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魔獸
IPO過會率創新低 樂視網造假風波引發從嚴審核
“昨天才剛剛經曆了這個事情,很多事情需要開會討論,我不能答複你。”11月2日,《華夏時報》記者致電無錫普天鐵心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無錫普天”)谘詢IPO申請未能順利過會接下來的計劃,對方如此回答。
近日,與無錫普天一樣未能過會的公司漸漸多了起來。
10月31日,共有6家企業的IPO申請接受審核,3家企業被否,1家暫緩表決,2家獲得通過,通過率僅為33%,創下曆史新低。11月1日上會3家企業,2家通過1家被否,新股發審通過率為66%。
10月17日,創業板發審委與主板發審委合並的“大發審委”正式亮相以來,IPO發審的通過情況讓市場解讀出“從嚴”的信息。
創新低背後
33%和66%,這樣的通過率實屬罕見。據統計,截至11月1日,新一屆發審委已經審核了28家公司的首發申請。從審核情況來看,18家獲得通過,7家被否,3家暫緩表決,通過率為64.3%。
這一通過率與此前相比,大幅下降。有媒體統計,在新一屆發審委成立之前,截至9月30日,證監會今年審核的405家公司首發申請中,328家獲得通過,16家暫緩表決,8家取消審核,53家未通過,IPO審核通過率為80.99%,比2016年同期下降了近10個百分點,去年前三季度的首發通過率為90.96%。
針對當前的低通過率,多位市場人士將其解讀為或與近期媒體爆出曾參與樂視網IPO的前創業板發審委委員接受調查有關,發審委因此變得謹慎。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彪認為,近期發審謹慎主要還是受樂視事件影響,多名前發審委委員被調查的消息,社會影響力巨大。
“前端審核目前必須加強和中國目前退市製度還不完善有關,目前的市場主要還是進多出少,所以隻好選擇在前端發力。”劉彪表示。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告訴《華夏時報》記者,不否認可能受樂視網IPO造假醜聞的影響變得謹慎,所以嚴格把關,導致過會率不高。但更重要的,還是從申請過會未通過的公司上找原因。
從公司來看,在10月31日的審核結果中,哈爾濱森鷹窗業股份有限公司、海寧中國家紡城股份有限公司和穩健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被否,中源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被暫緩表決,獲得通過的是蒙娜麗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鑫廣綠環再生資源股份有限公司。被否的穩健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曾在9月28日上會,當日被暫緩表決,不料1個月後重新上會,最終被否。
11月1日,共有3家企業的IPO申請接受發審委審核,2家過會,1家被否。成都西菱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天地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審核,被否企業是無錫普天鐵心股份有限公司。
麵對較低的通過率,劉俊海認為,當前值得關注的是股票發行的注冊製改革,有人擔心注冊製改革是釋放利空消息,但其實注冊製改革能讓好公司脫穎而出。
“喝酒吃藥”的症狀
“今年這樣發新股,效果和注冊製差不多。未能過會的公司要看具體不能夠通過的原因。”交銀國際研究部負責人洪灝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實際上,未能過會的公司較多地集中在醫療領域。除上述穩健醫療被否之外,10月24日被否的湘北威爾曼製藥、長春普華製藥、南京聖和藥業、重慶聖華曦藥業、潤弘製藥、浙江諾特健康科技等均未能順利過會。事實上,在醫藥醫療類企業的IPO申請審核過程中,商業賄賂是經常被問及的一個問題。
對於穩健醫療,發審委給出的審核結果認為,申報文件顯示,穩健醫療在規範運作與內控方麵存在以下問題:出資行為存在瑕疵,存在較多會計差錯,報告期內發行人接連受到16起行政處罰。此外,在1999年、2000年、2001年與多地國有企業合資經營,並在隨後購買了相關國有資產。需要進一步說明國有資產收購中交易的程序和價格是否合規,該等收購資產權屬是否清晰。
在招股說明書的反饋意見中,發審委要求穩健醫療的保薦機構、發行人律師核查並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發行人引入機構投資者康勝投資、康欣投資、康隆投資、康立投資、紅杉信遠的原因;增資及股權轉讓價格確定的依據;增資及股權轉讓過程是否履行了相應的股東會程序;紅杉信遠入股價格較前幾次公司股權轉讓價格差異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資金具體來源及其合法性;各新股東與發行人之間是否存在對賭協議等特殊協議或安排;上述新股東是否具有國資背景,是否應當轉持股份。
劉俊海認為,現在很多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前引進戰略投資人常會帶有對賭條款,如果不清除,將成為隱患,將來肯定紙包不住火。
“上市公司必須股權結構清晰,如果股權結構不透明,一旦公司上市就會給公司未來的中小股東權益帶來非常大的危險。”劉俊海表示。
威爾曼製藥的問題可能更為嚴重。發審委審核結果顯示,報告期威爾曼製藥無實際銷售活動的發票開具行為;實際銷售收入確認與招股說明書中描述不符;發貨指令單上無發貨人、儲運部主管、出納簽字;報告期內現金交易金額較大,相關的資金管理製度對現金的提現標準與現金使用無明確規定等。
值得注意的是,威爾曼製藥主要采取經銷商的銷售模式,報告期內其二級經銷商的業務員因商業賄賂被判處刑罰,且2014年、2016年存在現金支付長沙原道醫藥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和湖南熬吧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用於產品市場推廣的情形。發審委要求其說明主要銷售模式,招商代理的經銷模式具體銷售流程,代理商同時均為經銷商的合理性,以及對經銷業務的內部控製製度及執行情況,是否已建立相關的風險控製體係防範商業賄賂風險。
實際上,醫藥醫療行業上市後也成為“淪陷”的重災區。此前爾康製藥(300267.SZ)被疑造假鬧得沸沸揚揚,停牌近半年至今尚未複牌。從遠一點說,在2015年年底,包括華海藥業(600521.SH)在內的多家醫藥上市公司因涉嫌造假,導致當時的某些藥品審批被否。
雖然醫藥上市公司偶有醜聞,但近來,在股市裏表現最“歡快”的行業除了釀酒行業便是醫療行業,A股也就得了“喝酒吃藥”的症狀。
(原標題:IPO過會率創新低 樂視網造假風波引發從嚴審核)
最後更新:2017-11-04 01:4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