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34 返回首页    go 魔兽


做空机构如双刃剑 香橼也曾兵败香港

港股市场本周增长放缓,恒生指数五日下跌1.55%,报收于25626点;国企指数报收10385点,五日跌1.96%;红筹指数报收3987点,五日跌1.94%。行业方面,消费者服务业涨0.43%领跑市场,地产建筑业则表现稍逊,五日跌3.13%。

本周内地投资者恐慌情绪仍未消除,南向资金延续上周低迷,五日日均流出2.58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日均流出5.21亿港元;港股通(深)日均流入2.63亿港元。个股方面,较为稳妥的红筹股和汽车股得人心。港股通(沪)十大流通榜中,长城、吉利和腾讯分别上榜5次;港股通(深)十大流通榜中,腾讯、长城、恒大和IGG各上榜5次。

本周港股未出现重大的做空事件,被浑水做空的敏华控股也稳住了盘面,反而发生了内地资金在长城汽车挤爆空头的大戏。多空博弈、群雄逐鹿仍将是今年港股的主旋律。

最近我们和投资者聊到港股做空时,常有人质疑:这些“程咬金式”的做空机构在金融市场究竟合法吗?我们在深度了解浑水、香椽、哥谭等做空机构背景和相关法律后,得出的答案是:在不涉嫌欺诈和伪造的情况下,出于言论自由、监督市场等目的,做空机构的报告是被港股、美股市场默许的,欧洲、中国A股除外。

投研分析师常分为三类:卖方、买方和第三方机构。卖方分析师为券商和投行工作,买方分析师为基金公司(共同基金、对冲基金等)工作,第三方机构则较为独立。买方分析师一般不能发布报告或仅供内部使用。因为投资需要,买方分析师的报告越精确客观,对投资越有利,所以缺乏制作不合规报告的动机,并受到较少的监管。目前大多数法规主要针对卖方分析师,例如在美国纽交所(NYSE)和金融业监管机构(FINRA)都明确对卖方分析师提出SRO(自律组织)规则,用于减少自身业务的利益冲突。第三方研究机构目的常在于维护投资者权益(所谓的“打假”),因此这种机构报告一般向公众免费开放,且十分容易获得。

必须要了解,这些做空机构和可做空的对冲基金有着本质区别:对冲基金有合法的投资顾问牌照,受各地证监会严格监管,一般攻击大盘股、指数、国债,且持仓较久,多是依据自身研究或投行报告,自身不能发布报告甚至很少评论个股;做空机构基本无投资顾问牌照,只是网络博客(香椽、哥谭),一部分甚至只是在seekingalpha.com等网站注册的用户。这些机构一般发报告且公布仓位,之后快速平仓。

第三方的做空机构一直被市场喻为“双刃剑”:一方面,客观和公正的报告可以有效地发现有问题的公司,清理市场;但另一方面,由于做空的报告导致股价下跌,该公司从报告所涵盖股票的空头头寸中获得了可观的利润,因此报告的客观性和可信度是存疑的。这中间的关键点,在于做空机构的报告中,是否存在对做空标的恶意诽谤、财务造假和偏激的观点等。目前来看,监管机构对于做空机构采取默许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态度,我们可以从香橼2012年做空恒大的例子中窥见端倪。

香橼在港股做空市场销声匿迹了很长时间,最近的做空报告多在美股(例如近期做空英伟达),这主要是与2012年香橼做空恒大而惹出的“官司”相关。2012年6月21日,香橼创始人Andrew Left针对恒大发布了68页的“打假”报告,导致恒大在当天暴跌达17%。随之恒大做出反击,一纸诉状将香橼告上法庭,起诉Andrew Left报告存在财务造假、恶意中伤的嫌疑。之后在长达4年的辩论中,恒大经历了香港法院的财务审查后,紧抓香橼恶意篡改公开资料的意图,最终赢得诉讼,结果Andrew Left赔偿诉讼费并在5年内禁止进入香港市场。这也解释了今年港股做空风生水起时却不曾听闻香橼消息的原因。

在道德和利益的矛盾下,总有一些做空机构选择铤而走险。对于上市公司来讲,如果真的是“真金不怕火炼”,可以积极与投资者沟通、减少停盘、采取回购,以正视听。对于投资者来讲,应积极和买方、卖方和第三方机构沟通,综合判断,独立思考,这样才能作为“理性人”在股市中生存。

做空机构如双刃剑 香橼也曾兵败香港

(原标题:做空机构如双刃剑 香橼也曾兵败香港)

最后更新:2017-06-18 02:52:26

  上一篇:go 你想多了!谁说是泡沫就一定会破!
  下一篇:go *ST新都退市 谁成最后买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