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5 返回首頁    go 魔獸


微信要今日頭條化?這絕對是自媒體的壞消息 榜哥觀察

根據已知信息,此次訂閱號的改變主要有以下三點:

1.訂閱號打開直接就是信息流內容,而無需先打開具體公眾號;

2.內容呈現將直觀地區分圖文、音頻與視頻;

3.打開訂閱號的界麵頂部會提示內容更新,與朋友圈的提示機製類似;

此事不是空穴來風,而且事出有“因”。這個“因”是什麼,我們無從得知產品設計者是怎麼想的,但根據微信的處境和目前的市場格局來看,應該有以下幾點:

1. 微信的營收壓力。雖然微信渾身都是寶,但如何轉化為真金白銀是另一回事。而且騰訊越來越看重廣告收入,從擁有每天幾十億流量的微信訂閱號著手,榨取更多廣告收入,順理成章。除了廣點通卡片和互選廣告,還有什麼辦法?

2. 社交媒體和內容平台的智能分發轉型。如今中國的新聞谘詢客戶端幾乎全盤“今日頭條化”,沒人能夠掩耳盜鈴忽略技術帶來的衝擊,引入智能算法,讓機器代替人工進行內容分發已經是共識。微信是否也要跟進?

而信息流有可能就是以上兩個問題的答案。

信息流更容易可以帶來更多廣告位。今日頭條的信息流中,每四條普通內容之後就會插入一條廣告,比例高達20%;微博熱門內容中,第一條廣告出現在兩條普通內容之後,之後每隔6條普通內容就會插入一條廣告。日均PV達到30億的微信公眾平台,信息流改造後的廣告潛力有多大?不言而喻。

但是微信訂閱號轉型信息流,無疑是一著險棋。新榜向業界人士征求對於此事的看法時,持反對意見者不在少數。

某種程度上,如果這麼做,微信此舉無異於放棄自己的特色和優勢,讓自己加入到今日頭條、微博等信息流產品的混戰。同時,此舉將會對現有的微信內容生態造成巨大衝擊,而過去幾年內容創業者對微信的依賴與尊重都將麵臨巨大考驗。

今日頭條的信息流形式

內容創業大潮自微信公眾號而起,而非始於微博、今日頭條及更早之前的新聞客戶端等平台,核心原因在於微信公眾平台的去中心化原則以及堅持不與開發者分利。

簡單點說,微信,第一不做流量分發,做得好壞完全靠你自己,能者多得;第二不眼紅,你賺得再多我也分文不取,不用擔心被“敲竹杠”。

還有一點,公眾號是具有品牌效應的,這一點連微博都望塵莫及,其它內容平台之所以不受內容創業者重視,於此密切相關。

舉個形象點的例子,本來做公眾號就像是開門店的,每家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品味裝扮自家小店,提供符合用戶口味的服務。門店和用戶一來二往就會變成熟人,建立信任關係,我了解你,我也相信你。

廣告主正是看到這一點,才看重公眾號的渠道價值。而運營者也可以在信任關係的基礎上,做更多的事情,比如賣商品,賣課程,做活動。

但變成信息流,無異於把所有人都扔到大街上,從此都變成擺地攤的了。對於公眾號的品牌化,將會是致命打擊。

在比較公平的規則和可預期的高收入驅使下,一波又一波人投入微信生態,貢獻內容,吸引用戶,開發商業。這也是微信之所以能成為中國互聯網最大、最繁榮的生態群落的原因。

如果消息屬實,那麼這將是繼訂閱號折疊之後最重大的改變。細思極恐的是,信息流改造之後,微信還會有進一步的動作,那麼此前的去中心化和不爭利原則就岌岌可危。微信會涉足流量分發嗎?微信會定向扶植賬號嗎?以後發廣告是不是都要向官方交過路費了?粉絲量還有沒有用?

雖然有相關渠道證實此事並非空穴來風,但並未證明微信會即刻上馬。我們傾向於認為,這隻是目前微信內測的一個方案,但不代表必定如此。

也許這不是一個好方案。

最後更新:2017-10-20 12:00:47

  上一篇:go 微信支付寶銀行轉賬不小心轉錯人了該怎麼辦?
  下一篇:go 女人隻有愛你入骨,微信上才會問你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