15%的上限,發行市場化程度高。

地方債收益率的高市場化也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盡管此前個人投資者在認購地方政府債券資格上是被排除在外的,但隨著其市場化程度的逐漸放開,也為個人認購打下了基礎。

記者了解到,自《2013年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辦法》頒布以來,地方政府債券的發行場所主要圈定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市場,持有這些債券的投資者仍然是以銀行為主體的金融機構。

對此,上交所表示將進一步豐富地方債投資主體,目前,各相關方正在積極推動除傳統銀行、保險等機構以外的投資者,尤其是個人投資者“入市”。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何代欣認為,個人可以認購地方債,豐富了交易品種,增強了債券的流動性,完善的債券市場主體應該既有金融機構也有個人,隻有如此才能把債券功能得以發揮。

鵬元評級研發部資深研究員吳誌武認為,地方債風險一般很低,收益率相對國債一般要高,相對非金融債而言可以免稅,由於具有諸多優點,對個人投資者而言是較為理想的投資品。

根據財政部發布的《關於地方政府債券利息免征所得稅問題的通知》,經國務院批準,對企業和個人取得的2012年及以後年度發行的地方政府債券利息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

在更多人看來,未來在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趨勢盛行與風險嚴格把控的同時,個人投資者能夠更多地參與債券市場,真正實現“本地人買本地政府債”的目標。

監管政策“開閘”

事實上,隨著個人投資者購買地方債的放開,我國債券市場逐步向個人投資者開放的路徑逐漸清晰。

2月21日,財政部網站發布《關於做好2017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工作的通知》,其中鼓勵具備條件的地區在合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研究推進地方債銀行間市場櫃台業務,便利非金融機構和個人投資地方債。

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舉在於促進地方債投資主體多元化,目前地方債購買方主要為銀行等金融機構。

然而,根據中國人民銀行製定的《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交易管理辦法》第八條的規定,“個人投資者不具備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者資格”,因此,個人投資者無法進入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買賣地方政府債券。

對此,程旭表示,如果一級市場投資者選擇將其持有的債券托管在證券登記公司,則個人投資者可以在證券交易所市場購買到相關政府債券,有關程序與購買股票類似,具體操作還需詢問各證券公司。

財政部此前文件中也提出鼓勵個人投資者在符合法律法規等相關規定的前提下投資地方債。並明確表示,通過地方債銀行間市場櫃台業務來便利非金融機構和個人投資地方債。

值得關注的是,在目前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狀況以及資金麵趨緊的影響下,今年以來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量比去年少,地方債的發行將相應滯後。

在這樣的背景下,豐富市場投資主體多元化成為增強地方債流動性的一個要求。

中誠信國際統計,今年1至6月,我國地方債發行總額為18609.75億元,發行期數為379隻。雖然發行規模在上半年的後半段有所提高,但整體低於去年同期。

中國投資谘詢公司對於地方債投資主體長期研究後發現,個人投資者投資地方政府債券,不僅有利於發展我國債券市場,促進銀行儲蓄存款分流,而且可以協助分散銀行體係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強化公眾對地方財政和債務融資的外部監督。

(原標題:地方債投資主體多元化 上交所試點個人認購)

最後更新:2017-07-15 20:42:36

  上一篇:go 地條鋼死灰複燃 偷煉一天純利數十萬
  下一篇:go 江西贛州:中心城區戶籍家庭限購2套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