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8
魔獸
費率跌破萬4 券商傭金價格戰逼近成本線
近年來,國內證券行業傭金價格戰愈演愈烈,平均淨傭金率水平呈快速下降之勢。甚至有部分券商悄悄給客戶開出了低於萬分之2的白菜價。
持續傭金戰是否會改變未來券商傭金收費模式?告別傭金戰場,券商經紀業務又該向什麼方向轉型?為此,證券時報記者通過大量采訪,以了解行業對當前傭金戰的看法與認識。
根據股票交易量來估算券商業績的時代已經過去,持續的傭金價格戰已讓券商經紀業務收入不斷下滑。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受交易量及傭金費率下降影響,經紀業務收入同比依然下滑,全行業實現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淨收入(含席位租賃收入)626.1億元,同比減少22.78%。
從傭金率水平來看,前三季度證券行業平均淨傭金率為萬分之3.94——跌破萬分之4關口。甚至有的大型上市券商對資產超過1000萬元的客戶,給出了萬分之1.2的超低傭金率。這一打破盈利底線的傭金率,對於券商究竟意味著什麼?未來券商經紀業務在丟掉這靠天吃飯的糧田,又要如何開墾新的耕地?
傭金率逐年下探
券商傭金價格戰由來已久,是各家券商爭奪客戶的重要手段。統計數據顯示,證券行業平均傭金率已從2013年的萬分之8.73下降至2017年前三季度的萬分之3.94.
據了解,近年來隨著金融科技在證券行業不斷深入,很多券商針對網上開戶的萬分之2.5傭金率已成常態,而這一傭金率還隻是公開價。
“省錢才是硬道理,傭金低至萬2.5!”在廣發證券官網上,直接打出了這樣的廣告標語。傭金率低至萬分之2.5的並非廣發證券一家,華泰聯合、平安證券、國金證券、長江證券、東莞證券等也都公開給出萬分之2.5的低傭金率。
據了解,如果客戶的資金量夠大,交易足夠活躍,經過討價還價,很多證券營業部還會在傭金率中做出讓步,給出萬分之2甚至更低的傭金率。海通證券有的營業部此前曾為普通賬戶給出萬分之1.5的傭金費率,如果資金量達到一定規模,費率甚至可以下調至萬分之1.2.
此外,證券時報記者還了解到,一些小券商如愛建證券等,還可以定向給到特定客戶低至萬分之1的傭金優惠。
麵對不斷下探的傭金,券商經紀業務還有利可賺?今年6月,中國證券業協會黨委書記方向瑜在證券公司分支機構負責人高級研討班(第三期)致辭時提到:目前,經紀業務收入占比已從2011年的50.5%下降到2016年的32.1%,傭金率已經開始呈現加速下滑態勢。據測算,到2019年,經紀業務利潤將趨近保本線。在不斷趨緊的業務空間中如何謀求業務轉型,是全行業和協會都應當思考的一個重要課題。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全行業平均淨傭金率已下探至萬分之3.94.
在采訪中,多家券商經紀業務負責人也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萬分之2的傭金是實體券商營業部的盈利底線,打破會導致虧損。
“目前行業的平均傭金率距離保本線可下降空間有限。”國海證券零售財富委員會相關負責人給證券時報記者詳細的計算了一番,目前滬深交易所按成交額的一定比例向券商收取經手費、證管費、過戶費等費用,行業將此統稱為“規費”。一般券商向上交所繳納的“規費”約為萬分之0.7,深交所約為萬分之0.9。除此以外,券商還需承擔日常經營所必須的人力、係統、場地、稅費等其他業務成本。根據經營策略和資本投入不同,各券商經紀業務的成本大概在萬分之2至2.5之間。
券商傭金戰還能打多久?
