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08 返回首頁    go 魔獸


產業鏈擴張趨熱 A股公司並購新三板企業交易額創新高

近年來,A股公司並購新三板企業的交易規模不斷增加。東方財富Choice顯示,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對新三板企業發起的並購案例已經超過160起,創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以來,上市公司並購新三板企業風向轉變明顯,更加注重產業並購,通過發揮協同效應提升核心競爭力成為主要關注點。業內人士表示,新三板掛牌企業有信息披露要求,經營情況透明,同時企業數量多,業務類型豐富,便於上市公司篩選標的。沿著產業鏈進行並購擴張,與並購標的產業協同穩增量,有利於保持業績增長的持續性。

並購規模創新高

11月1日,會稽山公告稱,擬以支付現金方式收購新三板企業鹹亨股份100%股權,預估值為7.35億元。2015年12月,鹹亨股份掛牌新三板,目前屬於創新層公司。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A股公司發起對新三板掛牌公司股權的並購案例超過160起。其中,22家並購標的為新三板創新層企業。

申萬宏源並購高級經理餘科認為,上市公司推進並購時,首要因素就是標的企業能否給上市公司帶來可觀利潤,從而為市值提供支撐。

不過,不少新三板企業被並購後,業績表現不盡如人意。以新三板公司工控網被上市公司眾業達收購為例,2015年6月,眾業達公告稱,擬以自有資金2.1億元,收購為企業提供自動化、信息化谘詢、資訊及電商服務的工控網70%股份。不過,工控網被收購後業績出現下降。2014年,工控網營業收入為4085萬元,淨利潤803.5萬元,達到2011年以來的高點。2015年,工控網營業收入下降至3091萬元,淨利潤虧損234萬元。2016年,通過與眾業達進行資源整合,工控網子公司的業務取得了突破,營業收入暴漲至1.2億元,但其淨利潤隻有126萬元。

工控網表示,並購後,眾業達成為工控網的主要產品供應商之一,2016年,眾業達占其年度采購比例的58.66%,但眾業達在客戶開發方麵並沒有提供實質性的幫助。而大淩實業被大富科技收購51%股權後,業績出現下滑,淨利潤從2015年的1315萬元,下滑至2016年的624萬元;2017年上半年,大淩實業虧損721萬元。此外,聯建光電2014年與易事達重組後,易事達營收持續增長,但淨利潤出現波動。2015年,易事達營業收入3億元,淨利潤4951萬元;2016年,易事達營業收入3.3億元,淨利潤4705萬元。而聯建光電這幾年發展迅速,其淨利潤從2013年的1626萬元增長到2016年的4億元。2013年,易事達的淨利潤約為聯建光電的兩倍;而2016年,易事達淨利潤僅占聯建光電的11%。從這一角度看,易事達的發展速度遠遠落後於聯建光電。

並購重組後,雙方在企業價值、管理模式、製度建設等方麵達成共識很重要。餘科認為,並購交易完成後,溝通了解企業現狀、發展目標以及核心團隊的穩定,有利於雙方業務整合,更好地發揮協同作用。

注重產業邏輯

近年來,A股公司並購新三板企業的交易規模不斷增加。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並購規模不到5億元,接下來連續4年並購規模增長保持在一倍以上;2015年,首次超過百億元規模;2016年,再上台階達303億元,同比增長46%;截至目前,包含尚未完成的收購事宜,今年以來,上市公司並購或參股新三板企業的案例共161起,涉及資金達645.9億元,全年並購規模創曆史新高幾成定局。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以前,上市公司對新三板企業的並購跨領域的情況較多,互聯網、大數據等新興領域的並購標的受到青睞。該類並購通常對上市公司市值提升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聯訊證券新三板負責人彭海表示,2017年以來,上市公司並購風向轉變明顯,更加注重產業並購,通過發揮協同效應提升核心競爭力成為主要關注點。企業沿著產業鏈進行並購擴張,通過與並購標的產業協同穩增量,有利於保持業績增長的持續性,達到共同提高的效果。

餘科表示,產業邏輯並購包括橫向和縱向兩個方向,企業需要考量經營階段、協同效應、談判難度、並購成本等要素,綜合考量作出決策,終極目標都是為了增厚淨利潤,為市值管理做支撐。“橫向並購兼並競爭對手,可以擴大市場份額,更好地發揮規模效應,同時也承擔了整個行業變化的風險”。餘科進一步表示,“縱向並購整合上下遊業務,看中的可能是並購標的的銷售渠道、關鍵技術、業務資質等,可以增強企業在產業鏈中的地位,並在一定程度上節約成本。但管理成本可能會有一定提升。總體而言,合並都是為了雙方實現業務互補,提升盈利能力。”

並購手段方麵,上市公司可以采用發債、發股、現金及協議轉讓的方式。而現金收購成為當前的主流。對於此類現象,餘科表示,大量的新三板企業股東傾向於獲得現金實現退出。同時,現金支付無需提交並購重組委審核,成功概率更大。此外,采用現金支付方式購買資產不會稀釋控股股東股權,當上市公司具備充足現金的情況下可以選擇這種方式。

篩選優質標的

對於上市公司並購新三板公司案例增多的原因,聯訊證券新三板負責人彭海表示,新三板掛牌企業有信息披露要求,經營及財務方麵較未掛牌公司更透明,便於上市公司篩選財務指標良好、具有投資價值和增值潛力的公司。同時,新三板市場新興行業企業數量多,業務類型豐富。不少新三板企業具有核心技術和優勢資產,或具有獨特的創新模式,為並購方提供了合適的標的資產池。此外,新三板掛牌企業股權具備一定的流動性,且在資本市場上已具備一定知名度,在收購成本上可能高於同類非上市公司。

彭海指出,企業掛牌後,可能形成股東人數眾多、股權比例分散的情況。推進並購交易時,可能麵臨清理股東人數、公司組織形式變更等問題。北京寶瑞興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總監譚宇力則認為,市場不缺錢,而優質標的數量相對較少,屬於稀缺資產。

企業收購通常從幾方麵考量,包括業務協同和深化、跨界經營、轉型升級等。譚宇力表示,企業確定收購目的後,在市場上尋找有意願被收購或出讓股權的標的。標的的業務現狀、行業地位、市場占有率、財務狀況及管理層情況都是重要指標。

從目前情況看,新三板企業接受上市輔導的熱情高漲,但IPO轉板並非易事,因此上市公司並購新三板企業的案例還會不斷出現。

(原標題:產業鏈擴張趨熱 A股公司並購新三板企業交易額創新高)

最後更新:2017-11-15 04:04:08

  上一篇:go 抱團持股QFII持續增持A股 外資未來或偏好衍生品交易
  下一篇:go 美國原油期貨周二收跌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