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81 返回首頁    go 魔獸


美對華正式發起301調查 中美離貿易戰有多遠

摘要

將根據“301條款”在涉及技術轉讓、知識產權和創新領域對中國正式啟動貿易調查。

  8月18日,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發表聲明稱,將根據“301條款”在涉及技術轉讓、知識產權和創新領域對中國正式啟動貿易調查,並可在調查結束後建議美國總統實施單邊製裁。此舉已引發各界對美國采取單邊行動損害中美經貿關係的擔憂。

  此前的8月1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行政備忘錄,授權萊特希澤針對所謂“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發起調查,調查的重點在中國企業是否“涉嫌侵犯美國知識產權和強製美國企業作技術轉讓,以及美國企業是否被迫與中方合作夥伴分享先進技術”等議題。

  “301條款”:冷戰時期的貿易外交工具

  那麼令人聞之色變的“301條款”是什麼呢?

  “301條款”即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的俗稱,由“301條款”延伸而來的301調查誕生於冷戰時期,被視為貿易外交的工具。

  這一條款規定,當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確認某貿易夥伴的某項政策違反貿易協定,或被美國單方認定為不公平、不公正或不合理時,即可啟動單邊性、強製性的“報複措施”。報複手段包括中止貿易協定、關稅等進口限製、取消免稅待遇和強迫簽訂協議等。按照該條款,總統能單方麵實施關稅或其它貿易限製措施,用以保護本國產業免受其他國家“不公平”貿易做法的損害。

  “301條款”實質上是WTO成立之前的美國貿易執法工具。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以來,這一條款在美國已被漸漸棄用,美國發動單邊製裁案例的數量和頻率也顯著減少。

  “301條款”內容可分為“一般301條款”、“特別301條款”以及“超級301條款”。一般“301條款”即狹義301條款,提供了基本內容程序框架,指出在美國貿易代表認定不公平貿易情況下,可以采取以下報複措施:

  (1)終止原貿易協定的適用;

  (2)對該國商品施加關稅或實施其他進口限製;

  (3)迫使該國訂立有約束力的條約。

  而特別301條框是將其效力延伸至知識產權保護和知識產權市場準入的條款;超級301條款則主要針對貿易自由化重點國家。

  貿易保護主義:將損害雙邊經貿關係

  在特朗普簽署行政備忘錄後,商務部也在8月15日對此進行了回應。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301”製度自麵世以來,就具有濃厚的單邊主義色彩,一直為其他國家所反對。美方已經向國際社會作過承諾,以符合世貿規則的方式執行該製度,美方應該嚴守承諾,不要成為多邊規則的破壞者。

  “我們希望美貿易代表要尊重客觀事實,慎重行事。如果美方不顧事實、不尊重多邊貿易規則而采取損害雙方經貿關係的舉動,中方絕不會坐視,必將采取所有適當措施,堅決捍衛中方合法權益。”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也回應稱,中國政府一貫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成績有目共睹。任何世貿組織成員采取的貿易措施,都應該遵守世貿組織的規則。

  華春瑩表示,之前我們也多次說過,在中美經貿交流日深,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緊密格局下,打貿易戰沒有前途,沒有贏家,隻會雙輸。

  華春瑩說,中方多次強調,中美經貿關係本質是互利共贏的。前不久,首輪中美全麵經濟對話在美國順利舉行。本輪對話最重要的成果,就是確立了中美經濟合作的正確方向,即堅持把合作共贏作為發展雙邊經貿關係的基本原則,把對話磋商作為解決分歧的基本方法,把保持重大經濟政策溝通作為對話合作的基本方式,這為未來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美揮大棒:“301調查”事出有因

  中美關係似乎行駛在良性互動的快車道上,那麼美國此時欲對中國開展“301調查”,原因何在?

  有分析認為,首先是目前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勢力活躍,特朗普政府希望借此兌現“美國優先”的競選承諾。

  自競選之初特朗普便反複強調中美之間的貿易逆差,認為美國在中美貿易中持續遭受貿易、就業、製造業損失,以此佐證對中國抬高貿易門檻的緊要性。根據美國商務部單方麵數據,2016年來自中國的貿易逆差占美國總貿易逆差的47%,中國因美方這一統計成為美國首要貿易逆差國。

  特朗普從競選時就一直強調“美國優先”,盡管中美貿易談判“百日計劃”已有部分早期收獲,但中美在一些事項上仍存分歧,特朗普有意運用自己握有主導權的具有威懾力的便捷經濟外交工具,來兌現自己的競選承諾。

  其二,國內施政頻頻受阻,特朗普被迫在對外經貿問題上尋求“突破”,轉移國內政治焦點。

  因美國政治極化和社會分裂,特朗普上任以來實施的退出《巴黎協定》、“禁穆令”等政策屢遭質疑,推行的醫改、稅改、年度預算等重要立法議程也一再延期。國內政策的屢屢受挫正在壓縮白宮的施政空間,削弱白宮的掌控力。

