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67 返回首頁    go 魔獸


迅雷股價翻了3倍後 我認真審視了下風險

摘要

對於迅雷這波股價的暴漲,以筆者的視角總結來看,大抵可以兩個字概況:投機。

  當初買入迅雷,主要就是因為“便宜”。

  當然,還有對它品牌的認可,畢竟我們這一代看蒼老師和波多野結衣長大的莘莘學子,對迅雷都不陌生。

  買了之後,就忘了。好比醃鹹菜似的,塞進缸裏,平時就沒打算去翻出來看。

  直到有一天,朋友給我發微信,說你真是股神啊。

  我一聽馬上去看做了很多功課的GNC,跌了5%啊!拿我開涮?

  接著後來他發來一個截圖,靠,迅雷一個晚上漲了17%。

  再之後,這貨就如同吃了偉哥。我還沒來得及想要不要賣,就已經去到了12塊的高位。真是想止盈都來不及啊。

  直到前天(11月3日),我還不知道什麼叫玩客雲,什麼是區塊鏈,什麼又是玩客幣。

  昨天一早,開始上網八卦這個我組合中最不關心,而收益率又是最驚人的一家公司。

  為此還專門買了玩客雲,使用後用戶體驗非常一般,手機端感覺和百度雲沒差異,電視端感覺和盒子沒差異。

  尤其手機端還經常出問題,速度很慢。

  至於賺玩客幣,省省吧,靠這個都能致富,全國人民都奔小康了。

  體驗之後,把腦袋一拍,拍出兩堆問題。

  第一,玩客雲和原來的賺錢寶,到底有什麼不同?如果沒有什麼不同,為啥以前無人問津,現在成了香餑餑?如果有不同,不同的核心在哪裏?這個核心是炒作,還是持續競爭優勢?

  第二、如此大的成交量,究竟是誰在買賣?股價又是怎麼起來的?

  為了回答第一堆問題,在知乎找到一篇文章,是一位玩客雲(賺錢寶)老鳥寫的,更經典的是,這位老鳥從2015年5月開始寫到現在還不停的在更新這個文章。

  其中一年前還看到網友和他的對話。

  撿重點講,就是玩客雲和以前的賺錢寶,除了性能方麵有更新外,商業模式幾乎一模一樣,完全沒有新的東西——除了一點,玩客幣!

  那麼玩客幣,是炒作,還是核心優勢?

  我會傾向於判定是炒作,原因有二。

  一來玩客幣畢竟不是比特幣,沒有那麼大的國際認知。

  事實上,玩客幣目前除了用來購買迅雷的服務,沒有任何其他用途,所以它的價值是虛的。

  二來,迅雷畢竟不是有多大號召力的國內IT公司(相對BAT而言),那麼多大鳥,都沒有折騰出類似比特幣的阿裏幣,騰訊幣,迅雷的玩客幣,充其量也就Q幣的低級版。

  這個玩客幣的閉環裏麵,可以投機炒賣,但沒有第三方的價值出口(就算第三方用戶用來購買迅雷的服務,仍然在閉環裏麵).

  想到這裏,我腦海中出現數百年前的鬱金香……

  第二堆問題,我去Seeking Alpha的網頁上其實沒有什麼人討論迅雷,說明迅雷目前的成交量都是中國人在貢獻(中國股民一天可以幹接近1500萬股的成交量,土豪真多啊。)

  所以迅雷的估值,要用A股的思維,這也是這一次。

  我不打算看迅雷的財務數據以及未來收入預期等去分析的原因,說白了,這次就是投機的。

  接著又留意到一個很有意思的信息,玩客雲首次確認玩客幣獎勵的時間是10月13日,而迅雷的股價,從下一個交易日10月16日開始一路飆升。

  對於迅雷這波股價的暴漲,以筆者的視角總結來看,大抵可以兩個字概況:投機。

  對於這樣的的結論,我雖未有嚴禁的邏輯論證,且無沒有詳實的數據,但如上所述:迅雷的所謂玩客雲,根本和2015年5月就開始推出的產品沒什麼不同(大家不要忘記,迅雷的賺錢寶幾代,都是在京東淘寶賣到斷貨的硬件,現在的現象不是新鮮事物,這可能也是唯一會升值的硬件).

  這一次上漲,很大程度是由於大家對玩客幣的投機而引起的。

  尤其考慮到,迅雷自三年前上市以來,也就兩次股價超過現在,一個是剛上市那段時間,還有就是2015年4月開始的一波行情(全世界都瘋漲的2015年).

  由此,筆者不得不提個醒,目前的股價建立在極度投機的預期之上,風險不容忽視。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11-08 20:31:05

  上一篇:go 全球資產大泡沫竟有14個?!
  下一篇:go 泛歐交易所公布每周大宗商品報告細節 明年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