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7
魔獸
亂象叢生 保監會重拳整治互聯網車險
近日,保監會下發了《關於整治機動車輛保險市場亂象的通知》,開啟了針對車險市場亂象的專項整治行動。
“這次監管為行業倒逼。車險行業已經進入到全行業虧損的狀態,隻有巨頭才能賺錢。這就證明監管是有問題的,目前處於不得不監管的狀態。”汽車工業協會、北鬥車聯網認證聯盟秘書長朱偉華直言。
近年來互聯網車險在帶動了車險行業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政策突然收緊讓行業和消費者無所適從,未來互聯網車險平台將何去何從?
靴子落地
7月中旬,保監會向業內下發的《關於整治機動車輛保險市場亂象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明確,各財產保險公司應加強對第三方網絡平台合作車險業務的合規性管控。財產保險公司可以委托第三方網絡平台提供網頁鏈接服務,但不得委托或允許不具備保險中介合法資格的第三方網絡平台在其網頁上開展保費試算、報價比價、業務推介、資金支付等保險銷售活動。
這意味著,未來將嚴控車險銷售資質,第三方的車險比價平台將迎來嚴監管。
早在6月4日,保監會已起草《通知》,要求財險公司應對車險中介業務加強合規性管控。並提出第三方網絡平台應取得經營保險業務資格。
如今靴子終於落地,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是《保監會關於強化保險監管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整治市場亂象的通知》的細化與落實,也是車險現場治理和商業車險二次費改的組合拳。
有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征集意見稿的時候,互聯網車險平台的處境就變得尷尬,如今《通知》落地,有過之而無不及,各項細則幾乎讓變通的所有路徑堵死。”盡管正值盛夏,而互聯網車險平台卻如入寒冬。
“本次監管的目的在於禁止價格戰。價格戰的源頭不在保險公司,其主體是中介機構。打價格戰的原因就是不受監管的情況下互聯網車險平台越來越多,這就造成了行業亂象。”朱偉華分析稱。通過監管讓互聯網車險平台不能再擾動價格,以此來改善亂象。
而第三方網絡平台的工作人員則告訴記者:“並不能理解突然這麼嚴格的管控,互聯網車險的發展對於消費者而言是好的。”
“現在保險機構太多了,比較亂。”對於監管的收嚴,消費者的看法也不盡相同。“車險隻要服務好價錢公道就可以,其實一些互聯網車險平台還是很實惠的。有監管是好事,不過監管過分的話就會壞事。”
盡管態度不盡相同,但整改效果已經出現。記者在瀏覽不少互聯網車險平台時發現,大多數沒有資質的平台已經下架了車險產品。
行業亂象
自從“互聯網保險”概念之風刮起,車險領域就湧入一大批互聯網車險創業者。
朱偉華解釋說:“互聯網車險能夠在價格上逾越監管的風險,這讓互聯網車險得以迅速發展。”
自2014年起,一些車險比價的第三方平台就紛紛出現,以產品搜索和價格比對為基礎功能。
還有一些保險公司與這些第三方網絡平台合作開發新型車險產品,不斷開展優惠贈禮活動,給予消費者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
其中不少互聯網平台都做了創新,包括UBI、裏程保、將“隨車”變為“隨人”等,但是實際的效果卻並不明顯,依舊停留在費用方麵的競爭。
“之所以這些創新車險沒有效果是因為保監會並不支持,而不支持的原因則是因為這些創新車險是變相違規操作。實質上,這些創新車險隻是一種營銷噱頭。”朱偉華如是說道。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數據顯示,1~5月,互聯網財產保險通過公司 PC 官網實現保費收入37.90 億元,占比 19.51%;通過移動終端實現保費收入 66.56 億元,占比 34.25%;通過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實現保費收入 22.06 億元,占比 11.35%;通過第三方網絡平台實現累計保費收入為62.14 億元,占比 31.98%。
根據數據,第三方網絡平台在車險的占比不小。但是車險平台的快速增長在給行業帶來增速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副作用。
“目前市場上,很多保險公司為了打價格戰忽略了承保理賠的風險。在承保階段。將價格壓得很低,很多互聯網車險平台不收手續費甚至將手續費補貼給車主。而互聯網車險平台甚至沒有將保險費轉給保險公司,但到了理賠階段,保險公司可能會有很多理由無法理賠,導致了消費者的利益受損。”朱偉華說,這樣的情況,保監會必須要把這些不合規定的平台踢出去才能做好行業監管,才能降低消費者的風險。
“不可否認互聯網車險確實帶來了一些好處,但是線下的套取費用、銷售誤導等問題也很突出。”一位從事保險業的工作人員無奈的說道。
洗牌轉型
這次《通知》收緊了車險業務,對於過去從事車險業務又沒有資質的比價平台影響巨大。
“亂象的根源在於管理規定,比如現在要求線上線下統一價格之後,近幾個月的互聯網車險呈減少趨勢。”朱偉華提到。“傳統的電話車險有一定上升,這其實本該是傳統電話車險的業務放在互聯網平台上去做了。監管之後行業也會逐漸正規化。”
在此背景下,第三方網絡平台要麼申請或收購保險中介機構牌照,要麼轉型成為專業技術公司。在新規的影響下,互聯網車險平台或將迎來一次洗牌。
而根據保監會印發的《關於做好保險專業中介業務許可工作的通知》,設立保險中介機構,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5000萬元,並且須為實繳資金。千萬元的實繳注冊資本讓不少互聯網平台望而卻步。
根據通知,保險中介不得委托或放任合作的中介將車險代理資質轉給其他機構,不得直接或委托中介跨地區開展車險業務。這讓車險代理資質的轉讓方法也落了空。
如此看來,互聯網車險平台繼續做保險交易的可能性變得渺茫。“對於沒有資質的互聯網車險平台而言,轉型的方向之一就是成為保險的技術服務商,隻服務於保險公司而不再對接車主。如果還想做保險的話,那其實是保險公司的廣告商,幫保險公司拉來用戶。”朱偉華直言,互聯網車險平台的轉型勢在必行。“如果有互聯網車險冒風險去做,也是行不通的。首先保監會一定會拿下,或者就是把其上遊的保險公司線條斷掉。”
(原標題:亂象叢生 保監會重拳整治互聯網車險)
最後更新:2017-07-30 06: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