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12 返回首頁    go 魔獸


一年來近60個網貸監管政策出台 1068家問題平台接連爆出

自去年8月24日銀監會等四部門聯合頒發《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下稱《暫行辦法》)至今,已近一年。

據網貸之家統計,《暫行辦法》發布之後的一年內,相關監管政策出台近60個,包括國務院發布的互金專項整治實施方案、銀監會發布的P2P備案登記指引和銀行存管指引,以及各地方金融辦密集出台的相關政策規定等。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網貸之家、網貸天眼提供的數據統計發現,監管政策實施近一年以來,6%的平台被淘汰。數據顯示,去年8月底,正常運營平台數量為2235家,截至2017年7月底,正常運營平台數量下降至2090家。從2016年8月份至2017年8月份,期間爆出的問題平台(包括跑路、提現困難、經偵介入、停業和轉型的平台)共計1068家,其中跑路平台136家、提現困難平台136家、停業平台760家、轉型平台36家。

《暫行辦法》為平台劃出了“十三條紅線”,其中包括禁止自融或變相自融,禁止歸集出借人的資金,禁止直接或變相承諾保本保息,禁止項目期限拆分,禁止自行發售或代銷理財產品等。同時,要求平台設有風險提示、信息披露專欄,對個人、企業分別設定借款金額上限,並要求平台上線銀行存管,申請係統安全認證,電信業務許可證等。

本報記者梳理了近一年來影響較大的問題平台和詐騙平台,其中也有上市公司背景、國資背景、互金協會背景平台。

“高大上”平台接連出局

據網貸天眼提供給《證券日報》記者的數據顯示,上市公司背景的問題平台主要有家金所(終止運營)、神州通寶(終止運營)、隨時融(終止運營)、綠能寶(提現困難)、新付易貸(平台失聯).

國資背景的問題平台則更多,包括終止運營的光穀惠眾、惠民金融、聚火投資、羅斯金融、moneyhome、黃經貸、合拍貸;提現困難的金糧寶、億好金服、君享金融、源海金服、投寶金融、爵財網、航金所;失聯的花橙金融、天財貓、中星財行、藍金所、99金融、星辰金服、鹽城貸;警方介入的恒貸網、益金寶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國資背景平台的股東實際並非國資,屬於偽國資平台。

本報記者統計發現,自2016年8月24日—2017年8月12日的跑路、詐騙平台,目前大多數的投資人維權沒有太多進展,真正立案的並不多。其中,影響較大的問題平台當屬綠能寶和妙資金融。

4月10日,綠能寶突然停止了平台提現。一星期後,綠能寶就平台兌付逾期問題發布聲明,將平台的資金困難歸咎於光伏補貼發放的延遲,表示逾期金額將於180日內完成兌付,並承諾有能力確保投資者逾期租金和本金的全額兌付。當時,綠能寶平台上仍有產品可供購買。而據綠能寶在其官網上公布的逾期情況顯示,其逾期金額累計超過2.2億元,涉及5700餘名投資人。

綠能寶事發,此前為其站台的名人紛紛選擇撇清關係。史玉柱發文聲明其並非綠能寶股東,僅持有過SPI的可轉換債券,並已全部轉換為普通債券。而綠能寶所宣稱具有高安全性的實物租賃模式,也未能成功替投資人保全資產。直至2017年7月份,綠能寶宣稱的兌付時間已過半,綠能寶的辦公地點早已人去樓空,投資人長達三個月的等待也沒有一個滿意的結果。目前,蘇州警方接到綠能寶投資者報案,正式對綠能寶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立案偵查。

8月8日,杭州P2P平台妙資金融被立案調查的消息在圈內傳開。根據網傳的一份落款為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區分局的《告示》,“因妙資金融出現財務困難,無法正常兌付,該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已到公安機關說明情況。目前,公安機關對該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進行立案偵查。”

公開資料顯示,妙資金融於2014年4月20日上線,其運營主體為妙資金融財富管理中心(杭州)有限公司。平台官網顯示,目前其注冊人數83萬人,累計投資90.6億元。該平台宣傳了一年多的銀行存管,始終未上線。

詐騙平台將“玩不下去”

《暫行辦法》要求,網貸平台投資者資金實行“銀行金融機構作為第三方資金存管”,這成了很多平台過不去的一道坎,讓很多問題平台迅速出局。

今年5月份跑路的安徽合肥P2P平台吉匯金融和恒貸網,忽悠投資者的一個“法寶”就是銀行存管。吉匯金融通過各種方式,刻意高調宣傳其與徽商銀行的存管“進入倒計時”,還公示了一份《徽商銀行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合作協議》。但後來投資人發現,該協議隻不過是一份合同範本,合同上並沒有徽商銀行的蓋章。

據悉,吉匯金融屬於平台實際控製人、高管以及渠道推廣人員、羊毛頭等數十人“合夥”編織的騙局。最初宣稱國資入股+銀行存管,但最後證實均是在忽悠投資人入局。

恒貸網則是偽造國資背景和銀行存管,受騙投資人幾乎遍布全國各地,涵蓋了各年齡層,投資人累計損失1800多萬元。根據恒貸網官網顯示,該平台於2016年11月份上線,其宣稱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供應鏈金融平台,控股股東為山東省魯西南地區國資委下屬國有獨資企業,標的年化收益率多為7.8%-10%之間。

嚴監管期間純詐騙平台的“生存期限”都不長,恒貸網更是上線不足2個月就卷錢走人。“監管嚴了,詐騙平台非常容易被拆穿,自然不會像之前幾年隱藏了很久才爆雷”,有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稱。

與此同時,經偵頻繁介入也有助於業內掃清障礙,深圳經偵發起了一係列清查行動,這一行動在之後得到了北京、上海等地的效仿。隨著互金專項整治行動的深入推進,詐騙平台難以“玩下去”,平台良性退出逐漸成為主流。

(原標題:一年來近60個網貸監管政策出台 1068家問題平台接連爆出)

最後更新:2017-08-19 09:47:21

  上一篇:go 唐山鋼廠限產前的瘋狂:開工率見頂 限產就立刻大修
  下一篇:go 發改委新一批混改名單曝光:中糧資本、中金珠寶等入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