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83 返回首頁    go 魔獸


中國證券市場上周新增投資者數22.87萬 環比減少3.9%

據中證登數據,中國證券市場上周新增投資者數22.87萬,前值為23.80萬,環比減少3.9%。

【延伸閱讀】

深化一線監管職能 上交所強化投資者權益保護

上海證券交易所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牢記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方向和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維護市場公平的根本監管使命,緊緊抓住“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強化對證券交易行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會員合規的一線監管,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秩序,持續豐富投資產品、強化市場風險防範,全方位服務中小投資者,推動市場規範發展,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獲得新進展。

近年,上交所始終圍繞組織市場、監管市場、服務市場的基本職能,不斷強化自律監管職責,持續豐富投資產品,全方位服務市場投資者,切實保護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建製度,紮牢投資者權益保護“安全網”

為充分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上交所持續強化在市場組織交易方麵的基礎製度建設,紮牢投資者權益保護的“安全網”。

近幾年,投資者適當性製度備受市場各方關注。作為資本市場基礎性製度之一,上交所致力於推進適當性管理相關製度建設,繼2013年發布了《上海證券交易所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暫行辦法》後,陸續在債券、港股通、股票期權、融資融券分級基金等各類產品或業務中逐步建立並實施適當性管理。今年,為配合證監會《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在7月1日正式實施,上交所對一係列業務規則進行了全麵細致的梳理和修改,以促進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通過證券公司等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得以落地生根。

在證券市場,上市公司大股東的股份減持行為涉及公司控製權穩定,可能影響二級市場交易秩序,受到投資者的廣泛關注。為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在證監會減持規範修改的同時,上交所同步出台了減持細則,主要從細化減持限製、強化減持信息披露以及嚴格減持罰則等方麵完善股份減持製度。為促進市場對於減持新規的理解與認同,交易所還根據新規內容,製作發布了圖文並茂的主題投教宣傳長圖文等材料,並赴多地直接麵向上市公司、投資者解讀減持新規的製度邏輯以及具體要求,推動市場主體全麵落實新規規定。

強監管,切實維護證券市場交易秩序

2016年以來,在承擔證券法賦予的組織證券交易職能,為證券集中交易提供場所和設施服務的同時,上交所按照“依法、全麵、從嚴”的要求,大幅度充實一線監管力量,切實履行自律管理職能,全麵強化市場一線監管,從上市公司、證券交易、會員參與人等方麵,強化監管力度,改進監管方式,提升監管效能,以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2年來,通過著力探索建立“以監管會員為中心”的交易行為監管模式,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實施“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的“刨根問底”式監管,可以感受到市場生態正在發生積極變化,投資者權益保護更為有效。

維護證券市場交易秩序穩定,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是交易所組織和監督證券交易,發揮自律監管職能的重要目標。經過多年實踐積累,上交所著力加強對異常交易行為的一線監管,針對部分題材概念過度炒作誘發的投資者跟風、市場局部過熱或大起大落等行為,采取穩健性監管措施,及時發現並製止。為全麵推進“以監管會員為中心”的交易行為監管模式落地,督促會員切實履行客戶交易行為管理職責,上交所采取了市場主體合規培訓、發布異常交易行為監管典型案例、舉辦投資者權益保護講堂等方式,麵向會員、投資者宣導交易所異常交易行為監管的邏輯,引導市場主體建立合規交易的理念,提升風險防範意識。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是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在嚴把信息披露第一關方麵,上交所深化了對上市公司的“刨根問底”式監管,著力整治“忽悠式”重組、高送轉等涉嫌利用信息披露實施投機炒作等失信行為,督促上市公司及時澄清市場熱點,發揮監管具有的市場警示功能和輿論導向作用,防止誤導普通投資者。

總體上,作為資本市場監管的第一道防線,上交所持續強化一線監管,不斷提升監管效能,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明機製,及時回應市場投資者關切

交易所的市場監管工作一直以來受到市場關注。為進一步提升工作透明度,滿足投資者的知情權,同時,積極引導投資者理性參與證券投資,上交所近年來在工作中采取每周定期舉辦新聞發布會等多種方式,加強與市場間的主動溝通和協調,堅持與市場熱點同步、與投資者需求同步。在新聞發布會中,通過主動向市場發布投資者“看得懂、讀得透、析得明”的新聞信息,並以媒體問答的形式及時回應市場及投資者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保護了廣大投資者公平獲得相關信息的權利。此外,新聞發布會還設置了例行發布上交所市場運行情況的環節,提升了市場運行以及上市公司監管、市場交易監管工作的透明度,有助於保護投資者的知情權。

為及時回應市場投資者關切,交易所還建立並持續完善了市場輿情監測和快速反應工作機製,針對典型監管事件及時發聲、“亮劍”,有助於市場明確預期。在今年新聞發布會中,投資者廣泛關注的諸如樂視網停牌事件對上交所ETF可能產生的影響、中國神華每股2.97元的現金分紅方案以及五洋債券違約等問題都得到了及時回應。

此外,為切實有效回應市場對交易所的關注,上交所還主動探索投資者喜聞樂見的信息傳播新手段、新方法,以最便捷、及時、有效的方式向市場主動介紹上交所工作。十九大期間,上交所積極通過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多家核心媒體專訪的形式,向市場介紹了交易所學習十九大精神、落實黨中央對資本市場發展的重大部署的工作計劃等,收效較好。

近年來,當市場新規及新製度實施時,上交所還通過刊發新聞稿、政策規則解讀或投教宣傳文章等方式,有針對性地開展了理性投資宣傳,及時解讀並傳遞監管政策意圖,發揮媒體宣傳在引導和規範投資者行為方麵的積極作用,持續提升新聞宣傳及輿情引導的力度。(來源:上海證券報)

最後更新:2017-12-26 18:19:01

  上一篇:go 比亞迪:青海鹽湖比亞迪資源的碳酸鋰項目已備案 總投資48.49億元
  下一篇:go 中國電信計劃2018年啟動中等規模5G外場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