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20 返回首頁    go 魔獸


英國脫歐 中國應該關心什麼?

摘要

英國與歐盟的“脫歐”第二輪談判17日至20日在布魯塞爾歐盟總部舉行。

  英國與歐盟的“脫歐”第二輪談判17日至20日在布魯塞爾歐盟總部舉行。

  這場預計至少長達兩年的“技術大考”屬於歐洲內部事務。但英國一旦“脫歐”,必定會給中英、中歐關係帶來影響。你想的“脫歐”,不隻是技術活那麼簡單。對這場大戲,中國應該關心什麼?

  【二輪談判,聚焦核心議題】

  英國與歐盟的“脫歐”第二輪談判當地時間17日上午在布魯塞爾歐盟委員會總部舉行,談判將進行4天,核心議題主要包括:公民權利、脫歐費、北愛爾蘭邊界安排。

  本次談判是雙方一次重要的實質性談判,頗受外界關注。但從目前狀況來看,雙方在核心議題上取得突破的前景並不樂觀。

  【一張照片,英歐分歧盡顯】

  談判首日,一張據稱是會場傳出的照片走紅網絡。照片中,英國脫歐大臣戴維斯麵對歐盟代表時未帶筆記或文件,雙手空空如也,而歐盟三名談判代表手中都拿著厚厚的筆記本。

(倫敦分社記者供圖)

  這立即引發英國媒體批評,並說這代表了雙方的巨大分歧——歐盟想談的很多,但英國似乎還沒想好該談些什麼。調侃歸調侃,卻細思恐極。

  雙方的核心分歧主要有三:

  ——首先是公民權利。歐盟希望“脫歐”前在英歐盟公民的權利“一切照舊”;但英國希望設定截止日期和寬限期,將歐盟公民根據居住年限“區別對待”。

  ——其二是“分手費”。歐盟強調英國需尊重其作為歐盟成員國時所承諾的金融義務(據傳高達數百億甚至上千億歐元);英國則指責歐盟是在“敲詐”,表示無法接受。

  ——再次是“歐盟-英國邊界”。英國首相主張“硬脫歐”,即同時退出單一市場和關稅聯盟,同時還要限製歐盟移民,這使得北愛爾蘭與愛爾蘭之間建立“硬邊界”成為唯一選擇,必將帶來一係列關稅、邊檢等問題;而歐盟主張通過“靈活而有想象力”的措施盡量避免“硬邊界”。

  2017年7月17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歐盟英國“脫歐”事務首席談判官米歇爾·巴尼耶(右)歡迎英國“脫歐”事務大臣戴維·戴維斯。(新華社/美聯)

  【各自非鐵板,兩年恐難完】

  於歐洲,此間輿論對脫歐的影響主要有兩種看法:一是看好一體化,認為英國是歐盟的“刹車片”,少了英國掣肘,歐洲一體化進程在德國與法國的領導下會順暢很多;另一種則把英國當成“平衡器”,擔心沒了英國的製衡,歐盟會淪為德法表達意誌的工具。

  由此,脫歐後的德法關係成為關注焦點。

  一方麵,英國脫歐為德法協調立場、彼此走近提供了推力和契機;但另一方麵,英國脫歐後德法能在一體化道路上攜手走多久、走多遠仍存變數。法國總統馬克龍近期一係列的舉動表明,法國有意借助外力尤其是美國來製衡德國。

  與此同時,德法之間在歐元區改革、歐盟共同農業政策等方麵存有分歧,這些分歧在英國脫歐之後或許會消弭,但也有可能進一步拉大。歐洲一體化兩駕馬車間並非鐵板一塊。

  2017年6月29日,在德國首都柏林,德國總理默克爾(右)在G20峰會之前迎接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新華社/法新)

  於英國,從引發爭議的談判照片不難看出,英國還沒有準備好。英國內部對於脫歐,尤其是對“硬脫歐”分歧嚴重,主張“硬脫歐”的首相特雷莎·梅提前舉行大選卻遭遇意外結果。

  英國國內仍有包括資本和企業在內的很大部分力量支持“軟脫歐”。畢竟歐盟市場大,英國脫歐後麵臨很大的不確定性,而經濟最怕的就是不確定性。自英國公投脫歐一年多來,不確定性給英國帶來了英鎊貶值和投資者對英國未來前景的信心下降。

  因此,脫歐談判雖然預計到2019年3月結束,但英國內部仍存在變數,屆時恐怕會“緩期執行”,或者產生一個“緩衝期”。

  【中英、中歐關係要抓住新機遇】

  英國既然選擇脫離歐盟,那麼就意味著選擇要擁抱更廣闊的世界。目前來看,英國希望同美國、中國、印度、澳大利亞等世界主要經濟體建立更緊密的雙邊經貿關係,比如已經跟美國、中國表達了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意願。相比起來,這些經濟體跟整個歐盟簽自由貿易協定的難度更大。

  中英關係處於“黃金時代”,英國脫歐,中英黃金關係不會褪色,至少在三方麵或將得到更大機遇:

  第一,中英擴大投資貿易方麵。

  第二,金融合作。倫敦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而且中國已把英國作為人民幣重要的離岸中心。

  第三,發展戰略對接。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中國製造2025等同英國北方工業計劃在資金、技術等方麵的優勢對接。

  當然,英國脫歐,屬於歐洲內部事務。中國一貫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中國和歐盟間的貿易規則不會變。

  脫歐前,中英貿易是涵蓋在中歐貿易的大盤子裏;脫歐後,中英之間將談判新的經貿往來等方麵的規則。鑒於雙方貿易體量大,談判將是順暢的。

英國倫敦證券交易所大屏幕(新華社發)

  但從微觀層麵上看,走出去的中國企業和銀行等可能將迎來挑戰。此前,不少中國企業和銀行選擇倫敦金融城作為麵向歐洲的橋頭堡,而英國脫歐後,倫敦對於歐洲的輻射力減弱,這些中國企業或銀行可能會麵臨選擇——留還是走?是遷到法蘭克福還是巴黎?

  無論脫歐與否,中國巨大的經濟體量、不斷提升的創新力和影響力、以及一貫秉持的開放包容態度都決定,新形勢下,中英、中歐關係將抓住發展新機遇,穩步向前。

  【相關鏈接:英國脫歐“時間表”】

  2017年3月29日,英國正式啟動脫歐程序。

  4月,英國確定脫歐談判代表戴維斯;歐盟27國領導人在布魯塞爾會晤批準指導方針,並任命巴尼耶為英國脫歐事務歐盟首席談判官。

  6月19日,歐盟和英國在布魯塞爾歐盟總部啟動“脫歐”談判。

  6月23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出席歐盟峰會。(新華社/美聯)

  7月17日,英國與歐盟“脫歐”談判第二輪,就“脫歐費”、公民權利、北愛爾蘭邊界安排等核心議題展開磋商。

  2017年底,歐盟希望能夠達成一項基本協議。

  2018年1月,英國政府將製定脫歐法律,並將現存所有歐盟法律納入英國法律《廢除條例草案(Great Repeal Bill)》中。

  10月,預計談判結束。

  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英國議會、歐洲管理委員會和歐洲議會將就雙方所達成的協議進行投票;

  2019年3月:英國正式脫歐。

(責任編輯:DF307)

最後更新:2017-07-20 08:50:11

  上一篇:go 全球比特幣交易平台8月1日起將暫停充值提現
  下一篇:go 海外富人們的熱錢新去向:撤離股市 進軍房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