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魔獸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經費清單浮現 40個專項1078個項目分食215.8億元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經費使用清單逐步浮出水麵。《經濟參考報》記者從科技部獲悉,截至目前,今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立項40個專項1172個小項。其中民生領域仍然是投入的重點,農林科技領域投資組成有較大變化,而拿到單項經費金額最高的是中國中車,繼去年重金投入高速磁浮研發之後,今年再次在軌道交通貨運快速化關鍵技術以1.176億的投入拔得“頭籌”。對此,業內專家表示,我國重點研發計劃資金的使用效率和狀況有了很大進步,但管理製度仍需完善。
6月12日,科技部下發關於召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點專項2017年度定向項目視頻答辯評審會的通知,定於6月15日正式召開定向項目視頻答辯評審會。事實上,這隻是2017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推進工作的一個“縮影”。繼5月24日第一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擬立項項目公示後, 5月27日、6月1日、6月2日又有三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擬立項項目相繼出爐。
科技部國家科技管理信息係統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2017年度重點研發計劃42個專項中除了“雲計算和大數據”和“深地資源勘查開采”之外的40個專項擬資助的1078個項目已經公示,涉及社會發展、高新技術、農業科技、基礎研究和基礎配套等五大領域。
從資金分配來看,中央財政為上述40個專項共撥款達215.8億元,經費平均數為2002萬元。
其中單項經費最高的達1.176億元,是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承擔的“軌道交通貨運快速化關鍵技術”。具體來看,社會發展領域的14個專項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包括了大氣、土壤、水、環境、健康和安全等,所以依然是重點研發計劃資助的重點,經費62.7億元,占比29%。高新技術有12個專項和國計民生、國防安全、基礎建設有關,此次資助了59.2億元的經費,占比27%。
對此,中國農業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李紅軍博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從2017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資助的項目來看,國家特別重視在民生和健康方麵的科學研究,33.4%的項目和29%的經費都投入了社會發展領域。高新技術領域集聚了大量的高尖端科技,單項投資大,需要集中優勢力量重點投入。
值得關注的是,上述1078個項目由557家法人單位牽頭承擔,包括112所高等院校、225家科研院所和220家公司企業。其中高校承擔了395個項目,同比降低1.8%。與去年相比,雖然在承擔項目上有所減少,但是在獲批經費上同比增加4.8%,達76.7億元。以變化較大的農業科技領域為例,農業科技在高校的經費和項目投放上則增加了約15%。
對此,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陳勁認為,應進一步增加基礎研究和農業科技的投入和項目設置,因為基礎研究是原始創新的基礎,是理論創新的關鍵。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方麵,加強農林科技投入,加快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十分關鍵。高校應是基礎研究的主體,應進一步加大對其投入,企業也應進一步介入產業核心技術的創新。不過,在陳勁看來,本次重點研發項目對基礎研究和農業科技領域的傾斜程度仍有上升空間。
而在李紅軍看來,今年農業科技領域變化較大的原因,除了國家對農業科研領域加大投入之外,項目申報在政策上的改變也是主要因素。
隨著國家科技體製改革紅利逐漸釋放,智能製造、糧食豐產提質增效、生物醫藥研發等領域,在中央財政的扶持下逐步顯示迅勐發展態勢。但是要讓有限的科研經費花在刀刃上,逐步完善經費管理製度也顯得十分必要。
事實上,隨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資金管理辦法》等一係列管理政策的落地,我國重點研發計劃資金的使用效率和狀況有了很大的進步。
“一些經費預算比之前有了大幅調整,項目負責人應該充分利用政策,做好項目預算。和2016年不告知項目經費概算不同,2017年度專業管理機構給項目負責人提供了該項目中央財政預算作為參考。因此在做預算的時候,一定要以此概算為依據,合情合理做好經費預算,可以避免在項目評審時大幅削減經費。”李紅軍建議。
在業內看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實現了包括預申報、預評審、答辯、上報等各個環節全流程痕跡管理以及公示製度,避免了暗箱操作。不過,管理製度仍有待完善。“國家應在完善科研項目間接費管理上下工夫,使支出做到透明且有法可依。另外,也應嚴格控製新增設備,提高儀器使用效率,避免資源浪費。”有業內人士直言。
(原標題:40個專項1078個項目分食215.8億元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經費清單浮現)
最後更新:2017-06-18 01: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