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48 返回首頁    go 魔獸


今年以來42家企業IPO申請被否 創業板占近六成

又有1家擬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IPO申請被否。《證券日報》記者7月19日了解到,當天召開的創業板第69次發審會,審核了兩家公司的首發申請,其中,成都愛樂達航空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獲得通過,福州瑞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被否。

由此,今年以來已經有42家企業的首發申請被否。《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被否的企業中,創業板企業的數量遠高於主板和中小板企業的數量,達到了25家,占比近六成。

而從IPO總體審核情況看,今年以來過會企業數量為251家,取消審核企業有7家,通過率為83.4%(不包括暫緩表決).

通過梳理IPO申請被否企業,記者注意到主要有七個方麵原因,包括是否涉嫌商業賄賂、持續盈利能力不足、內控製度不完善、企業運作不合法合規、會計處理不符合會計準則、未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涉嫌違法違規等。

而被發審委問及是否涉嫌商業賄賂的企業中,主要以醫藥企業為主,如聖華曦藥業、聖和藥業、河南潤弘製藥等。

事實上,從發審委的詢問以及醫藥企業的回複來看,近兩年來相關問題的問詢是越來越細。比如,最近被否的一家醫藥企業——河南潤弘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發審委問了四大方麵的問題,而每一個大問題中又包括若幹個小問題。

此前,廣證恒生對自2010年以來16家醫藥行業未過會企業審核意見進行梳理,由於醫藥行業流通環節複雜、生產和經營需要資質,監管審核著重關注其生產和購銷的規範性,屢次問及商業賄賂以及與經銷商相關的問題。

昨日IPO申請被否的福州瑞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發審委主要問了三大方麵的問題,包括報告期實際繳納的企業所得稅金額以及所得稅費用均為負數的原因、研發人員占員工總人數的比例以及報告期各年度發生的薪酬總額等。

除了IPO申請被否企業數量不斷上升,暫緩表決的企業數量也較往年有所增加:7月18日,發審委決定暫緩表決合盛矽業股份有限公司的IPO申請。由此,今年以來,已經有8家企業的IPO申請暫緩表決。

(原標題:今年以來42家企業IPO申請被否 創業板占近六成)

最後更新:2017-07-20 08:45:18

  上一篇:go 國內叫好不叫座 多家上市公司遠渡海外入局頁岩油
  下一篇:go 美股不改強勢“畫風” 納指與標普500午盤再創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