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
魔獸
上市公司另類脫虛向實:剝離金融資產
因牽手互金平台,上市公司股價曾借此一路飆升。然而,在行業監管不斷趨嚴的情況下,包括*ST匹凸(600696. SH)、熊貓金控(600599.SH)、高鴻股份(000851.SZ)、奧拓電子(002587.SZ)、盛達礦業(000603.SZ)等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陸續宣布出售互金平台股權或相關業務資產。
不過,《中國經營報》記者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後發現,實際上仍有上市公司通過高管繼續持股互聯網金融平台。隻是表麵上看,目前互聯網金融平台已經不在上市公司體係內。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整個互金行業都處於監管不斷收緊的狀態下,行業不確定因素甚至說是負麵消息多過正能量。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不影響上市公司的市值,同時也由於暫時找不到好的“接盤俠”,由上市公司的高管進行持股則是最明智的選擇。
關聯方接手
7月30日晚,*ST匹凸公告稱,擬將公司名稱由“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上海岩石企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擬將公司簡稱變更為“岩石股份”。
時間倒回2015年,彼時P2P成為熱門概念。原名為多倫股份的*ST匹凸便在那時抓住機會,將證券簡稱改為與P2P發音相近的“匹凸匹”,引發市場高度關注。與此同時,公司股價受此影響也迎來連續兩日漲停。如今,公司再度改名又是否能助公司擺脫困境,這或許還需時日觀察。
盡管目前已經有不少上市公司均將互聯網金融相關股權或資產進行剝離,不過,記者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後發現,實際上仍有上市公司通過高管繼續持股互聯網金融平台。隻是表麵上看,目前互聯網金融業務已不在上市公司體係內。
今年4月,協鑫集成(002506.SZ)發布公告稱,擬將持有的蘇州國鑫所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鑫所”)85%股權轉讓給協鑫金控(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協鑫金控”),轉讓價格為1.05億元。
公告稱:鑒於公司目前發展戰略已明確,為實現戰略聚焦,集中優勢資源提升主營業務的經營能力;同時,隨著互聯網金融市場的發展和變化,經公司對互聯網金融市場經營模式和競爭狀況深入的調研與分析,公司認為該行業發展尚不成熟,監管政策尚待進一步明確,麵臨的監管形勢和行業環境錯綜複雜,行業風險突出。
不過,國鑫所的股東協鑫金控的法人兼董事長孫瑋是上市公司協鑫集成的董事。
根據協鑫集成已發布的《關於控股子公司股權轉讓暨關聯交易的公告》內容顯示:公司控股股東協鑫集團有限公司(原“江蘇協鑫能源有限公司”)持有協鑫金控 60%股權,故協鑫金控為公司關聯方,故本次交易屬於關聯交易。本次關聯交易根據銀信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出具的(銀信評報字【2017】滬第0137 號)《蘇州國鑫所投資有限公司股東全部權益價值評估報告》作為定價基礎,本次關聯交易遵循公平、合理、公允、協商一致的原則,交易價格公允。
協鑫集成方麵認為,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後,上市公司不再持有國鑫所股權,故公司目前不涉及互金業務。至於股東方未來如何布局,上市公司尚不能代其進行回複。
7月27日,協鑫金控與眾邦金控投資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眾邦金控將作為大股東戰略入股國鑫所,並主導其今後的經營發展,雙方將持續尋求更深廣領域的優勢互補、共贏發展。
而據協鑫集成方麵對記者披露的數據顯示,2016年國鑫所全年實現營業收入為2251.53萬元,淨利潤為52.26萬元(經審計),與上市公司120.27億元的營業收入相比貢獻很小。
進退皆因市值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在此之前,東易日盛(002713.SZ)其實早就實踐了協鑫集成的“套路”。
在去年年底,東易日盛宣布,擬向北京遙啟投資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北京遙啟”),轉讓持有的上海易日升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日升金融”)41.96%的股權,其中,公司轉讓33.33%股權,易日升投資轉讓8.63%股權,交易價格為1億元。
根據中興財光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出具的審計報告,截至2016年11月30日,易日升金融賬麵資產總額40357.11萬元、負債19735.67萬元、淨資產20621.44萬元。
彼時,對於出售易日升金融股份的原因,公告中稱,易日升金融公司於2015年3月參與投資設立的,該投資係公司積極響應國家開拓互聯網金融領域號召的有力舉措,是利用行業優勢和公司自身情況所開拓和延伸的業務模式。
“而隨著互聯網金融市場的發展和變化,經公司對互聯網金融市場經營模式和競爭狀況進一步的深入調研與分析,公司認為該行業處於新興階段,所屬細分行業發展尚不成熟,監管政策尚待進一步明確與統一,麵臨的監管形勢錯綜複雜,行業風險突出。在綜合考慮實際情況和公司自身的技術、產品業務和募集資金使用效率的基礎上,經審慎研究,決定將其股權轉讓。”
此外,公告中還指出,一旦該股權轉讓事項能夠順利完成,將能夠實現公司資源結構調整,優化資產管理,促進公司穩定發展。本次關聯交易不會對公司本期和未來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影響。
工商資料顯示,2017年5月18日,東易日盛和易日升投資已經完全退出,股權已經變為上海匯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遙啟、上海雲茲富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上海雲孜富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上海雲茲賦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上海匯付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和史建偉。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查詢北京遙啟的工商資料時發現,其法人兼股東為易日升法人楊勁,大股東為北京東易天正投資有限公司,該公司的股東為楊勁和陳輝。而楊勁和陳輝也是上市公司東易日盛的股東,後者還是東易日盛的法人。
針對該問題,東易日盛在回複記者時表示,上述股權已完成變更,上市公司暫無布局互金的規劃,一切以公告為準。上市公司的股東仍持有互金平台的股份,大股東如何運作該業務,目前尚不明確。
對於上述公司拋售、高管持有的現象,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表示,其實道理很簡單,一旦高管自己持股就與上市公司再無任何關聯。而目前整個互金行業都處於監管不斷收緊的狀態下,行業不確定因素甚至說是負麵消息多過正能量。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不影響上市公司的市值,同時也由於暫時找不到好的“接盤俠”,由上市公司的高管進行持股則是最明智的選擇。
最後更新:2017-08-06 00: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