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9 返回首頁    go 魔獸


投資者要認清“操盤技術”危害性 避免盲目“追漲殺跌”

上交所日前發布的一份紀律處分,將投資者賴國昌違規擾亂股價,參與炒作方大炭素的伎倆曝光。

經查明,2017年3月9日至2017年7月13日,投資者賴國昌名下證券賬戶在交易*ST八鋼、新疆城建龐大集團石化油服北方稀土等股票過程中,多次出現買入風險警示股票超限,以漲幅限製價格頻繁、大量申報又頻繁撤銷申報等異常交易行為,嚴重擾亂了證券市場的正常交易秩序。2017年7月28日,賴國昌名下證券賬戶在交易方大炭素股票的過程中,再次出現了以漲幅限製價格頻繁、大量申報又頻繁撤銷申報的異常交易行為,違規性質較為惡劣。上交所決定對賴國昌名下的相關證券賬戶實施限製交易3個月的紀律處分。

在筆者看來,這是監管層在打擊違法違規行為過程中抓的一個典型,表明了監管層對這種炒作的態度。

我們看到,隨著證券市場不斷發展,新產品、新技術、新交易模式不斷湧現,異常交易行為的表現形式也有所變化。諸如拉抬打壓,虛假申報,漲跌幅限製價格大額申報,自買自賣、關聯賬戶交易以及基金異常交易等花樣手段層出不窮,對交易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此前,滬深兩個交易所就公布過針對幾個針對異常交易行為的監管案例,這些案例,都是交易所在一線監管中重點打擊的,也是遊資大戶日常炒作時最常發生的違法行為。

異常交易行為,嚴重擾亂了證券市場的正常交易秩序。以“強化尾市漲跌停趨勢的虛假申報”為例,有投資者采取市場俗稱“封漲停”的方式,刻意選擇接近收盤時仍是漲停的股票,在明知成交概率很小的情況下,繼續以漲幅限製價格大量、大額申報買入,強化漲停趨勢直至收盤,以吸引更多投資者在下一交易日買入,而其自身趁機賣出。另外,投資者還可能借助“封跌停”行為,製造或加大市場恐慌情緒,誘使其他投資者次日低價賣出,自身趁機買入。

所以,對於這種行為,必須予以嚴厲打擊。筆者經過對滬深兩個交易所公布的數據進行統計後注意到,今年以來,截止到8月11日,上交所共對2989起證券異常交易行為進行調查;深交所方麵,從4月24日至8月11日(深交所市場監管動態從4月24日當周開始公布),共計對815起證券異常交易行為進行調查。涉及盤中拉升打壓股價、拉升打壓股票收盤價格、漲跌停板虛假申報、超限買入風險警示股票、對倒等異常交易情形,並及時采取了自律監管措施。

筆者認為,不管是嚴厲打擊異常交易行為,還是兩個交易所“以案說法”,一方麵有助於引導市場投資者樹立合規交易理念,加深對交易規則知識的理解,使其正確認識到一些所謂“操盤技術”的市場危害性;另一方麵,有助於增強中小投資者對各類異常交易行為的辨識能力,在遇到證券交易價格短期大幅波動時,進一步提高風險識別能力,避免盲目的“追漲殺跌”以致蒙受損失。

(原標題:投資者要認清“操盤技術”危害性 避免盲目“追漲殺跌”)

最後更新:2017-08-17 08:47:40

  上一篇:go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再下一城 鋼鐵等領域重組將拉開大幕
  下一篇:go 21世紀經濟報道頭版評論:降準是可考慮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