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70 返回首頁    go 魔獸


2018年券商投資策略:中小創或“王者歸來”

即將到來的2018年,A股市場將如何演繹?投資者又將麵臨怎樣的投資機遇?本報記者綜合整理多家券商發布的2018年度投資策略報告,從中得出這些券商對2018年的宏觀經濟、市場環境、投資機會的看法,以期為投資者們整理出一些投資思路,僅供參考。

宏觀經濟將走向“新平衡”

即將成為曆史的2017年,中國經濟表現亮眼,在提高增長質量和效益的同時,維持了經濟較快增長。在己發布2018年度投資策略的券商中,它們對於2018年的中國宏觀經濟又是怎麼看的呢?

中信證券認為,中國經濟暖意漸儂,將走向“新平衡”,積極因素多於不利因素,主要因素有四類:一、“朱格拉周期”拉動采礦業和製造業等周期性行業投資回升,工業新產能周期的釋放可期;二、2017年居民收入增速有反彈,對2018年消費增長有較強的支撐作用;三、全球經濟複蘇有望促使出口保持平穩增長;四、基建仍有能力保持中高速增長。預計2018年GDP增長6.8%左右,與今年基本持平。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在該公司舉行的2018年度投資策略報告會中提出“新時代、新周期”,表示2016-2018年經濟L型,需求韌性強,2017年3季度-2018年上半年步入MINI去庫存周期,進入消費主導的經濟發展階段。2018年下半年-2019年再度補庫存周期和新一輪產能周期疊加,經濟可能突破L型的一橫向上。未來新得增長平台可能在5%-6%左右,高的時候7%-8%,低的時候4%左右,更重要的是從高速度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預計明年將會呈現貨幣政策穩健、投資增速下行通脹可控、利率緩慢下行,經濟增速企穩,經濟增長結構出現調整。經濟動能的新增長點不斷加強,即中高端消費、創新驅動和綠色低碳。”招商證券指出。

瑞銀證券亞洲經濟研究主管汪濤預計明年經濟增速小幅回落,從今年的6.8%左右放緩到6.4%,但結構繼續改善。供給側改革繼續推進,企業利潤好轉得以持續,預計推動企業投資小幅反彈,部分抵消房地產和基礎設施投資放緩。信貸增速預計繼續放緩,債務占GDP的比重繼續上升,但速度放緩。

東北證券策略認為,明年經濟將集中提高供給體係質量,投資大環境可以概括為經濟量穩質升與貨幣政策易緊難鬆,流動性環境將會是利率抬升與降準雙組合。

大盤暫時看高至4000點

在日前舉辦的2018年投資策略會上,東北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殷預測,市場具備震蕩上行支撐,上證綜指有望在2018年上探4000點,配置結構從上遊向中下遊行業延伸,由新興領域向製造強國的產業化方向聚焦。

沒給具體點位的券商報告也多看暖後市。中信證券指出,全球範圍來看,比A股預期收益率高的不如A股安全,安全性與A股差不多的預期收益率又大多不如A股高。中國範圍內,金融監管收緊的方向不會變,理財、貨基、信托等傳統投資渠道,收益率上行空間都有限,隻剩下證券類資產的配置有持續抬升的空間。

方正證券認為,2014年主要靠改革推動的風險偏好上升和貨幣放水推動的無風險利率下降,不是靠基本麵,14、15年經濟在下滑。但是這一輪結構性牛市主要靠基本麵推動,所以這個市場獲得能夠持續上漲的板塊,一定是要有紮實的業績支撐,講故事的股票難以獲得市場認可。

東北證券策略團隊判斷, A股市場呈現大風格持續、小風格輪動格局。“經濟上+流動性下”的組合大概率還會延續,這意味著2012年開啟的成長股牛市行情難以再現。A股聚焦傳統行業、聚焦盈利、聚焦龍頭的風格特征在2018年還將持續。

不過,申萬宏源表示,2018年宏觀經濟預期的潛在波動率可能上升,資本市場可能告別低波動時代。經濟穩步複蘇,溫和通脹,企業盈利能力維持高位仍是當前展望2018年的中性假設。但必須認識到,2018年實際情況偏離預期的概率和幅度可能都大於2017年,需要做好準備應對變局。

中小創或“王者歸來”

在投資機會方麵,券商的看好可歸納為消費、成長與價值並重。華創證券認為,國內指數優於個股、市值優於板塊的風格仍將維持,行業配置看好消費和先進製造業。行業配置將沿兩條主線展開:一是受益於原材料價格下行、非核心CPI上行的石化、農產品和必須消費品,行業有望保持穩健盈利;二是隨著供給側改革新舊動能的切換,代表國家未來新經濟增長點的產業方向將會迎來持續的政策利好、穩定的業績釋放,走出獨立於經濟周期的行情。

中信證券認為,長期的估值整固後,大部分行業遠期PEG都在0.8-1.2之間,搜尋“高性價比”行業非常困難;大小市值風格分化也不明顯。相對行業和風格輪動,中信證券認為2018年A股輪動更多體現在各線龍頭之間,節奏上一線龍頭領漲,二、三線龍頭跟漲會交替出現;其它非龍頭公司的相對表現要弱一些。

申萬宏源則指出,中小創相對業績趨勢可能重新占優,成長終歸來!龍頭不能簡單與價值板塊劃等號,成長也有龍頭!風格判斷的基礎是相對業績趨勢,2012-2015Q2創業板相對滬深300業績增速不斷向上,構成3年創業板牛市的基礎。2015Q3至2017Q3滬深300業績相對占優,也強化了價值股結構牛市和“A股美股化”的進程。

