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63 返回首頁    go 魔獸


同方股份蛇吞象收購上海萊士受挫 多元化發展未見效

“蛇吞象”收購上海萊士受挫 同方股份緣何陷入難言虧損

盡管收購上海萊士被否,同方股份仍表示將繼續在健康產業布局。主業本為信息產業的同方股份,近年來卻走上多元化道路,但以財務數據來看,公司並未因此獲利

人工智能這一風口,並未讓每家與此概念相關的公司股價都一飛衝天,比如同方股份(600100.SH).

盡管頭頂“高校第一股”光環,但同方股份近年來卻過得並不順利,今年來股價亦持續低迷,徘徊在12元至16元左右。在其他人工智能概念股紛紛走強時,同方股份的股價表現並不驚豔,顯示出市場預期較低,這也和公司2016年以來扣非後均虧損有關,而其宣稱的多元化戰略至少到目前未能讓業績出現轉機。

謀求多元化發展後,同方股份一直在尋求有商機的行業,其中,醫療健康產業是公司近來發展的一大方向。但這一方向目前卻走得有些坎坷,9月15日,公司公告稱,收購血製品企業——上海萊士(002252.SZ)的計劃遭否決。

同方股份與上海萊士的重組為何以失敗告終?醫療產業是如何與公司原有業務、自身優勢相結合的?公司是否擔心多元化道路會削弱核心競爭力?

就以上相關問題,《投資者報》記者向同方股份致電致函,在多次撥打電話無人接聽後,記者在9月27日上午來到公司辦公處——海澱區同方科技廣場A座。在告知前台人員采訪需求後,公司企劃部員工以記者未曾預約為由,拒絕接受采訪。當記者表示,是否可以預約當日下午采訪時,對方同樣回絕,並草草結束通話。

收購醫療公司受挫

9月15日,同方股份公告披露,公司自今年4月便開始籌劃的重組以失敗告終。同方股份此次計劃重組對象是上海萊士,原來的計劃是以300億元的價格收購上海萊士29.9%的股份。

上海萊士是目前中國最大的血液製品生產企業之一。產品主要包括人血白蛋白、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特免類、凝血因子類產品等。

對於為何選擇進入血製品市場,同方股份在公告中表示,血液製品市場集中度較高,而且血液製品行業因為政策監管嚴、固定成本投入高等原因,進入壁壘很高,因而新的企業進入的可能性不高。通過此次對上海萊士的收購,同方股份可以快速介入到血液製品行業,同時可以改善公司的財務狀況。

財務狀況方麵,上海萊士的確強於同方股份。前者扣非後淨利潤2.7億元,後者扣非後卻虧損1.7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同方股份目前的市值隻有361億元,上海萊士則達到1023億元。而同方股份卻要花費接近自己市值的金額——300億元收購上海萊士,此次收購雙方的懸殊堪稱“蛇吞象”。

不知是否因為兩家公司市值、財務數據的差距,證監會將這一收購否決了。由於同方股份業績長期不振,眾多投資人本指望此次收購能讓公司走出泥潭,對此也是心懷期待。因而上海萊士收購案泡湯後,大量投資人拋售公司股票,9月21日,同方股份複牌後,股價下跌8.4%,9月22日下跌6%。

咬定發展健康產業

同方股份對醫療產業的布局不止於此。今年6月,同方股份通過境外下屬孫公司,以20.5億元的價格認購天誠國際11.875%的股份。公司之所以入股天誠國際,是看上後者持有一家血製品公司100%股權,該公司是英國企業BPL.

今年4月,同方股份董事會通過一項議案,同意公司通過境外全資孫公司出資18 億港元收購中國醫療網絡(00383.HK)27.62%的股份,該交易達成後,中國醫療網絡大股東將易主。

同樣在今年4月,同方股份公布設立全資子公司同方大健康,注冊資本達10億元。這一子公司的經營範圍包括健康管理、健康谘詢;醫療信息谘詢;從事醫療領域內的設備銷售、技術開發、技術轉讓等。

對於成立大健康公司的目的,同方股份稱,醫療健康作為全球最大的產業之一,支出總額占全球 GDP 總額的1/10左右,是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隨著經濟發展水平和收入提高,我國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服務的需求數量、質量不斷提升,拉動了衛生費用的持續增長。

成立醫療健康子公司,足以說明同方股份對醫療產業的高度重視,頻頻出手對健康企業進行收購,也顯示出同方股份在這一領域發力的決心。盡管此次收購上海萊士受挫,但同方股份曾對外表示,大健康產業領域是公司產業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方向,公司將繼續完善在這一領域的產業布局,拓展新的利潤增長點,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經營業績。

多元化發展未見成效

然而,咬定健康產業的同方股份此前並沒有醫藥產業的基礎,此次投資上海萊士,介入上遊的血製品行業,公司自身銷售網絡與後者風馬牛不相及,能否帶來協同效應存在疑問。

同方股份成立於1997年,由清華大學出資任大股東,是典型的校辦企業。將信息產業作為拳頭業務的同方,起初PC業務聲名鵲起。但後來,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市場逐漸繁榮,同方的消費類PC業務也就隨之沒落。

2013年伊始,同方走向橫向擴張的道路,業務逐漸橫跨計算機、電視機、數據產品、安防安檢設備、軍用裝備、工業節能、建築節能、智慧城市軟硬件、照明等行業。

有傳言同方旗下共有200個子公司。橫跨多個產業、“子孫滿堂”的同方股份近年來采取“有進有退”的產業布局,逐步收縮、剝離部分毛利率較低、市場競爭激烈的業務。也就是說,同方股份在“買買買”的同時,也在不停“賣賣賣”。

今年上半年,同方股份以11.7億元和2.5億元分別賣出子公司南通半導體、深圳多媒體全部股權。2016年,公司出售了紫光國芯股份和龍江環保的控製性權益。

但以業績表現看,同方變賣子公司的收益並不足以彌補旗下業務的虧空,投資的新產業也未產生足夠多的利潤,“有進有退”暫時並未獲得顯著成效。2016年、2017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後分別虧損為1.3億元、1.7億元。

一位計算機行業分析師曾公開表示,“同方股份一直未能改掉擴張衝動的毛病,業務像雜貨鋪一樣越做越雜,平衡資源分配成了很大的問題,結果是什麼都做,但什麼都做不大做不好。”

(原標題:同方股份蛇吞象收購上海萊士受挫 多元化發展未見效)

最後更新:2017-10-03 01:33:05

  上一篇:go 董明珠閃電舉牌海立股份驚呆股民 誰來入列江湖撲朔迷離
  下一篇:go 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利比亞石油產量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