“目前傭金戰場再怎麼廝殺,傭金率都不會立刻降到‘零’。”一位不願具名的深圳中型券商經紀業務負責人稱,按照最新出爐的《證券經紀業務管理辦法》的征求意見稿,第25條對傭金管理做了如下規定:收取的傭金不得明顯低於經紀業務服務成本;不得使用“零傭”、“免費”等語言進行虛假宣傳等。
“當前國內證券行業傭金水平已是全球最低之一,正逐漸接近行業經紀業務成本線。”國泰君安證券零售業務部總經理王新宇表示,監管部門在緊守金融風險底線要求的同時,最近幾年券商的經紀業務成本也在不斷提高,包括券商的合規、風控、適當性等成本。
目前來看,行業傭金下滑趨勢雖仍具慣性,但下滑速率已大幅減緩。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行業平均淨傭金率為萬分之7.54,2015年迅速下滑至萬分之5.56,2016年下滑至萬分之4.21,而今年前三季度平均淨傭金率為萬分之3.94.
中泰證券副總裁黃華也認為,今年以來,傭金率的下滑對經紀業務造成很大的衝擊。傳統經紀業務的利潤趨向於零,這是不可避免的。此外,成本也在不斷上升。今年監管依法從嚴,對傳統金融機構來說,服務成本在不斷上升。
盡管麵臨下滑困境,經紀業務依舊是大多數券商最重要的核心業務板塊。黃華說,目前證券公司收入結構有兩大共同特點:一是,經紀業務收入占比雖在下降,但依舊是占收入最大的;二是,個人投資者貢獻度比較高。以中泰證券為例,目前中泰證券47%的收入來自於經紀業務,其中,91.7%的收入來自於個人投資者。
不過,在多數業內人士的眼中,傭金價格戰早已不是經紀業務的主旋律,服務升級、轉型財富管理才是經紀業務的重中之重。“當價格足夠低廉的時候,客戶對價格的敏感度也在降低,而對綜合服務的需求在逐步增加。”王新宇說。
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2016年度證券公司分類評價中,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收入排名計算時,要在收入中扣除股基交易量的萬分之2.5,這樣的政策改變也意味著監管部門希望券商能夠做好服務,而非簡單的低價競爭。
國海證券零售財富委員會上述相關負責人稱,未來經紀業務的收入構成將主要包括三項內容:傭金收入、息費收入、金融產品銷售及承攬等其他收入。上述三項收入相對合理且能保持業務平穩發展的構成比例大致為4:3:3.
告別傭金戰
經紀業務何去何從?
“國泰君安堅持不打價格戰,以價格體現價值,倒逼服務升級。”王新宇介紹,國泰君安的“君弘精益”服務體係將客戶分層,進行千人千麵的客戶畫像,提供差別化服務。未來行業將會從價格競爭轉向服務競爭,券商拚服務、優質優價的時代已經來臨。
德邦證券相關負責人稱,未來券商還是要增加在財富管理領域的附加價值。金融產品當然也是重要的一項,此外,能否給到客戶好的資產配置建議等谘詢服務,才是財富管理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券商的大財富管理業務,是介於傳統經紀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之間的一種業務形態,在為客戶提供交易通道的基礎上,向其提供涵蓋理財規劃、投資建議、其他增值服務等在內的一係列谘詢服務,並由客戶進行最終的投資決策。”國海證券零售財富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券商主要依靠提供上述谘詢服務的過程和依據客戶投資收益結果收取費用。該模式下強調券商與客戶共生共贏,服務水平的高低將成為券商盈利能力的決定性因素。
該負責人還表示,未來券商交易傭金收費模式轉變的可行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傭金+服務內容”模式,即對客戶的交易額收取較低比例的傭金,再通過向客戶提供投資谘詢等個性化服務,按服務內容收取一定費用;另一種是按照客戶資產規模收費,即在賬戶管理業務放開的情況下,券商向客戶提供理財、投資谘詢等服務,並根據客戶最終的投資收益水平收取一定業務提成。
記者了解到,也有一些券商在經紀業務轉型過程中選擇發力創新業務和機構客戶業務,部分券商在提高兩融、股權質押、投行業務等創新業務考核比重,也有部分券商看準散戶機構化趨勢,著重培育私募客戶。
(原標題:費率跌破萬4 券商傭金價格戰逼近成本線)
最後更新:2017-11-24 02: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