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魔獸
網上購物、微信視頻、電腦遊戲,一個都不少,且看滄州9旬老太的智能化生活
“2015年春天,我去榮國府旅遊,回來時,給孩子買了個金箍棒和一頂猴帽兒。到家後,我就和4歲的重孫子在客廳裏耍乎上了,我手持金箍棒,來了個孫悟空造型,家人看後哈哈大笑,說我就是個老頑童,我一聽,這仨字挺好,就做了我的網名。”今年90歲的李誌敏給記者介紹起她微信昵稱的由來。
李誌敏家住河間,1945年參加工作,1987年離休,教了一輩子學,也當了一輩子學生。“活到老學到老”是老人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尤其是離休後,她的空閑時間多了,更有時間去學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采訪過程中,李誌敏幽默的話語時常逗得記者哈哈大笑,記者就把這份“老頑童語錄”分享給各位讀者。
‘偷菜’我可不幹,一輩子沒幹過壞事,電腦上‘偷’也不行
十多年前,李誌敏看二閨女在電腦上玩遊戲挺有意思,看著看著就學會了鬥地主、連連看、祖瑪等小遊戲。閑暇之餘,李誌敏也在自己的舊電腦上玩開了。“祖瑪一共12關,因為年紀大了,手動得慢,一般我打不了通關。有一次,不知怎麼回事,我竟然打過了12關,電腦屏幕上出現了一個金蛤蟆,我高興得不得了。想著讓閨女回來看,結果一會兒那金蛤蟆就不見了。”說起那次玩兒通關的事情,李奶奶語氣中透著興奮,但也帶著些許遺憾。看李奶奶每天用電腦玩遊戲,孩子們就讓老人幫忙在他們上班時間“偷菜”,結果卻被義正嚴詞地拒絕了:“我一輩子沒幹過壞事,‘偷菜’的事兒可不能幹,電腦上的也不行。”
後來,李誌敏已經不滿足於玩遊戲了。看到二閨女學五筆打字,她又跟著閨女學打字。李誌敏覺得五筆字根像一個個小蝌蚪,在腦子裏遊來遊去,就是不肯停下,到最後,都記亂套了,也沒能學會打字。二閨女以為母親要放棄了,可老人無意間從孫子口中得知,電腦上不光有五筆打字法,還有拚音打字法。於是,老人放棄五筆字根,轉學拚音。可困難又來了,李誌敏幼時學的拚音和現在的不太一樣,這可怎麼辦?苦思冥想之後,老人做了一張表格,表格分上下兩欄。她把自己學的老式拚音寫在上麵一欄,讓女兒把相對應的新式拚音寫在下麵一欄。半個月後,李誌敏終於記住了這26個拚音字母,一個月後,她學會了打字。李誌敏高興地對女兒說:“看,隻要我不服輸,電腦最終成了我的手下敗將!”
有嘛不會的,我就上網問‘度娘’
自從“降服”了電腦,李誌敏就沉浸在網絡的海洋了。QQ聊天、瀏覽新聞、查閱資料,電腦是越用越順手,可李誌敏看著這台台式機就覺得不順眼了,不光外形大,內存也小,打開網頁速度特別慢。李誌敏果斷將這台電腦淘汰了,買了一台輕便的一體機。從那以後,李誌敏不管是去閨女家還是到兒子家,這台電腦都要捎著。李誌敏的大女兒左錦華告訴記者:“我媽就是我家的百事通,我們有什麼不懂的事,不認識的字,問我媽,準能知道。”李誌敏卻不太認同這話:“百事通不是我,是它!”說著,老人指向了那台電腦,“百度一下,什麼都知道了。”老人在自家小院裏種菜、種花、種果樹,當種植過程中,果蔬出現什麼問題,她自己解決不了,就上網找答案。前兩年,院裏那顆冬棗樹開始結果,但是果實又小又少,李誌敏納悶了:澆水、施肥,一樣也沒落下,怎麼這棵樹就是結不好果呢?“有嘛不會的,我就上網問‘度娘’。結果,真沒讓我失望。網上說,棗樹要進行‘環剝’才能長大、結果。”李誌敏找來朋友為這顆小樹進行了“環剝手術”,第二年,家裏人吃上了又大又甜的冬棗。
這條褲子怕我嫌貴就降價了,既然如此,我就收了它吧
近幾年,網絡購物興起。李誌敏也很喜歡這種輕點鼠標、貨物送到家的購物方式。左錦華說:“我媽網購也有五六年的曆史了。原來都是我們給老人買衣服,自從她學會了網上購物,就不再讓我們買了。她自己挑的衣服更可心。”李誌敏在網上買的第一件衣服是一套睡衣。“網上的東西真多,比我們這大商場的東西不知多多少倍。我買衣服先挑質地,再選顏色、款式。雖然不用出門,但我也得在網上貨比三家,到最後都挑花了眼。”幾天後,睡衣寄過來了,李誌敏一看和圖片上一模一樣,更增強了她網購的信心。從那以後,李誌敏的衣服、帽子再也沒去商場買過。去年年底,李誌敏在網上看到一條褲腿帶暗花的褲子,當時沒買。最近瀏覽淘寶又看到那條褲子,還是那家店,褲子降了幾十塊錢,李誌敏玩笑地說:“這條褲子怕我嫌貴就降價了,既然如此,我就收了它吧!”
