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32 返回首頁    go 魔獸


OPPO問鼎冠軍寶座難改短命王的噩運

如同明星們一些狗血的八卦炒作一樣,國內智能手機圈迎來了一場爭奪冠軍寶座的激情大戲,故事的主角是OPPO,這個被媒體人公認為低調的手機品牌。IDC和TrendForce等發布的數據顯示,OPPO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已經超越華為。

一輪又一輪的稿件,將OPPO問鼎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第一寶座的事實大肆傳播。而事件的主角,OPPO和華為官方卻對此事並未發表任何看法。與多位業內資深人士和多位手機渠道商探討後,一致認為OPPO在國內手機市場稱霸,或許是一位最短命的霸主。

燒錢崛起的OPPO

進入2016年,OPPO可謂是出盡了風頭,OPPO R9是公認的爆款手機。從IDC和TrendForce兩家機構的數據來看,OPPO今年第三季度出貨量同比增長106%,這著實讓人折服。每每談及OPPO的成功,很多人異口同聲的稱歸功於渠道。

實際上,OPPO的快速崛起,是用錢堆起來的。與國內的互聯網企業一樣,OPPO用瘋狂的燒錢手法實現了銷量的高速增長。那麼,OPPO的錢都燒到哪裏去了?

第一個燒錢的渠道是鋪天蓋地的廣告,從讚助湖南衛視的娛樂節目,到高鐵、機場和城市鄉村的廣告牌,OPPO那句“充電5分鍾,通話2小時”的廣告語無處不在。據傳,OPPO每年的營銷投放10億。去年,OPPO以5億拿下《偶像來了2》,1.3億拿下《奔跑吧兄弟4》,這樣算下來,OPPO一年的廣告投放10億比較靠譜。

第二個燒錢的渠道是對銷售人員補貼。的確,OPPO線下渠道滲透力是很強大的,可OPPO對線下渠道人員的補貼同樣也是很多瘋狂的。短短幾年時間裏,OPPO的渠道之所以能夠滲透到鄉鎮,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一個字——錢!每家OPPO的實體店麵,都會有OPPO派駐的銷售人員,工資也是OPPO負責發放。除此之外,OPPO每部手機的銷售提成是很高的。據一些OPPO銷售透露,像R9s這樣剛上市的機器,賣一部的提成是50元左右,而R9這樣清庫存的機器,賣一部的提成200元左右。

第三個燒錢的渠道對線下渠道的補貼。今年,OPPO對於線下渠道的專賣店,會在裝修、租金等方麵給予一定的補貼。當然,OPPO也會給店麵訂下銷量任務,但門檻並不高。一些銷量好的店麵,房租、裝修、水電費完全由OPPO買單的。

粗略算下來,OPPO一年在廣告投放和渠道及銷售人員的補貼絕對會超過10億。正因於此,OPPO的每一個店麵和每位銷售人員才會賣力推銷OPPO手機。隻是,靠瘋狂燒錢換來銷量高速增長的OPPO,能否把這一模式持續呢?

危機四伏的OPPO

毋庸置疑,OPPO的業績增長是靠營銷驅動的,與小米的崛起在本質上是一樣的。在攀上高峰後,小米業績也是大幅下滑。追根溯源,小米的衰落,還是因為產品缺乏創新,營銷難以支撐業績的持續增長。從小米的發展之路不難預測,OPPO這種用瘋狂燒錢營銷驅動的業績增長同樣是不長久。

與小米相比,OPPO在手機圈算不上新晉,但激烈的競爭之下,豪賭營銷的OPPO也是危機四伏。在創新方麵,OPPO已經顯露出疲憊之態。目前,OPPO的高速增長是靠R係列旗艦,另一個旗艦Find係列已經兩年沒有更新。既便是被稱為爆款的R係列,除了快充這一優勢外,再也沒有實質性的創新。前段時間剛剛上市的R9s放棄了快充營銷路線,主打拍照,這足以說明OPPO在創新上已經相當乏力。

在打出“充電5分鍾,通話2小時”的營銷口號前,OPPO推出過幾款拍照手機,包括一款攝像頭可以旋轉的N係列手機。現在看來,OPPO N係列的拍照優勢並沒有沒有延續下來,畢竟攝像頭旋轉隻是個性,成像質量並沒有顯著提升。不可否認,OPPO新品R9s的拍照功能確實有了質的飛躍,可這一提升得益於索尼,而非自主研發。索尼可以與OPPO合作,同樣可以與其他手機品牌合作。

客觀地說,OPPO所倡導的VOOC快充技術,以及R9s上所搭載的索尼IMX398傳感器,這些創新目前已經被對手們超越。快充技術方麵,華為、魅族和小米等品牌的快充技術不遜於VOOC;拍照方麵,三星S7和華為P9的表現也比R9s要強。講完了快充和拍照,OPPO接下來該講什麼?沒有核心競爭力,僅靠營銷,OPPO還能輝煌多久?

結語:多年來,國內手機品牌對供應鏈的掌控能力並不強,從屏幕到處理器,再到攝像頭等,都沒有自主研發的產品。雖說OPPO也有8000多項專利,但這些專利更多的是外觀發明方麵的。與三星、蘋果和華為相比,OPPO在研發和創新方麵的差距還是相當遠。沒有硬件創新和自主研發積累,僅靠營銷稱王的OPPO注定是一個短命霸王。

最後更新:2017-10-08 05:40:53

  上一篇:go OPPO如此豪放!R9s百萬現貨開售,好評如潮
  下一篇:go 首發當日,OPPO R11銷售開門紅好評如潮