“展望2018年,盡管中小創外生業績的正貢獻將逐漸消失,總體業績增速回歸內生增速,同時商譽減值的壓力仍可能邊際提升,中小創業績增速下滑仍是大概率。但與非金融石油石化相比,創業板(剔除溫氏樂視)業績增速的下滑幅度將可能更小,相對業績趨勢將重新占優,成長終歸來!2016年開始,各國各行業行業集中度提升的進程突然加速,以此為基礎,龍頭股牛市開啟並延續至今。”申萬宏源。

申萬宏源認為,疊加中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進程正在起航,2018年中小創將可能成為重要的超額收益來源。需要注意的是,在滬深300相對業績趨勢連續6個季度占優之後,創業板相對業績重新占優將是一個逐漸確認(需要連續兩個季度的信號驗證)的過程,歲末年初價值股可能仍在動量中,而2018二三季度將是成長逐步歸來的時間窗口。

5G等板塊較被看好

華創證券指出,非核心通脹的回升疊加金融去杠杆推進,將造成再通脹預期向類滯脹預期轉化,從而在上半年對金融市場運行構成壓力。機構絕對收益化以及緊縮效應趨強的背景下,指數優於個股、市值優於板塊的風格仍將維持,但盈利持續擴張主線將被通脹結構演變和新舊動能轉換所取代。

申萬宏源表示,圍繞“製造 + 中國領先”和“創新 + 景氣”主線布局2018年;業績改善的金融板塊仍值得底倉配置;2018是政策性主題大年。從“製造 + 中國領先”的角度推薦5G、光伏、高鐵、軍工和AI的投資機會。並繼續從“創新 + 景氣”的角度推薦電子和新能源汽車。

方正證券指出,在供給端,科技創新將提升企業盈利能力,科技創新加速製造業升級,重點關注光學光電包括半導體芯片、集成、液晶麵板及材料等、5G、北鬥係統、新能源汽車,另外一些領域如醫藥、航天航空器、武器裝備等仍屬於中長期目標。

招商證券認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快,科技板塊是2018年的主戰場之一:產業政策(當前新興產業支持力度空前,政策已定調);技術進步(智聯網(AIot)崛起,“互聯網+”進化為“智聯網+”);資金偏好(海外資金青睞科技龍頭,A股機構投資者風格轉變)。上半年聚焦各領域稀缺科技龍頭(重估).

安信證券陳果策略團隊強調,無論在未來決勝2020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年時間還是更長遠的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都離不開科技技術這第一生產力,接下來供給側改革重加法,做加法的重要環節就是提升戰略新興產業的比重,所以創新中國/製造強國/國產替代一定是貫穿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核心投資主線,其中我們重點看好“中國芯”、5G/物聯網、人工智能、智能製造、軍民融合、生物醫藥等幾大核心主線。

國企改革等主題備受看好

主題投資上。華創證券指出,新一輪改革與新一輪開放共築“新動能”。對內“新一輪改革”,對外“新一輪開放”,以尋求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圍繞兩個核心變量進行:一、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這其中又包含兩個方麵:a、技術進步帶來的製造業升級,關注戰略性新興產業;b、製度變遷帶來的紅利,這其中新一輪國企改革由“管資產”到“管資本”的變遷,關注國企ROE回升主線以及 “新一輪開放”之中海南特色產業龍頭;二、人口結構的優化,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和城市群的進一步提升和擴大,帶來的大眾消費崛起主題或將成為明年最重要配置方向。

中信證券對2018年的判斷是“慢牛”,並認為2018年A股盈利增速10%,增量資金多通過機構增配A股,通脹預期影響市場節奏,據此,中信證券建議,結合長期空間和短期催化,優選跑道,以產業鏈和主題的角度切入,具體關注國企改革、“一帶一路”、新零售、5G等主線。行業配置上看好科技、消費、服務、製造、金融。

券商推薦部分個股

招商證券推薦:龍洲股份(002682)、大秦鐵路(601006)、南方航空(600029)、中國國航(601111)、韻達股份(002120)、外運發展(600270)、建發股份(600153)、白雲機場(600004)、廣發證券(000776)、華泰證券(601688)、招商證券(600999)、中信證券(600030)、國泰君安(601211)、中航機電(002013)、中航黑豹(600760)、航發動力(600893)、四創電子(600990)、海蘭信(300065)、中國動力(600482)、西山煤電(000983)、潞安環能(601699)、山煤國際(600546)、陽泉煤業(600348)、陝西煤業(601225)、中國神華(601088)、廣匯能源(600256)、信立泰(002294)、通化東寶(600867)、長春高新(000661)、中國醫藥(600056)、老百姓(603883)、益豐藥房(603939)、麗珠集團(000513)、雲南白藥(000538).

申萬宏源推薦:三一重工(600031)、徐工機械(000425)、康尼機電(603111)、新宏泰(603016)、華鐵股份(000976)、永貴電器(300351)、精測電子(300567)、聯得裝備(300545)、鼎漢技術(300011)、長川科技(300604)、黃河旋風(600172)、拓斯達(300607).

華創證券推薦:光大銀行(601818)、華夏銀行(600015)、中信銀行(601998)、興業銀行(601166)

東北證券推薦:中國平安(601318)、新華保險(601336)、中國太保(601601)、中國人壽(601628).

(原標題:2018年券商投資策略 中小創或“王者歸來”)

最後更新:2017-11-24 03:19:12

  上一篇:go 龍頭房企駛上擴張快車道 高負債或成“達摩克利斯之劍”
  下一篇:go 供不應求局麵短期難改 LNG價格或將再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