雖然讚同網上購物,但李誌敏對孩子們現在動不動就叫外賣的做法卻不讚同,她告訴記者,“飯還得自己做著吃,幹淨、節約又營養。”
手機裏有倆照相機,我願用那個照出來漂亮的
雖是90歲高齡,但李誌敏卻像她的微信名一樣,是個老頑童,愛好新事物。智能手機推出不久後,大女兒投其所好,買了一款手機送給她,老人高興地抱著手機就研究起來。左錦華說:“到現在為止,我媽的手機已經更新換代了四次。這不,今年年初,大弟弟又給老媽換了一款4000多塊錢的智能手機。原因就是老太太嫌以前那個手機內存不夠、像素不高。”
別看年紀大了,但李誌敏玩起微信來,一點也不比年輕人遜色。“沒事時,我就和我的老朋友進行視頻聊天,看到什麼新鮮內容,也給好朋友發過去。”給圈裏的朋友發微信,李誌敏也像當年教學一樣,因材施教。比如:給一個不識字的老鄰居她就隻發圖片;給有文化的教師朋友,她就發一些心靈雞湯、美文;給身體不好、注重保健的朋友,就發一些健康知識……記者問左錦華:“李奶奶玩的微信是不是你們教的?”左錦華不好意思地笑著說:“哪是我們教的呀?全是她自己琢磨的。到現在我都不太會玩兒微信呢!我媽和我視頻,我能接,但卻不會向好友請求視頻聊天。”“我就不信小孩子都會的東西,我下大力氣學不會。平時,家裏人都去上班了,我就自己琢磨。手機上就那麼幾個按鍵,多試幾次總能找到需要的東西。比如說把文章發給朋友或是發朋友圈,開始我也不會。後來,我看到手機右上角有三個小黑點,就點了一下,嘿,裏麵就有發給朋友這個選項,這不,不求人就學會了嗎?”李誌敏說起自學過程輕描淡寫。
當然,也有李誌敏弄不懂的地方,比如說手機拍照吧!李誌敏發現,怎麼有時候用手機拍出來的照片漂亮,有時候就顯老呢?反複測試也不知咋回事?李誌敏想:難道這貴手機裏有兩個照相機?打電話向孫子求助,孫子聽了原委,樂得肚子疼:“奶奶,你說的那個是美顏功能。打開美顏,拍出的人就漂亮。不開美顏,拍出的才是本人。”原來如此,自拍時,李誌敏都用美顏功能。她說:“我願用那個照出來漂亮的自拍,照片自己看著就美。”
除了自拍,李誌敏還拍自己養的蟈蟈、種的花。去年秋天,李誌敏發現自家的曇花骨朵大了,應該快開了。“人家都說曇花一現,我得把這難得一見的場麵拍下來!”靜悄悄的夜裏,家人都進入了夢鄉。李誌敏拿著手機,守在窗台邊,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那盆曇花。半夜11點多,李誌敏終於等到花開那一刻。“哢嚓、哢嚓!”相機將花開一刹那定格下來。李誌敏將曇花開放的照片放到朋友圈裏,才去睡覺。第二天一早,打開手機一看,點讚的上百人。自家圈裏的孩子們紛紛說:“俺老婆婆真棒!”“我給奶奶點一百個讚!”看到大家分享了曇花開的瞬間,老人心裏也美滋滋的。
我得把手練快了再給你們發紅包,要不我可就搶不著了
說起過年時搶紅包的事兒,老太太樂不可支,“開始搶紅包的時候,我可是鬧了個大笑話。我光知道搶,搶完了也不知道點開。好不容易手快了一回,還沒見著錢。” 最初,李誌敏也不明白,費半天勁,搶不了塊兒八毛的,為什麼孩子們都願意抱著個手機搶紅包呢?自己參與了幾次,她才知道,搶的是手快、心跳,是重在參與的樂和,而不在搶多少錢。孩子們看李誌敏搶紅包搶得不亦樂乎,都想著讓她搶,發紅包之前就招唿一聲:“奶奶,盯好了,我可發紅包了!”李誌敏眼疾手快,點開了一個新發的紅包,唉!8分錢!看老太太有點失望,外甥女趕緊說:“姥姥,我給你發個大紅包!”李誌敏點開一看,一個80塊錢的私包發過來了。過年期間,李誌敏一共搶了200多塊錢的紅包。孫子們都嚷嚷著:“奶奶,你怎麼光搶紅包,也不給我們發一個呀!”李誌敏笑嗬嗬地說:“你們等著啊,等我把手練快了就給你們發紅包,要不我自己可就搶不著了。”
采訪結束的時候,左錦華告訴記者,母親還有一個願望:想趁著身體還硬朗,去坐一次飛機。作為一個醫務工作者,左錦華打算和弟弟、妹妹商量,隻要航空公司允許,就去滿足母親的這一夢想。
最後更新:2017-10-12 13:2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