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86 返回首頁    go 魔獸


12地銀行業運行觀察:淨利潤拉開差距 上海“不良”現四年新低

在多地不良拐點顯現的同時,各地銀行業淨利潤則呈現“增減不一”的態勢。其中,山東地區(包含青島)銀行業不良率攀升,淨利潤下降,且幅度較大。

銀監會和各地銀監局陸續發布2017年上半年銀行業運行情況。

8月中旬,銀監會發布2017年二季度主要監管指標數據,其稱,信貸資產質量總體平穩,二季度末 ,商業銀行(法人口徑,下同)不良貸款餘額1.64萬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74%;利潤增速有所回升,商業銀行當年累計實現淨利潤9703億元,同比增長7.92%。

其後,各地銀監局也陸續披露上半年當地銀行業情況。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至目前已有12個地區披露上述信息,多地銀行業資產質量有所改善,不良拐點顯現。比如上海銀行業不良率僅0.59%,創近四年來新低。

不過,在淨利潤方麵,各地則呈現“增減不一”的態勢,地區差異較大。其中,山東地區(包含青島)銀行業不良率攀升,淨利潤下降,且幅度較大。

多地銀行業“不良”下拐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在12個地區中,7個地區銀行業不良率相比年初出現下降,占比超過一半。

7個地區包括黑龍江、上海、江蘇、河南、廣西、寧波、深圳等地,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觀察,黑龍江、河南等地的不良率一直較高,超過2.5%甚至3%,不過,也呈現下降趨勢。

比如,2017年二季度末,黑龍江銀行業不良貸款率3.38%,比年初下降0.06個百分點;河南銀行業不良率2.54%,比年初下降0.33個百分點。

對此,天風證券銀行業分析師廖誌明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我們結合行業與各行最新中報數據,對資產質量情況進行分析總結,認為行業整體不良壓力下降,且拐點較明確,主要是當前宏觀經濟企穩略複蘇。之前比較困難的行業,如鋼鐵煤炭等強周期行業,盈利出現回升,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銀行的不良壓力;此次經濟複蘇企穩,雖然向上動能持續性仍存疑,但相較以往——宏觀層麵經濟數據逐季下滑、微觀層麵中小企業不良風險持續暴露,已有了很大不同。因此對銀行來說,經濟層麵支撐較足,不良拐點較明確。”

廖誌明還稱,加上各行此前持續加強風險管控力度,加大減退與核銷力度,連續兩年之久的大量存量風險出清效果顯現。其中,大行資產質量改善顯著且確定,部分城商行資產質量持續較好。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銀監局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上海銀行業不良貸款率0.59%,較年初下降0.09個百分點,創近四年來新低,各類風險總體可控。

接近上海銀監局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認為,原因較多。比如企業生存環境好,銀行信用風險控製得好,監管政策導向好,以及貸款基數大等。

不過,也有地區不良率上升,比如山東、青島、貴州、甘肅等地。

山東不良貸款較年初“雙升”,山東銀監局表示,截至2017年6月末,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餘額1704億元,比年初增加306.9億元;不良貸款率2.47%,比年初上升0.33個百分點。

淨利潤增減拉開區域差距

在多地不良拐點顯現的同時,各地銀行業淨利潤則呈現“增減不一”的態勢。

其中,江蘇、河南、廣西、深圳等地淨利潤同比實現不同程度的增長,比如,深圳銀監局表示,賬麵利潤快速增加,2017年6月末,深圳銀行業金融機構共實現淨利潤636億元,同比增長15.04%。

值得注意的是,山東地區(包含青島)銀行業不良率攀升,淨利潤下降,且幅度較大。

其中,山東(不含青島)不良貸款較年初“雙升”,利潤同比少盈,2017年1-6月份,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實現淨利潤386億元,同比下降22.85%;截至6月末,青島銀行業不良貸款率為2.5%,比年初上升0.52個百分點,上半年,轄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共實現賬麵利潤42.4億元,同比減少62.8億元。

此外,多地銀監局強調當地銀行業支持實體經濟。

比如,上海銀監局表示,重點領域信貸投放增長明顯;上半年,全轄製造業貸款新增440.35億元,增量為去年同期的2.3倍;在基礎設施領域,交通運輸業、公共設施管理業上半年新增貸款“由降轉升”,較去年同期分別增加479億元和282億元。

(原標題:12地銀行業運行觀察:淨利潤拉開差距 上海“不良”現四年新低)

最後更新:2017-09-06 06:02:37

  上一篇:go 人民幣上漲新動力:逆周期因子引導+人民幣利差優勢
  下一篇:go 近六成上市房企負債率上升 資產、資金兩端紓解財務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