  特朗普僅執政半年,其36%的民意支持率已達20世紀以來美國總統同期支持率新低,他所遭遇的建製派精英集體抵製程度在美國曆史上更是罕見。凡此種種,成為特朗普拿起美國20年棄置不用的“301條款”貿易保護撒手鐧的重要背景,針對世界第一大貿易國,特朗普又可以延續競選時的戰鬥風格,繼續調動選民基本盤的熱情了。

  國聯證券就此認為,此次啟動“301條款”更多是美國國內改革進展不順背景下的“緩兵之計”。特朗普競選時的主要承諾中,稅改動作緩慢,基建毫無進展,醫改陷入死局。尤其是針對貿易的“邊境調節稅”更是遙遙無期。

  第三,尋求談判籌碼和要價。美國國內的混亂僵局使得政府在尋求公平貿易方麵底牌不多,而在談判前頻頻釋放煙霧彈是特朗普政府的慣用手法,這種要價行為幾乎可以視作其特色對話機製的一部分。如美國政府為爭取在對中談判中要價更高,曾接連炒作“對台武器銷售”、“WTO經濟製裁”等。

  有分析認為,現階段美國的期望要價是讓中國解除企業對外投資的管理政策,這也是其不斷加碼、不斷升級對中國貿易壓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特朗普通過“301”貿易調查劍指中國,可以最大化地向美國選民顯示其努力開拓海外市場、為美國人爭取就業機會的形象,因而不排除政治表演性因素,加之“301調查”時間跨度較長,最終結果充滿變數。

  不過,鑒於政治支持的流失程度與尋求貿易保護主義勢力支持的內在衝動成正比,特朗普未來的貿易保護主義衝動可能增強,中美經貿關係可能會更多受此影響。

  中美貿易戰:開打機會有多大?

  據了解,美國貿易代表署對中國進行301調查,其中“301條款”的基本程序包括:

  (1)發起調查;

  (2)調查發起後的磋商;

  (3)貿易代表的裁定;

  (4)措施的實施;

  (5)對外國的監督;

  (6)措施的修正與終止;

  (7)信息的請求;

  (8)執行等程序。

  而針對知識產權領域的“特別301調查”,大致程序基本一致:貿易代表應在收到申訴45天內決定是否發起一項調查,並調查發起後6個月(複雜案件可9個月)內做出決定,貿易代表在決定後30天內采取強製報複行動。

  不過,美國《華爾街日報》和英國《金融時報》均指出,由於調查時長和地緣政治因素等,中美貿易戰開打機會不大。“301條款的最後威脅從未啟用,這次也不會,貿易戰會使中美兩國兩敗俱傷。”美國邁阿密大學政治係教授金德芳說。

  國聯證券分析認為,展開大規模貿易戰的概率較低,中方還可以尋求WTO的爭端解決。但中美雙方局部性的貿易摩擦恐難以避免,雙邊貿易談判顯得更為重要。對於鋼鐵、紡織、機電等傳統產品,美國可能仍采取以反傾銷、反補貼為主導的貿易保護措施。而其他受知識產權影響行業包括信息通信、醫療用具、半導體、生物技術、新能源汽車、飛機和高科技設備等,可能會改道“306條款”。

  中金公司則稱,中美就個別領域發生貿易摩擦的可能性增加,但出現大規模貿易戰的可能性小。

  其認為,貿易摩擦可能最先發生在鋼鐵貿易和知識產權領域。中美在這兩個領域的爭端由來已久。今年2月美國商務部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不鏽鋼板和鋼帶征收75%左右的反傾銷稅,去年5月對來自中國的耐腐蝕扁鋼征收最高達450%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特朗普在競選時就曾多次指責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麵的不足。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認為,特朗普貿易戰本質是“訛詐式貿易戰”,換言之,特朗普貿易政策根本不可能實施,特朗普隻是通過這種訛詐的手段來威脅、恐嚇企業,來謀取利益。

  一是從經濟角度講,貿易戰將極大地提高美國物價水平,並引發其他國家的聯合反製,美國將承受災難性後果。

  二是更深層次的政治角度,特朗普貿易戰將顛覆美國的立國精神,華盛頓共識將被美國自己徹底顛覆,美國最為看重的契約精神將被美國自己打破,美國的國際信譽、國際形象、國際地位將長期嚴重受損。

  因此,鄧海清認為特朗普真正開打貿易戰的可能性極低,特朗普的貿易戰更可能是“訛詐式貿易戰”。

精 彩 推 薦

最安全的貨幣?高盛報告現驚天“秘密”

這兩地將成為“世界經濟火車頭”

頂級策略師:比特幣明年升至6000美元

白銀有麻煩了 整整一年未經曆真正的漲勢

全景圖告訴你:歐元是如何打遍天下無敵手的?


(責任編輯:DF207)

最後更新:2017-08-21 09:13:09

  上一篇:go 這句話最能代表巴菲特一生的想法
  下一篇:go 共享單車舉步維艱 警惕被玩壞的共享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