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
魔獸
美元內憂外患未了 人民幣彈性料增強
上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第四周升值,升至6.70附近,收複去年四季度“失地”似乎指日可待。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很大程度上要歸因於美元走弱。如果美元繼續走弱,人民幣對美元仍有升值可能,但當前不宜過於看空美元。分析人士認為,美元“矯枉”的過程可能接近尾聲,如果未來美元走勢出現反複,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可能放緩,匯率波動可能加大。同時,人民幣匯率的內部支撐正在增強,匯率預期趨穩,未來再現持續單邊貶值的可能性較小。未來一段時間,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望在保持總體穩定的基礎上擴大雙向波動,匯率彈性增強。
人民幣由貶轉升
8月4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收報6.7181元,當周升值248基點,為7月中旬以來連續第四周升值。人民幣即期匯率在8月1日最高觸及6.7154,創去年10月13日以來新高。
時隔近10個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又回到6.70附近。6.70正是去年四季度人民幣貶值行情的起點。去年四季度人民幣累計貶值2795基點,幅度達4.19%,是2014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回調以來幅度最大的一個季度。不過,自從2016年末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觸及6.9666的低點後,人民幣的持續貶值便戛然而止。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的持續時間和幅度均為2014年來所罕見。截至8月4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今年以來累計升值2314基點,幅度達3.44%。
美元盛極而衰
今年以來,美元弱勢超出預期。
自1月3日盤中創出103.82的14年新高後,美元指數的走勢便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前7個月中除2月之外,其他6個月美元指數都在下跌。8月2日,美元指數最低跌至92.54,創2016年5月4日以來新低。截至8月4日,今年以來美元指數累計下跌8.68%。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的強勢在很大程度上緣自美元弱勢。
過去數年獨領風騷的美元為何跌下神壇?分析人士認為,美元此前的一枝獨秀充分反映了市場對美聯儲漸進收緊貨幣政策的預期,尤其是去年11月“特朗普交易”興起時,特朗普政府實施減稅、基建等政策推動美國經濟增長與再通脹的樂觀預期更趨強烈,美元指數由此創出十餘年新高。但實際情況是,美國“按部就班”的經濟增長及政策調整難以為美元升值提供額外助力,今年前兩次美聯儲加息乃至“預告”縮表均未能扭轉美元弱勢。
如果樂觀預期無法兌現,則美元麵臨“預期差”的考驗。今年以來,特朗普各項政策主張落地的進度低於預期,令美元飽受“預期差”困擾。同時,美國通脹持續低於預期,經濟增長出現放緩跡象,促使投資者重新審視先前對美國基本麵的判斷。
簡而言之,今年美元的“增量”利好不足,周期性因素對美元上行的刺激趨弱,美國經濟增長波動不時帶來擾動,政治風波進一步增添了美元走勢的不確定性。
就外部因素而言,全球經濟複蘇漸成趨勢,主要央行在政策取向上的分歧逐漸消弭,過去幾年支撐強勢美元的“經濟及政策周期領先優勢”這一核心因素發生變化,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歐元走強,打壓美元指數。
與美元相比,今年歐元的處境截然相反。法國大選後,歐洲政局趨穩定,經濟則處在複蘇的上半場,屢屢超預期,有關歐央行收緊貨幣政策的討論方興未艾,而市場反映尚不充分。鑒於歐元在美元指數中所占比重,歐元的反彈令美元指數持續承壓。況且,歐元隻是非美貨幣之一。在全球經濟複蘇趨勢下,美元匯率麵臨的“外患”不少。
人民幣升值或放緩
分析人士認為,如果美元繼續走弱,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仍有升值的可能,但當前不宜過於看空美元。
今年以來美元走弱一定程度上是對此前“過度升值”的“矯枉”。有跡象表明,“矯枉”可能接近尾聲:一是市場已下調對美元經濟增長及物價運行的預期,但美國7月非農就業的強勁數據表明,美國經濟增長勢頭穩固,通脹水平回升隻是時間問題。二是市場對特朗普競選承諾麵臨的“變現”難題已有理性認識,對新政的信心幾近“跌無可跌”。如果稅改和基建領域能取得一定突破,不排除再現“特朗普交易”的可能性。三是市場已下調對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進程的預期,但美聯儲仍堅持全年加息三次的計劃,並且大概率將在9月宣布啟動“縮表”計劃。
美元貶值的過程也是風險釋放的過程。隨著美元逐步調整到位,進一步下行的風險也在下降。歐元升值的過程則是消化利好的過程,但這些利好有太多預期的成分,同樣存在證實和證偽的不確定性,未來歐元升值可能不會一帆風順。
鑒於美元指數已跌至2015年以來的低位,對當前美元走勢不能簡單地做“線性外推”,需關注美元是否會反彈。當然,在全球經濟複蘇的背景下,美元很難重現過去幾年一枝獨秀的表現。
分析人士認為,如果未來美元走向出現反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波動的可能性將加大,尤其是雙向波動的彈性可能增強。美元繼續貶值的風險下降,則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的步伐可能有所放緩,但再現趨勢性貶值的可能性也很低。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企穩並升值並非隻有美元走弱這個外因。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經濟呈現穩中向好的態勢,工業品通縮局麵得到扭轉,微觀企業效益持續好轉。去年3月以來,工業企業利潤連續14個月保持增長,最近幾個月增速進一步加快。伴隨宏觀經濟和微觀企業效益的積極變化,人民幣資產的回報預期逐步改善,對其估值構成有力支撐,資金流出壓力隨之下降,外匯儲備、外匯占款及銀行結售匯數據均提供了佐證。從估值比較角度來看,當前人民幣資產性價比較高,在國內金融市場逐步擴大開放的過程中,未來吸引資金流入的潛力很大,也將給人民幣匯率構成一定支撐。
分析人士預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在保持總體穩定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雙向波動,增強匯率彈性,更好地反映市場供求關係。
(原標題:美元內憂外患未了 人民幣彈性料增強)
最後更新:2017-08-07 08:5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